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制约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圈内部的交流和联系较弱,市场开放程度小以及区域合作水平低。环渤海地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科学确定发展阶段和层次,在明确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山东和辽东两大半岛次区域优先发展带动战略的观点,建议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提升为国家战略,与京津冀区域统筹进行规划;建设环渤海铁路和公路通道,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打通辽宁和东北南下的快速通道,加强山东和辽宁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辽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首先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从劳动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其次分析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结构效应矩阵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表明:与第三产业不同,环渤海经济圈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结构变迁效应对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区域经济圈加速形成时期,也是我省关中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联系,促使关中经济带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4.
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本文主要研究了"京津冀"、"山东省"、"辽宁省"之间的经济联系,探索了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共同发展的可行性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兴区位于北京城南,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全境为平原,面积1036平方公里.北部边界距天安门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新的格局中,大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北京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是首都新世纪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的梯度分析与合作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模式,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自身特点,应用梯度分析理论建立起城市能级评价的模型,通过对区域范围内城市功能的梯度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相比之下,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科技地位则略显逊色。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的各地方政府、企业界更感时不我待,借着聚集环渤海经济圈的东风,纷纷提出要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宏伟蓝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  相似文献   

8.
北京和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轴心,京津地区的发展应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近些年来,北京和天津虽然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京津地区各自为政,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分析两地的产业结构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京津地区产业结构的现存问题,并指出适合京津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相比之下,以京津为札核心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科技地位则略显逊色。近年来,环勃海经济圈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兴术界、政府部门和保龄球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的各地方政府、企业界更感时不我待,借着聚集环渤海经济圈的东风,纷纷提出要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区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为更好适应该地区的经贸发展的要求,需要一大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文章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主要依托,论述了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徽省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思路——积极靠拢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在接受辐射中实现发展。本文主要从分析安徽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出发,提出推动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既沿海又沿边,作为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坐落于沈阳中央都市走廊的核心地段,在沈阳市、辽宁省和东北亚三个层面上都占据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和我国沿海枢纽港物流业的竞争与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的港口物流业面对来自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竞争,应确定整合区域资源,加速物流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将珠江三角洲建成国内货物华南地区出口转运基地和新亚欧大陆桥东南桥头堡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海关制度与技术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大力拓展海铁联运业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已逐渐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现象.通过剖析京津冀发展阶段的趋势特征,从整体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paneldata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度不同,进而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制度转型和市场化进程中的成渝经济圈经济增长而言,制度因素始终是一个首要因素。因此,推动成渝经济圈发展必须把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内生变量,建立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作为内生增长机制的主要体现,发展民营经济成为成渝经济圈发展的必然选择。“台州现象”作为以民营主导加政府推动为本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成渝经济圈发展民营经济有如下启示:更新观念,鼓励民众自主创业;深化政府职能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发展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金融支持更好地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避免出现产业雷同的现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发展模式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方面的作用明显,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发展模式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位置,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可以预见,作为国家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能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打造出强力的区域引擎,使之上升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区域;能够为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注入强大的区域动力,使之成长为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能够为完善全国海洋经济开发布局起到承上启下的区域联动作用,使之作为新版块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国家区域开发的总体战略;能够改变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南重北轻"的亚健康格局,使之为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做出新贡献。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所释放出的区域价值,能够促成一个牵动东北综合经济区、辐射环渤海经济圈,完善国家海洋经济开发布局,进而达到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高地,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实现"通江达海"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8.
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把东北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开发区域,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应当认定,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振兴繁荣东北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分析沈阳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沈阳应该定位为东北产业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9.
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胶东半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胶东半岛经济实力及区域经济收入的对策。认为今后一是要以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二是要依托环渤海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的再次腾飞,从而提高胶东半岛的区域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