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硬伤,其原因,即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变化因素,更有主观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致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有计划经营时期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地方政府干预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内部因素有银行自身对贷款人及担保的审查不严、市场调查不深入等因素。面对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只有在发展中积极探索禾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新途径,才能实现银行不良贷款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硬伤,其原因,即有制度性圆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变化因素,更有主观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致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有计划经营时期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地方政府干预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内部因素有银行自身对贷款人及担保的审查不严、市场调查不深入等因素。面对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只有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新途径,才能实现银行不良贷款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硬伤,其原因,即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变化因素,更有主观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致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有计划经营时期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地方政府干预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内部因素有银行自身对贷款人及担保的审查不严、市场调查不深入等因素.面对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只有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新途径,才能实现银行不良贷款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张胜川 《经济师》1997,(8):30-3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张胜川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已成为刚刚起步的商业银行的“拦路虎”,严重危及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与发展。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客观环境问题造成的,也有经营管理不善产生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是内部原...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贷风险十分严重,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独特特征:集中性、隐蔽性、累积性、体制性及风险主体缺位性。究其产生原因,既有外部经济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应从改善银行外部运作环境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7.
魏伟 《经济前沿》2004,(11):40-43
目前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成为当今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本文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和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的困难入手,论述了不良资产形成和处置过程中的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企业等所发挥的作用;银行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体和关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并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中介机构紧密配合为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是不良资产化解的根本出路。同时,分别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不良资产持续膨胀,农发行虽然作为一个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概莫能外,不良贷款防范与处置已成为农发行的信贷业务中急需解决难题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农发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政策性银行受到经济政策、法制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因此,在借鉴国内外金融创新成果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途径.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政策性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及处置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林云 《经济师》2014,(5):151-152
目前甲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处置方式的有效性不足;二是处置方式的创新性不够;三是处置的内在合力不强;四是处置的外部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文章从甲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实践入手,梳理甲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及处置模式的实践,探讨甲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甲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大量积聚的不良资产,成为金融业的沉重负担,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弄清银行不良贷款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金融体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莉 《当代财经》2003,(12):54-5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差。面临着风险加大趋势。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来看。既有行政干预、企业逃废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外部因素,也有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低等内部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国际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提出适合自身的信贷风险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体系由于历史、政治、自身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加入WTO后5年缓冲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全面的对外开放和竞争。同时,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以及上市等进程也加快了速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三月底,全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55.7亿元,不良贷款率6.63%。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来看,经过1999年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剥离和财务重组,不良贷款的比率逐年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的余额仍然高达1061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2%,与2000年世界前20家银行3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4.
徐惠林 《经济师》2001,(4):130-131
一、我国国有商业不良贷款的成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银行内部自身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不高、决策失误的原因,也有银行外部微观经济主体企业预算软约束、信用意识不强、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1998年初人行行长指出:我们一逾两足呆三类,总额至1997年底已达25%。改革开放20年来,国企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1980年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为18.7%,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48.1%,到1994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其中资产贷款的负债率为70%,到1995年,全部独立核算的87905家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29668个,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现象发生呢?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企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新芝  王嘉毅 《时代经贸》2010,(18):191-19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历程特点出发,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结合各时期的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对不良资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不良资产进行前景展望,对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改革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那么改制就是改变公司或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部关系和内部条件。改制是我国企业发展中一次大的变革,它既要有内部条件,也要有外部条件,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在规律。公司改制既不是一切从零开始组建公司,也不是简...  相似文献   

17.
吸收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如政策法规不配套、市场不完善等众多障碍。为此,需制定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政策,培育处置不良资产的一、二级市场,积极探索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加强对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是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演化而产生的金融工具。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为缓解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不足的困难,启动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从此揭开了全球性资产证券化的序幕。继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完四家国有专业银行不良资产后,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处置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从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出发,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提出自己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志平 《经济师》2000,(3):69-70
亚洲金融风暴虽已暂时平息 ,但金融风险对于中国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基层行作为直接与众多企业联系与开展业务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处于金融风险的源头地带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基层行金融风险的成因探析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 ,金融风险的形成既有外部的因素 ,也有内部的原因。(一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1、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行的客户群以国有企业为主 ,由于近年来宏观经济处于调整时期 ,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佳 ,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归还银行贷款 ,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 ,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20.
处置不良资产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敏 《经济师》2005,(1):230-23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确定标准应该是外部处置与内部处置相结合;回收价值最大化;实现处置效率和处置收益的统一;体现社会利益原则;最终体现治本目的;力求实现多元化资本全方位介入;兼顾增量不良资产处置。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宏观微观两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