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方钦  苏映雪  李钧 《南方经济》2017,36(12):1-26
文章的目的是对公共品研究中的理解分歧作出一些澄清。笔者的分析是基于思想史和历史。通过对公共品理论的思想史梳理,笔者认为公共品的实质是一种兼具外部性与"搭便车"难题的物品或服务。而萨缪尔森式的研究由于将制度因素从公共品现象中剥离,致使公共品认知出现诸多混乱。针对实验经济学中兴起的公共品博弈,笔者以《大宪章》为例作了历史考察,发现从成本角度而言,公共品供给的行动逻辑是个体为减少外部成本或者为获取外部收益,通过承担私人成本的方式,提供具有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但这一逻辑无法验证社会偏好理论的有效性,因为该理论更多地反映出一种价值判断而非事实陈述。  相似文献   

2.
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制度建构,“福利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产生。但作为一种福利供给形态,它在欧洲社会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考察历史,“福利国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渊源,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积累和理论酝酿过程。就其发展逻辑而言,“福利国家”不是出现的,而是进化的。  相似文献   

3.
赤字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们所重视,也为以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James Megin Buehana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家们所关心。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赤字的形成过程,从一般公民及政治家的“经济人”特性角度分析赤字出现的内在必然性等,正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5.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6.
从‘幸福’‘道德’这一概念阐述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分析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三种不同理解,得出幸福的定义,培养正确幸福观,道德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分析了在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建构道德学习理论,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形式、原则、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马克思首次从科学的理论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使共同富裕不再是空想和幻想.但通向共同富裕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需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科学认识论,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把人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其逻辑的自洽性和对于中国改革前后的历史有很强的解释力,因而对中国的改革之路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文章在重读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上,运用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对比较优势战略提出三点质疑:首先。从理论的逻辑起点上,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忽视了企业自生能力的内生性;其次,在理论论证过程中对于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承载链条;最后,在理论的政策含义上,对于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有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误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东省民意调查的初步结论,本文通过解析社会转型过程的社会选择理论性质,论证了:由于社会转型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综合因素的社会过程,传统经济学的理性逻辑与各种精英主义的方法论,存在着致命的理论缺陷;这使得民意及其调查的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理性对话的"呼声",对于当下的广东乃至中国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哈贝马斯意义上"理性交往行动"的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程 《中国经贸》2010,(2):154-156
托尔斯坦·凡勃伦曾经深刻剖析了战争与和平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战争对于社会经济而言.既不是外生的,也不是失常的,只是社会结构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发展实际上是制度的自然淘汰过程,战争与和平正是在这一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交替出现。利用这一本质,凡勃伦分析了一战前后的局势,并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作出了精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大的国情莫过于它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传统"与"现代"当然不是纯粹的时间概念,而是具有一定历史内涵的社会概念。对于这个转变过程的把握,过分强调"特殊性"或强调"一般性"都具有片面性。从一般过程看,处于现代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这个词本身就是强调一般性的产物)进程的国家都会遇到社会稳定问题,有的国家因为不能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而大大延长了现代化的过程。能否通过杰出领袖的政治运作调适"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使现代化在稳定的进程中实现?这无疑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化问题在60年代前后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8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化理论家建设理论体系的任务基本完成,此后的重点是运用这种理论去进行地区的个案分析。经济学家、政  相似文献   

13.
雷蒙德·威廉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范式和问题域,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批判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的这一"未竞的事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方法论,在历史和逻辑的视阈下考察并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建构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范式,从"大众文化"、"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革命"三个方面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归结到一点,就是民生的哲学。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在这一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思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己任,逐步形成了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民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贾孟喜 《特区经济》2010,(12):148-150
一百多年马克思恩格斯计划经济理论实现的历史,逻辑地演进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中抽象出五个重要问题,可形成对这一理论和过程的科学理解。  相似文献   

16.
研究视角的局限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编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社会学卷)指出:"对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要强化思想史的方法意识,保持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理论之间的适度张力,从历史情境和内在逻辑两个方面挖掘社会思想的深刻蕴意,切合历史实际解读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历史进程和演变逻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理论视角,对始于1958年的"三面红旗"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反思,相信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会更加包容和理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的、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阐述了一系列理论,如"自然历史过程"理论、"合力规律"理论"、生产力最终决定力量"理论、"两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这些理论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具有严谨缜密的逻辑结构,有着前后关联的因果关系,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赖昭瑞 《山东经济》2003,(2):F003-F003
加强马克思经济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 ,不仅对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扬其与时俱进的固有品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也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对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但是从历史逻辑与方法论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还较为少见。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学者冯继康教授的专著《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可以说是弥补理论界这一缺憾的一部力作。一般而言 ,一部成功的理论著作必须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提炼,是面对国际两大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经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共同享有的社会发展过程。这一思想,正在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联合国曾多次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充分说明了中国话语体系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哲学体系的本体论、认识论、矛盾论哲学构建,有着深层的哲学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的共建、共有、共享创造了认识论上的理论基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诉求体现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