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家琪  明亮 《乡镇经济》2009,25(8):44-48
长期以来,我们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归咎于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村庄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文章通过对村庄内部不同层面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定性考察,发现公共权威力量是保障村庄共产品供给的前提。公共权威力量能够整合村庄内外的资源,从而有效的为村庄供给公共产品,而单一的市场化供给则难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企业的法律规制——以利益相关者治理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企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双重特征,其应以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进行治理。针对公共企业的特征,建立企业的内部组织体制和外部监督法律制度,赋予利益相关者诉权,是实现公共企业法律规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方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的,或者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是失灵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涉及公共产品领域。分析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方式,进而探讨其市场供给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公共产品私人供给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田会  王国亮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30-132
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是我国理论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国有独资公司的运营效率,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安排。文章根据公司治理理论,针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股权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整体上市的途径,为增强国有独资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世瑞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05-109
国有企业具有营利性与公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政治逻辑,因而国企党建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下的一种制度安排.国企党建与法人治理结构理论上存在协同效应,国企党建的现实困境源于传统的路径依赖与体制惯性,公司制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应该创新路径,围绕中心工作,定位于服务型党组织,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将自身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论流域治理的复合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治理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治理,在工业化过程中,流域生活有可能表现为一种合作结构的断裂,并承担着社会转型的现代化后果。当这种断裂为政府结构的断裂所叠加时,协同治理的问题就远远超过一个区域,成为全流域的问题。因此,流域治理事实上是要建立一个在诸多不对等中克服单一利益、倡导共同目标、维护公共生活的政府合作的价值指向,而在中国,这种公共生活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同时批准的复合型政府予以制度保证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反倾销应诉的视角,探讨了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对其服务功能的影响。不同于先前文献,本研究利用粤浙两地的调查样本经验考察了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和政府支持度等因素对其服务价值的综合影响。基本结论认为,协会的行业代表性和成立资历有利于其反倾销应诉服务;自治权高或者自律性强也会促进其服务功能的发挥;而自利性让协会倾向于内部会员的俱乐部品供给,限制了其服务对象范围。研究还发现在深层的“制度缺位”前提下,政府的“资源型”扶持不利于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提升。政策启示在于:政府需借助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完善行业协会的“顶层设计”,推进其“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向“自下而上”彻底转换,从而实现其为企业提供反倾销应诉服务等公共品时具有市场导向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8.
政府投资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但仅由政府提供会出现不经济。公共产品的内涵分析也表明私人是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但要解决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为例分析,发现通过外部收益内部化我国香港地铁实现了盈利,内地政府借鉴其经验,大力引进社会资金投资地铁,减轻了资金压力,提高了投资的效率。这表明通过分析投资对象特点和制度安排是能够改变当前政府投资制度的,即社会资金是愿意进入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是可以从某些领域退出的。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昂成本及很低的投保率使农业保险难以商品化和市场化,需要政府介入以扩大其有效需求;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品和优值品,需要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强制或鼓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需要政府介入以节约其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政府支持农业保险会增加社会福利;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特殊性及技术障碍的解决离不开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0.
聘用产权交易中介机构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表明国企产权交易运作市场化、国际化已经到位。要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还面临着究竟选谁做中介、如何选择中介的深层次问题,即能否真正按照“三公”原则规范地遴选中介。在这一重要环节上,我国当前的相关实践存在着不小的脱节。随着国企改制重组序幕的拉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产权改革,能否坚持按“三公”原则选择中介,形成规范有效的选择中介机制,事关国资改革大业和产权交易市场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广东民营企业加快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步伐。但由于产权不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和不规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广东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明晰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完善广东民营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广东民营企业的共同治理机制等方面对如何构建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程宇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38-42
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着自组织治理的理念和机制.以"反思的理性"为基础的自组织治理,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形式理性"和行政机制"实质理性"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现代行政改革和创新所追寻的"善治"目标.目前存在着社会自组织能力不高、社会自治因素不完备、第三部门作为公共事务供给主体的力量相对弱小的现状,决定了我国自组织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控自组织"的发展轨迹.基于此,增进自组织能力,首先需要遵循政府作为主导推动的能力建设路径;同时积极培育中间阶层、社团和社区组织;另外还要努力促进公民意识和自治精神的化育和养成.通过这些路径,势必有助于达到增进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政府行政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和谐互动和持续提升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3.
烟草企业的联合重组不仅仅是机构的简单归并和从松散到紧密的调整,它涉及到管理体制和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烟草行业的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方面作出大的转变.为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联合重组,烟草企业需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构建高效、协调、顺畅的管理机制;在实施一体化整合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与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的运作模式,促进管理融合,保证联合重组后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团是界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把市场协调和组织协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市场与企业的同时失败。本文通过比较美日两种较为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并通过理清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来分析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认为企业集团治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子公司的治理,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集团管理正在向治理转化,该转化提高了集团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5.
徐宁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89-91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以协调与维护为目的的新型治理模式成为治理虚拟企业的有效模式。市场导向型与战略导向型虚拟企业因在组建方式、联结纽带、主从关系与成员关系等方面存在区别,其治理问题的产生机理及治理模式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前者的网络治理模式是以权力治理机制为主、以外部市场治理机制为辅的权威型治理模式;而后者的网络治理模式是以社会资本治理机制为核心的协调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巫云仙 《改革与战略》2014,(12):137-140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认为德国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治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制度的形成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加以指导,但却表现出良好的制度效应。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制度,不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模式,也不用急于趋同化,应该保持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论债转股     
成兵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6):104-105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导致企业破产,也会将银行拖垮,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使企业的产权明晰,将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公司治理评价是对公司治理活动的反馈与剖析,据此可以明确公司治理现状,查缺补漏,纠正偏差,确保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介绍公司治理评价内涵及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债转股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  相似文献   

20.
姚振晔 《南方经济》2019,38(4):62-83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与难点,内部人交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有效监督内部人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与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一个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文章探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的影响,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会提高内部人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会抑制内部人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2)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在卖出样本中存在截面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两职合一样本组更显著;(3)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发现,基金投资者会提升内部人买入交易的获利能力,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会抑制内部人交易的总体获利能力,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会促进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一方面会抑制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4)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卖出交易的抑制作用存在提高公司盈余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水平三种机制路径。总之,文章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影响内部人交易的研究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