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虽加大了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力度.但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应赋予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较完善的知情权等权利,建立司法审查、国家补偿等制度,进一步保障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2.
史炜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316-318
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已经实施十多年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各个诉讼阶段的程序保障条款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架空和规避。刑事程序的价值必须得到重视。如果继续存在刑事程序失灵问题,那么有关刑事程序的一系列司法改革都是没有意义的。对此,可以加强公安司法人员程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建立和完善刑事诉讼程序性裁判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诉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徐桂兰 《发展研究》2007,3(10):97-99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本文试就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对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袁群 《经济师》2015,(4):93+95
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的构建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进行了修改,在强制证人出庭、证人出庭范围和证人保护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为了构建适合我国的行之有效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需要从扩大刑事证人保护的范围、明确刑事证人保护的程序及扩充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措施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刑事被害人应享有获得犯嫌人损失补偿,以维持其正常生活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的补偿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为了切实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从而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文章在分析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基本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建构我国本土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利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1,(6):234-236,24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营造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议,阐析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可行性,并进而提出了建立中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刑事司法实践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证人自身原因,也有制度规定的缺失,更有司法实践的不足。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关系到司法公正、审判公信、人权公义。基于此,新刑事诉讼法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立和完善。纵观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分为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核心制度、保障制度和程序制度。在这些制度中,确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和限定应当出庭证人范围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题中之义,完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并且得到肯定写进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但是法律规定的三个条文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在实践中容易被滥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该对刑事和解的全部程序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纪智媛 《经济师》2010,(4):83-84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刑罚的报应预防功能,会破坏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甚至会导致司法权力的滥用。因此,要立足本国国情,合理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郭贾琦 《经济师》2013,(12):79-79,81
刑事救济是刑事诉讼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非常重要的程序,它可以避免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是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就属于刑事救济制度的内容,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通过对我国古代的刑事救济制度之分析,对我国刑事诉讼救济制度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前科消灭制度是指具有前科的人经过法定程序被宣告注销犯罪记录,恢复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制度。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应确立前科消灭制度。在立法时,应在对象条件、时间条件、行为表现条件上加以限制,并明确规定前科消灭的程序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综观世界各国对专利犯罪的有关规定,关于立法模式,可分为附属刑法规定型和刑法典规定型两种类型;关于专利犯罪罪名设置,可分为立法侧重保护公共法益与国家法益、立法侧重保护个人法益、立法对两种保护并重3种基本类型;关于专利犯罪刑罚,各国立法皆重视罚金刑的运用,另有一些国家对专利犯罪规定适用资格刑;关于专利犯罪追诉方式,多数国家都实行自诉制度。我国应借鉴其它国家有关规定完善我国专利犯罪立法,立法模式应采取附属刑法规定和刑法典规定相结合;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应构成犯罪;扩大罚金刑的适用,适用资格刑;应在刑法或刑事诉讼法中将专利犯罪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之罪。  相似文献   

13.
犯罪期待可能性是大陆法系规范责任理论的核心,我国目前由于类似许霆等案件的出现,再次引起了对犯罪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关注。从犯罪期待可能性的蕴涵、犯罪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地位、犯罪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梳理,希望通过探讨能对该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将立案规定为侦查的启动程序,不仅不能达到限制侦查权力滥用的目的,而且还会降低侦查效率,阻碍刑事案件的输入。侦查部门提出的"初查"、"立线侦查"等理论只是想从操作层面对现行侦查启动模式行改良。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从立法上明确我国侦查的随机型启动模式;并将侦查划分为初步侦查和后续侦查两个阶段;将立案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同时通过对侦查行为进行具体分类和严格程序限制来确保侦查权力不被滥用。  相似文献   

15.
王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01-102
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能有效发挥逮捕强制措施的法定功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要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案件实体和程序上的要求,完善适用逮捕的法定条件,健全案件质量评估机制,统一办案部门的执法尺度。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对其进行刑法规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已初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刑法保护体系,但还存在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罪状规定不科学、刑罚手段有缺陷、过失犯罪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立法逐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制度,起到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控辩平等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它是构建科学诉讼结构、体现司法公正及保护人权的需要,这已在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达到共识,并在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在某些权力的设置上,特别是无法正确界定检察官庭审角色,影响到控辩平等原则的有效贯彻,亟需在立法中得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落实。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当事人和法律监督者两个角度,提出对检察官在刑事庭审中科学的权力配置设想,保障控辩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的不公多表现在量刑上,一些地方法院量刑畸轻畸重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再行纠正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律应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量刑请求权。目前,该项权利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制,多停留在制度设想上。为能够使量刑请求权具有操作可行性,有必要对该项权力实施的时间、方式以及程序做进一步研究,并协调好检察机关内外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往刑诉法学界仅停留于对刑事诉讼行为一般理论的探讨,而缺乏对具体刑事诉讼行为的深入研究。作为刑事诉讼行为重要种类的法院刑事诉讼行为是指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实施的、构成刑事诉讼程序内容的、可以产生诉讼法上肯定或否定效果的诉讼行为的总称。它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可分为审理行为、认证行为、裁判行为、附带行为和执行行为。对其分类、瑕疵及立法完善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刑事诉讼行为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网络暴力侵权行为有许多民事和行政上的救济手段,也有一些刑事归口定罪的惩罚措施,但刑法的规定是零散的和片面的,对一些具有社会危害性,不科以刑罚不足以遏制或惩罚的网络暴力行为束手无策。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网络暴力事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单独入罪,增设网络暴力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