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区域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主要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认为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中揭示了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强调解决好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国以来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 ,按其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 ,可划分为两个时期。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 ,城市化严重滞后 ;开创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独特道路 ;开创了以建设小城镇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智能开发,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成了众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的原因,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余明江1、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在农业生产内部转移,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定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能忽视农村本身这块就业天地。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村仍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空间。长期以来的我国广大...  相似文献   

7.
孙培山 《辽宁经济》1997,(11):16-16
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适时、适量、有序化转移,需要明确转移的指导思想,确立转移的总体模式。在一定区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体模式的确立,应当基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采取的基本策略。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客观环境和采取的基本策略是: 第一,总人口基数大,非农业人口比例低。农业人口群体庞大,此乃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母体(源泉)。到1995年底为止,全省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33%,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55.49:44.51。因此,按照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尤其是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对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实行源泉控制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邓宗兵 《重庆经济》2004,(6):32-35,3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问题,还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确为“建设长江经济中心”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廷山  常博 《山东经济》2011,27(2):132-136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建造者,积极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蜗居在农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未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本文拟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性,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测算,建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分析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因素以及对经济效应的影响,实证的分析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业技术需求法和中国农业生产实际估算了2000~20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上升、后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下降至6820.92万。此外,本文将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角度就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和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北方经济》2009,(7):64-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快速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有深刻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经济、制度、人力资本发展等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涛  高考 《开发研究》2004,(2):62-64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现时期“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将从农户行为分析着手 ,阐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并依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剩余劳动力的过度滞存将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小,无规模经济,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南安地区农业的劳动力考察分析的对象,说明了该地区剩余劳动力的特征、成因及目前转移的障碍、途径,并提出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南安经济增长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万青 《乡镇经济》2006,(3):29-31
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滞后与迟缓。影响因素主要有转移主体的素质制约、庞大的人口基数、转移过程的社会环境制约等。为加快皖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五是设施制度革新,彻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我国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国入世后的现实国情,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谭砚文  温思美  郑晶 《南方经济》2005,(12):59-60,61
实现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为,长期以来的城市化发展滞后阻碍了佛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政府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套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荧键性问题.文章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境,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经济落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