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粮食攻防战     
北半球的很多国家又进入了收获粮食的旺季。前两年的粮食价格高涨让人们记忆犹新,今年会是怎样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讲过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那么真有想控制所有人的人吗?这种野心大概有,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成功俘获了南美粮食大国后,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金融,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从目前国际战略格局看,粮食同金融、能源一样,不仅仅局限在粮食本身,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战略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这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及早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霸权主义的战略思维。眼前,世界最大的霸权主义者拥有四把利剑:美元、黄金、石油和粮食,或综合使  相似文献   

4.
前言     
美国战略家基辛格博士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中国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农业部农垦局王守聪局长授权本刊发表的《大力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推动农垦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可靠支柱》一文,对黑龙江垦区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积极打造国际化大粮商,继续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前美国政要曾经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粮食,那么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因此可见,粮食安全关乎民生根本,关乎国家安全。粮食行业  相似文献   

6.
序言     
<正>美国战略家基辛格博士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中国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农业部农垦局王守聪局长授权本刊发表的《大力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推动农垦成为确保国家  相似文献   

7.
国家粮食政策重点为何要放在产区 1.1抓住了产区就抓住了关键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即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商品粮食,粮食主产区在确保粮食经济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旦粮食产区生产出现问题,就会危及国家的粮食经济安全。如果国家政策不能突出保护产区、支持产区,让产区的粮食生产者获得较高的利润(与其他产业相当的收入),让产区的地方政府获得较好的财政收入,粮食产区的农户就会放弃种植粮食,  相似文献   

8.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直言:"粮食和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肋。粮食依赖进口将给中国经济资源造成紧张,也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粮食是战略物资,是民生之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问题,是悠关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人类正常生存的首要问题,粮食生产事关全局。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需求的能力,亦是指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战争、灾害等)的能力。“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我国是人口大国,需粮大国,必须居安思危。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坚守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地上。粮食生产的安全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就靠农民的积极性和足够的种植面积来保证,这也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粮食顺价销售问题,讲的是粮食收储企业的批发价,国家就管到收储粮食的企业。这是国家的,它一亏本,国家就得补贴,就在农业开发银行挂帐,去年补500亿,今年一个季度就补300亿,都亏损了。顺价的意思是说,你收购进来的粮食是什么价,你卖出去的时候,应该在这个...  相似文献   

12.
《粮食问题研究》2007,(4):43-43
袁隆平院士建议,国家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生产意义重大,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粮食多,价格也便宜,就认为粮食生产不重要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不高没关系了。全国13亿人,人口基数太大。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掉以轻心。那种认为现在粮食多就可以不抓粮食生产的想法,很危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管理粮食流通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建立健全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履行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等职能,在流通环节确保粮食安全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6,(11):12-14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深人发展的产物,是粮食企业改革的一次制度创新,是推动传统粮食产销向现代粮食经营产业转化的过程。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既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现代农业建设战略、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又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在未来五年要健全完善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延伸产业链。现就当前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鹏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农村要具体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粮食、棉花、蔬菜种植面积;提高粮棉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控制价格上涨;积极推广农业适用科学技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国家要掌握充足粮源;改革粮食...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粮食的正常供给,就谈不上国家的稳定。我国储备粮食的主力军就是各级政府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而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粮食储备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人口在以较快速度增长,但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十分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并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这些因素使粮食及其它食物供给与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粮食安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概念,就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下的粮食安全包括三项基本目标:①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②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③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这个概念已被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广泛接受。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8,(11):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无忧,就要从粮食资源的源头上抓起,让农民有种粮的积极性,让地方有抓粮的自觉性。多少年来,国家在粮食生产上的目标就是要确保粮食安全,而县(乡)政府则是要强县(乡)富民,农民更是要增加收入。当粮食生产让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让地方财政收入有了明显增加时,那么国家、地方、农民的行为方向就容易出现同一性,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推行的“以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要求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为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深层次的重大改革,粮食主销区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粮食主产区的深化改革以新的启迪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和影响:一是广大农农民心理失落,种粮积极性难以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悉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信息后说:过去种粮国家收,贷款国家给,歉收国家补,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粮食多了,不管我们农民了,市场价格好,农民得不到益,市场价格低,手中有粮还得卖。算来算去,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种田卖粮的人。不少农民表示只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人口粮田,多余土地要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要私任其抛荒。二是取消粮食定购,粮食供销平衡难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目前粮食供销之间的平衡,主要靠定购来进行宏观调整,定购取消后,这个宏观调控的职责应由谁来承担,又该怎样进行承担。三是金融部门紧缩贷款,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过去粮食部门政策好,靠山硬,银行敢于大量贷款。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一方面国家不再给予专项资金优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企业的不景气,银行不肯给予贷款。因此,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四是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难以保持,放开购销市场和加强市场调控是极其矛盾的事,过去在粮食收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放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时,粮食市场就极难管理,现在收购市场开了,多头收购,多元经营,粮食部门失去了粮食购销方面的任何优势,自然也就无主渠道作用可谈,通过主渠道来调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粮食购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得以克服和解决,有的则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明确职责,权限,才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一个军队要取得作战胜利,必须要有自己的精锐部队,一个产业能够最终胜出,也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和优势品种。所谓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就是农业部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中国粮食产业的长远发展大计,而起草编写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