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楼市》2011,(13):75
采访时间:2011年6月21日采访地点:两岸咖啡(武林路店)采访人物:张小姐,谢女士职业:应届毕业生,大学教师房客:"租房是件‘纠结’的事儿"又是一年毕业季,六七月份传统的毕业租赁旺季悄然来临了,毕业生们面临着选择去留的问题,留在杭州的就势必要租房,而租房面临着很多问题。小张也是毕业租房大军中的一员,第一次租房,地段、交通、租金……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其实,我很早就开始在网上关注租房信息了,看了很多房源信息和图片,但是真正开  相似文献   

2.
采访李海荣,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好几次,我几乎都忘记坐在我眼前的这名女子,就是浙江绿城物业的掌舵人。她的语言明快风趣但又朴实率真,简单中时常透出深邃。一场采访下来,与其说听闻了一个企业厚积薄发的创业史,还不如说从李海荣身上,我们看到了杭州物业人拼搏向上、顽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许伟杰 《楼市》2012,(24):88
现在我们还在买房的大潮中飘忽不定,但我们有目标,有动力,6年前,我的爱情来了,6年后,我们的婚房还会远吗?我是在大学时期遇到我未婚妻的,从相识相恋到相知,差不多快6个年头了,我对婚姻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踏踏实实地过一辈子,当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一年半以前,我们毕业,这并没有成为我们之间的障碍,反而是我们共同努力的开始。由于我们两个老家比较近,现在也同在杭州工  相似文献   

4.
舒俊波 《楼市》2013,(Z7):32
记得去年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其背景是2012年前4个月,杭州主城区写字楼仅成交79套,"当调控来了,住宅说‘我降价,我跑了’,酒店式公寓说‘我降价,我也跑了’,写字楼说:‘我可以说脏话吗!’"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也不难看出,在杭州这样一个房地产市场中,写字楼物业并不是一种主流的市场需求物业,并且和其他住宅或类住宅物业相比,在调控的时候也会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采访黎瑞刚的策划是从去年开始的,历时整整一年。最开始,除了在媒体中偶尔看到的黎瑞刚的名字,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直到我写完了整个封面故事,还有不少同事问我:黎瑞刚是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业内黎瑞刚的名字几乎是一张"通行证"。采访湖南卫视吕焕斌时,屡攻不破,后来其秘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吕焕斌同意接受采访,整个采访过程很顺利,后来才知道其秘书看过我之前写黎瑞刚的一篇报道,误以为我已经采访过黎瑞刚。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采访江南春,也因为提到黎瑞刚,很快敲定了专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楼市》2005,(13)
我是2003年毕业的,本来在上海读书。我老爸希望我回杭州,彼此都有个照应。而且我是个懒姑娘,喜欢杭州的安逸,想也没想就回来了。在2002年的时候,家里帮外婆和姨妈看了一套黄龙公寓的房子(丰潭路边上),当时是只要33万元一套就够了,但我外婆因为怕损失,将定期储蓄和国债的利息(也有其他原因)放弃了。等我毕业以后,杭州房价已经涨得令人很难接受了,特别是新政出台以后,二手房的价格也开始直线上升,地段好的新楼盘,单套面积都很大,实在是买不起。毕竟我们家是工薪阶层,工资也都是这两年才涨起来的。当时,我是很希望能买一套房子的,因为我并不觉…  相似文献   

7.
《楼市》2014,(16)
正全国视察,这一站在杭州!来到杭州,周曜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昨天我去看了样板房,发现他们把灯装错了,我叫他们重装,别看我是搞营销的,我们合景泰富对于设计的要求很高,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当时,合景泰富在杭州首个项目瑜翠园即将面市,周曜带着一贯的"挑剔"忙不迭地参观了这个项目。时间倒回到2013年10月10日,合景泰富经过多轮拉锯战,最终竞得未来科技城66号宅地,自此这家被业界称为地产界"苹果"的上市房企终于艰难地迈出了入杭第一步。与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楼市》2014,(15)
正"我没说这个是地标,但是我可能骨子里透露着一种打造地标的感觉。"彭总用风趣的语言描述自己就是个端炮楼的人,操盘融创在杭州第一个综合体项目。他不在意别人评价他自嗨,但他认为这个项目一定不能随波逐流。1我记得杭州印原名云台中心。后来改名为杭州印,是否有什么缘由?在融创接手后,为了这个案名,我们也是有过细细地考量。原来"杭州印"不叫"杭州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但目前看来,在我们国家想要实现这一计划,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邓女士最近可谓是纠结加担忧,"我现在总是在担心,是否会因为我的跟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我现在最纠结的是,应该听谁的!"邓女士满面愁云。邓女士是一个三岁女孩的母亲,她自怀孕后,就一直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复合维生素、铁剂及钙剂,孩子出生后刚满月,也开始补钙和鱼肝油。"大家都在补,母乳喂养的妈妈在补,吃母乳的孩子在补,吃奶粉的孩子也在补,没觉得哪里不对。我认识的每个孕妇、每个婴儿都是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3,(7):24-25
"校花"这个充满诱惑力的群体,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名牌挂身上,出入名车豪宅,一整层楼房都是衣帽间……到底她们住在怎样的豪宅里?小编带你潜入"校花"香闺,一探究竟。"北影校花"赵薇:5000万投资房产如今已经贵为"赵导"的赵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北影著名校花。其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大卖,她应该由此获利不少。但原来,她在房产投资上也很有斩获。据悉,赵薇此前在上海著名的"沪青平"别墅圈斥资五六百万买下豪宅,楼盘名为"湖畔佳苑",是一套面积大约在30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  相似文献   

11.
"你们做传播,就是要向社会传播好的价值观念。要选那种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课题,认认真真、一个一个地做。"宋卫平说。"我们做的选题可能偏微观一点,没有那幺大。"我说。"有所谓大?有所谓小?大也无穷无尽,小也无穷无尽。"宋卫平说。每次采访宋卫平,感觉都像是在受教育。去年  相似文献   

12.
著名环保NGO汪永晨对于我来说,总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多次相约才定了采访时间和地点。在采访她那天,我们随同一个国际妇女组织的部分成员到北京顺义的一个儿童村参观,中午在食堂就餐,一个很了解汪永晨“内幕”的同行悄悄跟我说,我们现在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汪永晨肯定不乐意。话音刚落,汪永晨就冲大家喊:用这个钢托盘吃饭吧,别用一次性餐盒了。看来,在汪永晨的意识里,环保无小事。而我给她的冠名“环保超女”虽然俗了点,但实在不为过。关注环保,缘于那一刻的心动汪永晨是从1988年开始关注环保问题的。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午间半小…  相似文献   

13.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苗卫芳的梦想就是"创作文学"。他之所以在取得研究生学历后选择回乡务农,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偏大,客观上就业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想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几次采访韦桂兰,都没有成功。一半是她工作很忙,一半是她的谦卑,她说:“就我个人来说,我不情愿接受采访。”南航推荐她参加全国民航“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因事关公司的荣誉,我们才得以走近韦总。钻进飞机发动机里的韦桂兰自1982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至今,韦桂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检验员、热检主任、工程部发动机经理,到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机务工程部副总经理。韦总话不多,但桃李无言,下自  相似文献   

15.
宋军民 《楼市》2012,(24):93
在签约买房的那天,我正式向我女朋友求婚:‘亲爱的,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嫁给我吧!’我来自外省的一个小乡村,在杭州的一所名牌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杭州的一家银行的总行工作。2006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也有6年了,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目前一年也差不多有20万元左右,平时我算是省吃俭用,也攒了几十万的存款。说起来我已经在杭州工作6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住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里,20万左右一年的收入在杭州应该也能算高级白领了吧,可是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子还是很困难。  相似文献   

16.
把城市之美"绘"入丝巾今年29岁的张蕙,上大学时读的是财会专业,但毕业之后她才发现,脑子里时常冒出奇思妙想的自己,兴趣点在设计上。于是,她进入杭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从零开始学习平面设计。因为有兴趣肯下苦功,慢慢地,张蕙设计的东西越来越出彩。2006年,张蕙和男友拿出积攒的钱开了家广告公司,初期主要接一些平面设计和房产策划。但几年之后,张蕙开始觉得没趣,做来做去大家似乎都是  相似文献   

17.
“关系”     
<正>最近,有一旅居海外多年的朋友举家返回国内生活,为孩子升学、为自己寻找工作等等事项很是忙碌了一番。还不错,虽然辛苦了一些,经过她的努力,诸多问题总算一一得以解决。作为朋友,十分佩服她的办事能力,甚至被她的工作效率所折服。于是便很自然地求教其成功的经验,或叫分享其速成的喜悦。她略显疲惫地说:"哪那么简单和容易,全靠朋友们帮忙,通过各种‘关系’的‘关系’才有了结果。"作为土著居民,我对"熟人好办事"朋友多了多条路"的说法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其事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因此,健康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顾客是上帝,但上帝也要学会推销自己,这是一个70多岁、容貌优雅的女士,在许多年以前教我的。她脸上只有两种表情,快乐或是非常快乐。有一天晚上,在讲授人际关系的课堂上,我正和学生讨论到店员使他们受气的情形。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有些店员对顾客根本不理不睬,有的则态度恶劣,没有礼貌。最后轮到这位女士发言,她说:“我并不责怪这些可怜的店员,有时顾客对他们也很不客气。我常常享受他们最亲切的服务,他们都对我很好,我有一套方法。”于是,她告诉我们她的方法:“我走到店员前面,向她微笑着说:‘你可以帮我忙吗?’我几乎从来没有被拒绝过。”…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2,(23):38-39
"杭州大厦"模式必将穷途,"万象城"模式前途未卜"体验式"商业是一个综合过程,不是说舞台搭好了戏就能唱得好听。在网购时代,杭州如此大体量的商业地产寻找出路,确实还应在"体验式"消费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20.
采访王世华,颇费了一些周折,原因很简单:一是她事务太多,很难安排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二是她只想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而不愿有什么关于她个人的宣传。在她看来:中国的保险业实在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高人很多,以自己在保险业的资历,是不可以张扬的。好在我要采访的除了是寿险公司的一名高管,还是一名“有10年寿险从业经验的个险精英”。这就有了让她最终接受采访的由头。而对于我的采访,王世华几乎是有问必答,长达3个小时的对话,她的谈话始终充满激情与自信,严谨中透着淡定与坦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