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健康发展。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责任不明,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以及经营者热衷于“寻租”而忽视生产的现实,正是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失衡的逻辑后承。本文试图从企业产权与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两方面入手来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乏力的问题一、国企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从政府干预企业到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再到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以及现阶段正在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对建立和完善国企激励和…  相似文献   

2.
吕宏 《辽宁经济》1999,(12):14-14
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讲话中强调,“经营者收入要根据企业经营的业绩、难度和风险合理确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及时总结试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以来的经验教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和使大多数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年薪制试点受阻看,建立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资料显示,1998年国有企业领…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和完善,人们认识到,缺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是国有企业效率难以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激励约束机制成了国有企业的“阿客斯脚后跟”。主要体现在:在激励机制方面,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企业家利益阶层,其收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大;强调精神激励,忽视国有经营者的物质利益;收入构成不合理,名义工资偏低,灰色收入多;尤其是缺少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追求企业长远利益的股权分配或股票期权的制度。在约束机制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所有者约束机制空缺;由于企业家市场不存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不完善等原因,市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竞争约束也难以实现,导致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的形成;企业经营者的“职位消费”和“个人支出账户”无限制扩张,出现了“59岁现象”等。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够等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渐进改革的实践,没有摸索出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最近指出,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监管本身是一种约束机制,同时也是对经营者的爱护。有了这种约束机制,企业经营者就不容易犯错误;没有这种机制,失去监管,就必然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贾立英 《中国经贸》2012,(16):228-228
会计委派制作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种新兴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完全改变了原有的会计组织结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负责人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主体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产生了一些腐败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企业权力约束制度来监督企业负责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目前,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国有企业比之非国有企业,更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一、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国有企业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必须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又决定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绝不能放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权。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内容,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救益低下的问题,与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有相当大的关系,其中经营者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机制的缺陷则是相当关键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营者的素质高低与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度。企业不仅是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运作,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所以,在企业改制中,如何建立一个对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给经营者确定合理的工资收入,使之既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他们的个人能力价值,又规范约束其职业行为就成为实践中普遍而又迫切的问题。笔者以为,这几年试点实施的经营者年薪制不失为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助于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剩余索取权,即所有者扣除其他生产要素报酬之外所谓企业盈余,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如何使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其中的优秀分子——企业家,以所有者的目标为自己的经营目标,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力,积极谋求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市场为依托的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现状,并对在公司治理结构下针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 两年,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 论开始从明晰产权关系转向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年薪制已经在许多地方推行,现在人们关注的是经营者的持股制与认股权计划。 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之所以需要对经营者实施激励与约束,首先是因为在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里,经营者(经理)与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取向或者说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一致的。作为所有者关心的是投资风险与资本的收益率。而作为经理,他不是资…  相似文献   

11.
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  相似文献   

12.
13.
“樊记腊汁肉”不再姓樊 2011年5月24日,这一天,在西安人嘴里,变成了一包五味杂陈的怪味豆。从这一天起,誉满天下的,让西安人充满了自豪感的地方风味名小吃,荣获商业部“金鼎奖”金牌小吃,“樊记腊汁肉”从此不姓樊了。  相似文献   

14.
15.
李茂 《沪港经济》2010,(9):18-25
选择银联通道,省货币转换费,这是中国刷卡族一向津津乐道的境外用卡秘笈,但这一秘笈似乎已经不能奏效了。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人类思维具有共性和个性,共性是我们交流的前提,个性是各民族在交流过程中需要适当转换才能进行的一些差异。思维方式与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它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深入掌握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句式翻译和语篇翻译以及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joint effect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on redistributive taxation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theoretical model suggests that income inequality, coupled with political bias in favor of the rich, decreases redistribution and lowers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effect of the former is to increase 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latter is to decrease it—with resulting ambiguous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 Testing these predictions empirically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we find that inequality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both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re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20.
国家和跨国公司——冲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国公司由于其跨越国界的特性使得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行为体,它与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与合作的关系。本文首先讨论了跨国公司的国民身份,在承认跨国公司国别性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跨国公司与母国两个层面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引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并试图加以综合以得出折衷理论。在文章的最后,再从整个国际社会的角度,来观察国家与跨国公司之间国际管理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