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国际条约和我国国内法上没有直接的规定。我国司法机关早期以商标权地域性为基础,认为受托方加工相同产品、贴附相同商标并交付至境外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后来逐渐转变态度,认定受托方的行为属于“非商标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非商标使用”虽然为认定受托方不构成商标侵权提供了理论便利,但与常识相悖,也难以自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涉外定牌加工案件时,以该理论全面替代混淆性判断,无法精细平衡涉外定牌加工委托方和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我国法院近年考察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的必要审查注意义务,则是将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定位为商标侵权的帮助者,这与其倡导的“非商标使用”思路自相矛盾,进一步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应限制“非商标使用”理论的适用,回归传统的商标侵权认定。  相似文献   

2.
李娟 《现代商业》2007,(6Z):174-174,173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3.
林欣桦 《经贸导刊》2000,(10):34-35
为湖南媒体广为关注的广东“美怡乐”向株洲“美味乐”索赔40万元巨款的商标侵权官司,历经近一年的审理,今年5月,湖南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终于下达了判决书。判令被告“美味乐”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美怡乐”损失11.4万元。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观念”是商标法得以存在的基本原理,这就决定了在商标的侵权判定标准领域中,以“消费者中心主义”为导向的“混淆标准”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对驰名商标却无法抛出橄榄枝,“淡化标准”应运而生,起到及时补丁作用。为了应对互联网环境下所发生的商标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沈阳薇薇美容有限公司(下称沈阳薇薇)诉北京的京都薇薇美容技术开发公司(下称京都薇薇)商标侵权案在国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在诉状中,“沈阳薇薇”向“京都薇薇”提出500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这场官司也堪称是沈阳市最大的一起商标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6.
舒迎 《大经贸》2006,(3):40-41
在广交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商标侵权行为也与日俱增。任有关部门加大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后,近几届交易会出现的商标侵权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其形式之多样,涵盖领域之广泛,远远超过了一般企业之想像。侵权形式五花八门,侵权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共同回顾以往一些典型而有趣的商标侵权案件,让参展的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有更多的警醒。  相似文献   

7.
《销售与管理》2006,(7):58-58
案例:百圆裤业状告北京百圆城服装有限公司商标侵权案和不正当竞争案 被称为“2005年度十大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商标侵权(纠纷)案例”之一的、备受关注的山西“百圆”裤业诉北京“百圆城”商标侵权一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北京百圆城服装有限公司上诉,维持原判。据悉,这是我国服装特许经营行业第一例知识产权案件。该判决结果意味着国内200多家“百圆城”连锁店将面临摘牌。  相似文献   

8.
北京依诺维绅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以北京北木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擅自仿冒其“依诺维绅”文字商标及图形商标,以“依诺维托娜斯”作为其商品品牌,同时以“北木依诺”名义进行对外宣传、生产、销售侵权产品,侵犯原告的商标专用权为由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北木木业有限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9.
张愈希 《商》2014,(8):154-155
“厂家鉴定结论”作为商标侵权类案件中(包括行政执法案件及民事知产案件)的一类特殊的证据,其表现形式即可是厂家出具的单独“鉴定结论”格式文本,也可以是厂家或其授权者当场或当庭指证、“鉴定”并被记录在案。尽管此种证据“名实不符”,但确是商标侵权案件能否认定的关键,事关对商标权实质与功能认识及把握、和商标侵权案件当事双方程序及实体权利的平衡与一体保护,故笔者认为以此问题切入并深入研讨,有利于厘清“厂家鉴定”类证据的性质与本源,有助于司法实务中对此类证据之举证责任的分担、认定与采信及相关法律的适用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应对,有益于深化对商标权的认识、拓展民事证据制度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0.
张士举 《浙商》2008,(7):105-105
2007年末,浙江一厨具企业在一场商标纠纷案中败诉。这一商标侵权纠纷案警示成长型企业的商标、商号要采取防御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竞争被称为"眼球经济",商家消费者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衍生了许多"搭便车"的行为,对于此类行为的定性一直是司法中的疑点。现代制度把"混淆可能性"作为认定商标侵权的标准,通过对"混淆可能性"的解释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可以很好地解决商标侵权认定中的难点,把"商标性使用"作为侵权认定的标准,会造成商标法体系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我国商标侵权诉讼的提起逐年增多,因此,如何认定企业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就变得十分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商标侵权认定的构成要件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以此促进企业对商标侵权认定的了解,促进企业对近似商标未必侵犯商标权的认识,引起大家对企业商标侵权问题的深入思考及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论“商标投机”的形成与防范──商标抢注现象透析应雄一、商标投机的界定商标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和商品不同质量的一种专用标志,在企业界素有“软黄金”、“黄金名片”之美称。商标投机则是指投机者利用时机在先使用人之前抢先注册其商标以谋取私利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区分商标印制与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制作 ,是正确判断非法印制商标案件的关键问题。首先看一看实施商标印制监管的目的。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商品生产与流通日趋繁荣 ,但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也随之大量出现。与侵权假冒商品密不可分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包装及包装装潢印刷、制作 ,成为制作侵权假冒商品的首要环节。从源头打击和制止为生产加工侵权假冒商标的商品印刷、制作侵权假冒商标的商标标识及带有商标的标签、说明书、包装物等行为 ,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规范商标印制…  相似文献   

15.
商标价值的来源分别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第一是商品价值是商标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商标的自身价值是构成商标价值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是广告的宣传付出的代价和时间也是构成商标价值的一部分。商标的价值在侵权责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商标价值推动着商标侵权责任法的全面发展,是判定侵权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更加准确和合情合理的保护商标权人。  相似文献   

16.
综合     
《中国海关》2006,(12):47-47
10月18日,浙江某有限公司向上海海关申报出口澳大利亚894辆微型摩托车货物,上海海关通过风险分析,认为该批货物存在重大侵权嫌疑,遂布控进行查验。10月20日,上海海关查验时发现上述货物中252辆微型摩托车标有“HONDA”商标、42辆微型摩托车标有“YAMAHA”商标,权利人均确认为侵权货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网络广告迅猛发展,网络广告中的商标侵权纠纷也越来越多。如何认定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行为,是一大难题,其中搜索引擎广告的商标侵权争议就是较为突出的一种表现。笔者将就搜索引擎广告商标侵权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一番探讨,并针对我国商标侵权认定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方便面行业最近颇不平静。先是因为集体涨价,被国家发改委调查并通报,认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属违法行为。近日又有媒体披露,注册了“大骨”商标的白象食品集团,在河南以“商标侵权”为由,要求有关部门查封今麦郎等同行含有“大骨”字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很多权利人和制假造假的厂家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只有商标标识一模一样才构成侵权.有些制假企业在生产侵权产品时,常将他人注册商标稍作修改,作为自己的商标,企图逃脱法律责任.事实不然.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交易的飞速发展,网络商标侵权的事件频繁发生,如何解决网络平台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具有较大的争议,国内外法院在裁判类似案件时均有不同的判决。商标间接侵权理论和我国《侵权责任法》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应具体分析网络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网络平台提供者的"过错"认定、知悉侵权行为后的"必要措施"的认定标准来判断网络平台提供者是否构成网络商标间接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