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在"世界(文化)遗产"、"文化财产"、"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外来术语和"古玩"和"古董"等故有称谓的冲击下,"文物"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法定称谓已在很多情况下被"文化遗产"等取而代之.因此,它和文物本身一样面临所谓的"保护"问题.应焕发"文物"称谓活力,重新认识和定义为"文化事物".主要包涵有(无)形文物、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2.
李菲 《旅游学刊》2020,35(3):50-61
随着"真实性"讨论在国内学术界的引入和持续升温,需要看到",真实性"的设问本质上表达了西方世界关于何为"真实"的主导观念及权威话语。在当代旅游研究中",真实性"概念被广泛用于分析从西方到非西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旅游现象,而其移用过程本身尚未得到充分反思。因此,在前现代的"游"向现代"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共时维度语境挪移的"真实性"概念仍需重返历时维度的本土观念和实践传统方能得到落实。基于对"名实观"历史、文化、哲学内涵的追溯辨析以及对徐霞客、李时珍身心之"游"的个案讨论,文章通过"名实观"的引入,揭示出本土之"游"以身正名、求实体真的实践伦理面向,首先旨在反思"真实性"普遍话语的理论限度并设定参照维度;进而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框架,在"名-实"关联的社会历史建构视野中,将"真实性"的一般化讨论导向"真实化"的过程态考察,由此检视"真实性"概念嵌入本土话语场和实践场的复杂动因。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旅游规划行业有所谓的派别之分。从经营主体来看,有"学院派"和"企业派";从方法路线来看,有"资源派"、"市场派"和"运营派"的说法;从学科出身而言,有"地理学科派"、"旅游学科派"、"城市规划派"、"风景园林派"、"文化产业派"等不一而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一则是为了站队区分的需要,二则是为了挤压同业争取市场。  相似文献   

4.
去巴黎公干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巴黎的许多商务酒店都不提供早餐。那么,在这个浪漫都市的清晨,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早餐地点呢?是为了"著名"、为了"文学"、为了"名胜"而早餐?还是为了"视野"、为了"地点"、为了"瞎拼"而早餐?抑或仅仅是为了"早餐"而早餐?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观其根基无非在于"仁"之探讨,本文以《论语》为研究蓝本。解读"仁"的发展脉络,谈及了"仁"的含义以及"仁"之体用,及"仁"的当代价值,充分展示了"仁"之博大精深,具有针砭时弊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去巴黎公干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巴黎的许多商务酒店都不提供早餐。那么,在这个浪漫都市的清晨,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早餐地点呢?是为了"著名"、为了"文学"、为了"名胜"而早餐?还是为了"视野"、为了"地点"、为了"瞎拼"而早餐?抑或仅仅是为了"早餐"而早餐?许多人喜欢巴黎,是喜欢巴黎的时  相似文献   

7.
"4"、"6"、和"9"在汉语里都是吉祥数字,"四季发财"买卖兴隆通四海"之类的吉祥话商家很喜欢."6"是"六六大顺"."9"象征着数字的最大,代表最多、最大的意思,"九州"、"九歌"、"九天"、"九重"九五之尊"、"九九归一"等等,"高、大、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起来有一种玄妙感.可"4"、"6"、"9"一到了日本可就惨了.  相似文献   

8.
"寻根祭祖"游的人类学解读: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娟 《旅游学刊》2007,22(11):66-69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核--中国传统魂魄观中的"魂魄"、"鬼神"、"根"、"祖"进行了内涵的梳理,在辨析了"寻根祭祖"仪式化命题中关于"仪式-仪式化"、"游-仪式化"两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魂魄信仰文化的仪式化呈现,从而提出了一种来自于旅游者精神世界的"寻根祭祖"游的内驱力诠释.  相似文献   

9.
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茂英 《旅游学刊》2012,27(3):107-112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研究中的"凝视"理论,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游客凝视"。文章认为,"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而不是单向的"游客凝视"。"旅游凝视"还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旅游凝视"从旅游的角度来考察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评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重点阐述我国学者可以努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丽坤 《旅游学刊》2013,28(1):30-38
为了展现"范式争鸣"如何推动旅游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文章首先对库恩的科学革命与顾巴的范式四分类进行了概念澄清,接着以顾巴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论一体的范式观为基础,提出社会科学的"范式连续统"及"范式争鸣"理念,然后以"本真性"旅游研究为例,展现了"范式争鸣"激发理论建构、推动知识发展的历程。最后文章指出:(1)由于研究对象的属性特质,旅游社会科学研究既需要追求"客观"、"中立"的实证—后实证主义范式,亦需要建立提倡"反思"、"批判"、"辩证"、"理解"的各种新兴范式;(2)能够基于相互了解而达成范式间的有效对话是"范式争鸣"的必要前提,为此,旅游研究者应树立基于范式观的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范式争鸣"正是通过多范式视角全方位地发现谜题、破解谜题、建构理论、发展知识来推动旅游社会科学向纵深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