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贷经营就象战争中的进、退一样,既要有战略进攻,乘胜挺进,又要有战略撤退。在某种意义上说,退比进更为重要,国为没有退,就没有进。从1997年开始,农行重庆梁平县支行把退出劣质客户作为一个经营 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现在可以说达到损失最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农行黔东南分行课题组 《贵州农村金融》2002,(1):9-14
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行管理体制下,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体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信贷资产质量仍是银行的生命线。近年来,为了应对加入 WTO 给金融服务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国有商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总分行建立信贷退出机制的要求,我支行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风险客户退出工作。据统计,四年内共对230户风险客户实施贷款全额或部分退出,累计退出收回各类高风险及“小、杂、散”贷款2.8亿元。2004年末,支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95亿元,五级不良贷款占比不足3%,比年初下降近6000万元和1.6个百分点。年末A级以上贷款客户262户,贷款占比87.54%,户数比年初增加17户,占比上升10.62个百分点,客户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已经悄然走进新的千年。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银行业开放的广度、深度将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在面临重重困难的农业银行建立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优化农行核心资源配置,改善财务状况,提高国 相似文献
9.
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 《农村金融研究》2001,(12):24-27
“十五”时期我国客户资源状况及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我国银行客户主要包括企业和城乡居民两大类。“十五”时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更紧密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我国银行客户资源会出现以下一些明显变动 :1、城乡居民进一步由单纯的储蓄主体向集储蓄、消费、保险、投资于一体的经济主体转化。我国城乡居民过去长期以来没有货币投资功能 (农户家庭有生产、经营功能 ,但也没有货币投资功能 )。储蓄与消费往往既是对立 ,又是脱节的。一般是先储蓄、后消费 ;多储蓄、少消费 ;增加储蓄的一个主要手段往往是压低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相似文献
10.
1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迫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结构调整机制。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低效信贷市场的退出问题。近年来,各行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同时在信贷退出政策的整体把握和信贷退出机制的建立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试图对实施信贷退出政策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建立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的信贷退出机制阐述几点意见。一、实施信贷退出面临的若干问题(一)客观经济环境存在着种种妨碍信贷退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是调整信贷结构的关键。结论是着眼于当前信贷存量的现实,还是着眼于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无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新形势,还是适应加入WTO后企业客户将发生的深刻变化,抓紧研究从信贷市场退出的问题,正确实施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都是当前信贷工作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从辽宁省的情况看,1999年以来,我行大力实施了以信贷结构为重点的经营结构调整策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积极盘活和转化存量风险贷款的同时,重点加大消费信贷、基础设施贷款、非生产流通领域贷款投放的力度,着力把握流动资金贷款的控制和调整,信贷增量结构明显优化。虽然信贷结构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从信贷市场退出的力度不够,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我行信贷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如果不抓紧从低效从信贷市场退出,信贷结构调整仅靠贷款增量拉动,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出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各行对贷准入机制的研究较充分,在实践中已基本落实到位,确保了新增贷款安全、高效运行。但对信贷退出机制的研究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信贷退出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信贷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在当前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中迫切需要研究和建立信贷退出机制。从广义上讲,信贷嫁出包括对正常到期贷款和潜在风险贷款的主动笥退出和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前需要建立信贷主动退出机制,后需要建立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机制。本结合苏州农行分行近年来实践,着重对建立和完善信贷主动退出机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6.
客户结构是企业市场营销质量的体现,关系到企业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潜能。目前,农业银行客户结构现状不够理想,客户多而分散,优良客户少,投入回收率低,尤其是贷款客户额小户多,规模性经营差,且大多数运营不畅,处于瘫痪或半倒闭状态,由此造成农业银行管理与服务的投入与客户价值回报率的反差日益明显,调整客户结构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针对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忽视潜在风险客户预见性退出的问题,透析了商业银行“重营销,轻退出”的现状及成因,对客户预见性退出的方法措施及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信贷风险采取预控措施,实行主动性退出是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安全性的客观要求。客户退出预案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情况而定,大致应包括调整授信额度和用信规模预案、抵(质)押物处置预案、其它还款来源的退出预案等。在客户退出预案实施过程中,银行还必须完善贷款调查流程、风险预警制度、风险预警信号等级管理及合同文本修订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信贷风险采取预控措施,实行主动性退出是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安全性的客观要求.客户退出预案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情况而定,大致应包括调整授信额度和用信规模预案、抵(质)押物处置预案、其它还款来源的退出预案等.在客户退出预案实施过程中,银行还必须完善贷款调查流程、风险预警制度、风险预警信号等级管理及合同文本修订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