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园 《西部财会》2009,(6):28-32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有一定局限性,但公允价值准则不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实施困难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公司破产、许多投资人资产缩水,对全球的实体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很多专家学者将此次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文章从探索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对我国实施公允价值困难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金融危机中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论,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此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各界如何正确引导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寻找导致危机的元凶.于是公允价值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人们对公允价值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计资产.使亏损增加,导致了财务报表更大的波动性,增加的金融系统的全面风险;二是在次贷危机期间,由于市场流动性枯竭.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很困难.于是人们对公允价值估价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本文对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对会计界的新动向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采用的计量属性在历次经济危机中都要经受考验和争议,由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蝴蝶效应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凸现更是加剧了争议。我们在对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基础上,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发展过程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工具披露等焦点问题上阐述,进而对公允价值在经济运行中起到的蝴蝶效应的争论进行本质上的探析。我们的结论为:蝴蝶效应的产生不在于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在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假设前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新方法目前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认同和运用,并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与核算的基本方法。但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被推至舆论浪尖,受到一些金融界人士和政界人士的诟病,认为公允价值对本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提出终止对公允价值运用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存在的基础及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允价值不能因实际操作中的缺陷而被摒弃,改进对其的运用以适应现实才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倍受争议。本文讨论了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由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的一些问题.各国及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态度及所采取的变通方式。最后,在当今环境下对我国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贷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文章在解析公允价值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成为社会各界争论对象的原因,提出了公允价值治理的必要性;进而文章通过分析内部审计与公允价值治理的内在联系,指出内部审计对公允价值估值与披露的审计和服务职能;最后,文章认为构建公允价值治理委员会对公允价值治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会计在次贷危机中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危机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主要准则制定机构在次贷危机后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向,指出了今后公允价值会计趋同的发展方向,提出解除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监管的锁定是克服顺周期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让公允价值会计又一次进入大众的视线,其中公允价值会计在整个后危机时代中暴露的问题让人们将目光放在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方面。虽然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是必经过程,但是其中涉及的是金融界、学术界、实务界三界,因此关于后危机时代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就显得更加严谨。文章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并提出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措施。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后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公允价值成了饱受争议的话题。许多金融机构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这次次贷危机,从而引发一些国家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文章回顾了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和其涵义及级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加剧次贷危机的原因,并对公允价值计量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次贷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了次贷危机,并对目前流行的公允价值会计与次贷危机相关与无关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虽然公允价值能很好地反映经济的波动性可能导致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被夸大,但次贷危机不是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公允价值会计功能的缺失使次贷危机难以被预警和避免,危机的加重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陈彬  闫妍 《会计之友》2009,(13):82-83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公允价值成了饱受争议的话题。许多金融机构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这次次贷危机,从而引发一些国家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文章回顾了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和其涵义及级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加剧次贷危机的原因,并对公允价值计量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浅谈次贷危机中的公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次贷危机中金融界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看法,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及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如 《财会通讯》2011,(7):23-25
本文从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危机入手,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在有序的交易市场条件下的优势,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缺陷进行详细分析,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产生的经济背景,然后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及我国A股市场上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最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曾被视为面向21世纪的计量属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把公允价值推向风口浪尖,对公允价值充满质疑。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财会通讯》2011,(8):29-31,35
在美国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饱受争议。虽然目前FASB和IASB在充分研讨之后都对其持肯定态度,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两次危机为背景简要回顾了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在比较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定义的基础上,从法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分别分析了"公允"和"价值"的含义,进而得出"公允"和"价值"保证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得到兼顾是其极具应用前景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以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情况来说明公允价值在现实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明确了完善公允价值运用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以其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消费下降、投资放缓、出口下跌、失业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信心严重不足,各国政府在危机中不断出台各种救市措施,而相关人士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试图找出真正的罪魁祸首。由此,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否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因素以及是否应对其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0.
唐梅  林友绪 《财会通讯》2011,(11):20-23,32,161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倍受指责,认为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诱发的顺周期效应是危机原罪。我国会计准则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时代,2007年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本文关注其顺周期效应在我国金融制度背景的表现。以我国上市金融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也存在顺周期效应,并对缓解和克服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