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文良 《中关村》2016,(4):22-27
雷军要做一个推动国货崛起的"工匠",在中国迎来创业最好年代的当下,希望更多的"小米"发扬"工匠精神",制造出打动人心的"新国货",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讲好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一本《硅谷之火》成为雷军萌生创业梦想的源泉,那一年,他18岁。这本书讲述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一群人创办苹果电脑公司并改变世界的故事。"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因为  相似文献   

2.
孟鸿 《中关村》2013,(12):74-75
没有王川,就没有小米电视。最初想到要做电视的就是王川,尽管当时他和他带领的多看团队还没有正式加入小米,但早已是雷军系的成员。王川和雷军是多年好友,两个人在不同场合都重复过一句话,雷军曾对王川说:你干什么我都支持。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13,(6):65-65
"小米"是草民的偶像,更是中关村的希望。"小米"的中国梦还在朦胧中,好戏还在后头。雷军的别名曰"小米",拥趸众多的"米粉"。我喜欢"小米"这个雅号,尽管还没有咬出缺口的"苹果"靓丽,却有神州大地浓郁的乡土气,让人联想起"土鳖",其貌不扬,医神张仲  相似文献   

4.
颠覆者雷军     
马文良 《中关村》2013,(9):18-21
雷军始终相信小米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让自己骄傲,让家人和朋友骄傲,让整个民族骄傲。"此时的雷军将自己定位成"创业者",创业如同在悬崖跳舞,而这次,他孤注一掷。  相似文献   

5.
花样雷军     
程桔华 《中关村》2013,(5):24-25
第二届“米粉”节如期于2013年4月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热闹举行。跟往常一样,雷军站到了演讲台上,发布了MIUIV5系统,以及小米2A/2S手机、小米盒子等产品。不同的是,这一次雷军给自己的发布会卖了门票,此乃国内破天荒之举,也足见他在互联网界的号召力。不过,雷军将20多万的门票收入捐给了壹基金。这也算是他今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做的一件善事吧。  相似文献   

6.
雷军的蜕变     
石愚 《中关村》2012,(11):92-93
"中国乔布斯"的光环雷军还能顶多久?Is Lei Jun China’s Own Steve Jobs ?不久前,在国家会议中心的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交易会上,面对媒体"一部小米手机能挣多少钱"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有"中国乔布斯"之称的雷军突然间发怒了,很不理智地把手中的手机摔在桌上。随后雷军皱了皱眉头,提高了嗓门说道:"你不觉得你这个问题很不礼貌吗?"语气像一家公司的老板质问他手下做错事的员工一样。此举迅速被席间的媒体记录放到网上并不断地被放大。有人调侃"雷军真  相似文献   

7.
吴炜  ;陈一  ;路保林 《中关村》2014,(12):20-25
"哇靠,今天我的朋友圈一大早就被刷屏了!"10月28日傍晚,苏菂用貌似抱怨的语句对本刊记者说,实则难抑喜色。他身材微胖,一笑起来全身舒展开来,传递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这次,朋友们纷纷转发的是小米雷军投资YOU+国际青年公寓的新闻。也有不少朋友发来微信,表示祝贺或者询问更多的信息。作为YOU+公寓的联合创始人及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药又一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心。  相似文献   

8.
雷军 《中关村》2022,(9):72-75
8月11日晚,在小米十二周年之际,雷军年度演讲“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如约而至。在近三小时的发布会中,雷军讲述了他人生中多次经历的挫折与迷茫,并分享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他表示:“12岁的小米,和大家一起,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人生很长,无论如何,让我们保持信念,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以下是雷军公开演讲全文,与你分享。  相似文献   

9.
江川 《中关村》2013,(8):72-72
面对小米半年超132亿的新业绩,雷军表示,只有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才可带来长远价值。7月16日,在小米科技公司内部举行的庆功会上,雷军透露,2013年上半年共售出703万台小米手机,业绩达132.7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的126亿元。他总结这一成绩受益于品牌影响力由一线城市向  相似文献   

10.
董明珠 《中关村》2014,(11):74-74
在去年年底的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上,雷军和我打了10亿的赌局,称五年内小米销售额将超过格力。对于这个赌注,我首先要说的是,空调不是一个传统产业。一个企业要有创新力和技术突破,才会有竞争力。我认为格力跟小米之间,并不是互联网跟传统产业之间的较量。格力是按照百年企业的思路去做的,而不是强调每年能够赚多少钱。我觉得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就是格力的竞争力。格力的很多先进技术都是"80后"的研发成果,我认为他们就是竞争力,这也是格力跟很多企业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全球知名的科技杂志《连线》(WIRED)封面人物一直以来都备受科技界关注,已经出版的英国版四月刊发表的封面选择了中国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封面标题非常特别:是时候山寨中国了!(It’s time to copy China),文章作者是该刊主编大卫·罗恩,他于去年底到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进行了采访。本文是这篇文章的节选。  相似文献   

12.
卫汉青 《中关村》2013,(11):7-7
2013年9月30日,也就是共和国64岁生目前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6位常委和政治局成员,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体学习,聆听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小米科技CEO雷军、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等中关村代表人物讲课。  相似文献   

13.
陈莎  CFP 《中关村》2009,(1):62-63
2007年冬,IT界内刮起的最大一股旋风,便是雷军离开金山。雷军一毕业就去了金山,跟着求伯君做了16年,千辛万苦、风风雨雨,好不容易把金山做上市,却在最辉煌的时刻毅然而又平静的选择了离开,这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我觉得身心疲惫,怕辜负金山”的说辞,似真非真。  相似文献   

14.
雷军 《中关村》2013,(9):25-27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互联网,我就把它总结成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号称"七字诀"。这个"七字诀"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只要按这个方法去做,就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中关村》2007,(2):14-17
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想什么,做什么,是步枪和小米道理多,总是说,是大炮轰炸机汗也流,泪也落,心中不服气——  相似文献   

16.
关邨 《中关村》2015,(1):56
"机器人"无国度,是世界"公仆",服务人类。中国更需要"机器人"。新年伊始,纵观地球,"机器人"悄然走来,渐行渐近,经济发达国家伸开双臂迎迓这位"公仆"。"公仆"者,理当具有"博爱"之心不作恶,"民主"观念不称霸,"创新"思维不守旧,"行动"精准不出错。当然这是理想中的"机器人"。也有人放言,"未来的机器人能够自主决定屠杀人类","将会在五年最多十年之内发生"。坐轮椅的科学家霍金说,"人工智能或致人类灭亡!"这种思维不仅违背了"‘机器人’不应当伤害人类"的天条,而且也忘记了"魔高一尺道高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经纬     
《中关村》2012,(7):86-87
柳传志:尽量把事情想清楚再创业1在天津举办的"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活动中,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这样建议创业者,"所有的创业人员要努力地把你到底想得到什么,想分几步走,尽量想清楚,这是我唯一提的东西。"现在是一个人人都想创业的年代,可是就连有创业导师之称的王利芬也说,创业是很艰难的路,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最好不要创业。那么,该怎样开始自己的创业?"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尽量把事情想清楚再创业。  相似文献   

18.
萧惑之 《中关村》2013,(4):120-123
余秋雨教授是"学问、哲思、文采、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个方面合于一体"。《何谓文化》这部力作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结晶,"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的视角,诠释了文化的真谛,回答了"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别开生面让抽象的"文化"概念舞动起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走过"文化苦旅",开创"文化大散文"之新风,如今放谈"文化",充满激情,凸显凝重,启迪读者。日前推出的新作《何谓文化》,凝练出世界上最为简短学理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  相似文献   

19.
柳进军 《中关村》2014,(2):70-70
中关村以“两通两海”为开端,以柳传志、段永基、俞敏洪、王志东、等为代表,无数中关村人书写了创业1.0的历史;今天,以移动通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为推动力,以小米的雷军、京东的刘强东、  相似文献   

20.
梅萌  张勇 《中关村》2005,(7):69-70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生产加工制造能力,中国这么多的开发区,产值加起来占中国GDP的10%,但是就是缺乏核心技术。那么大学的作用是什么,大学的作用就是创造核心技术。中国到了2003年人均GDP刚过了1000美元。但是应该说企业要想做R&D,企业要想做研发,这个企业一定要有核心技术,一定要有附加值,一定要有含金量,否则想切也切不出来。那么人均GDP1000就是做服装和鞋帽。人均GDP3000是做PC和家电。人均GDP到了5000就是做软件。人均GDP到了8000才是做精神上的东西。所以现在有些事企业做不起来,而大学正是在产业链当中弥补这一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