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增荣 《价值工程》2011,30(10):63-64
湿陷性黄土地基易变形,会使建筑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及倾斜.本文从湿陷性黄土的定义及特征出发,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及湿陷评价指标,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焦五一 《基建优化》1998,19(4):12-15
《90黄土规范》修订工作已经启动,是继续沿用原技术方案还是用弦线模量做全面更新是本文讨论的问题,罗宇生先生在《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理论和试验数据,本文以他的试验数据讨论他的理论。笔者更新的规范框架依据随后另文介绍。  相似文献   

3.
《90黄土规范》修订工作已经启动,是继续沿用原技术方案还是用弦线模量做全面更新是本文讨论的问题。罗宇生先生在《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理论和试验数据。本文以他的试验数据讨论他的理论。笔者更新的规范框架和理论依据随后另文介绍。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由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研究现状。浅析了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和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方法,给今后使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同类工程在初步设计和检验强夯法加固效果方面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管道输送各种介质的范围及领域越来越广,距离越来越远.输送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有它的特殊性,它和地形、地质、输送的介质、管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距离管道安装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直埋的方法最为普遍,而直埋管道的基础对不同地基、土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良地质主要有:软粘土、杂填土、冲填土、膨胀土、红粘土、泥炭质土、岩溶、湿陷性黄土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这种土质中敷设管道,对地基的处理有着特殊的要求.着重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基础的处理与施工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区粉质土路基填筑,对于西北地区来说由于受优良填料少的限制,是最常见的,然而由于粉质黄土的粘合性较差,不宜板结,压实效果差,在路基填方中也是一个难题.本文结合靖安高速公路L7合同段实例,分析了粉质黄土路基填筑的一些施工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国民 《价值工程》2014,(20):99-100
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得不面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问题。本文探讨了黄土湿陷的机理,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湿陷黄土地区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湿陷性黄土所占黄土面积大,湿陷性黄土具有一定的灾害性,文章论述了黄土的湿陷性机理及评价、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相关的力学性质,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靳中磊  冯艳钦 《价值工程》2011,30(21):108-108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成因,介绍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施工过程及夯前夯后检测。  相似文献   

10.
由于黄土的特殊性,其在湿陷性上表现为较强的区域性和局部性,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并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可靠。文章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湿陷性黄土地基而导致建筑物倾斜和开裂等现象发生,并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及湿陷机理的分析,湿陷类别和等级的判别,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及质量检测与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焦五一 《基建优化》2001,22(3):17-17
本文就黄土湿陷变形问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南空 《价值工程》2010,29(30):39-39
本文就黄土湿陷试验在湿陷类别的判定及其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出发,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不同的支护类型进行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的土抗剪强度指标作出修正的原因。基于地区性某一典型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事例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深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的支护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宋建波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4):162-162,167
黄土在天然含水率时一般呈坚硬或硬塑状态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或中等偏低的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部分黄土即使在其自重作用下也会发生剧烈的沉陷,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文章对黄土的成因、黄土的湿陷性及敏感性、黄土的湿陷性对桩基沉降的作用、黄土湿陷处理措施以及黄土路基工后沉降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征,阐述了30T轴重重载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9,(21):252-254
我国黄土分布广泛,其中60%左右为湿陷性黄土。由于建设规划及施工条件限制,大量工程均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范围内,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本文以宁夏地区地质条件为例,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案,对不同的方案和需要考量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建设工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黄土湿陷成因及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冲击碾压技术的加固机理和施工工艺,以甘肃境内刘寨柯白银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表冲击处理为例,提出了大面积冲击碾压的施工方案,同时介绍采用冲击碾压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黄土铁路隧道水泥土挤密桩基底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8,(16):116-118
通过水泥土挤密桩在湿陷性砂质新黄土隧道隧底加固中的应用,分析了湿陷性砂质新黄土隧道的地质特征,阐述了水泥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总结了地基承载力检测项目、方法,验证了地基处理效果,证明水泥土挤密桩对湿陷性砂质新黄土隧道基底加固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能够消除砂质新黄土湿陷性、提高密实度,提高黄土隧道地基承载力,满足隧道结构沉降的要求。为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18):150-151
本文综合分析黄土湿陷性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黄土湿陷性的四个主要因素,依次为干密度、含水率、孔隙比以及塑性指数,并对每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价。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求出黄土湿陷系数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各个因素与黄土湿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