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这是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其中心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保持货币稳定。因此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运用什么手段来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保持货币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管理信用,调节货币流通,一般使用三种经济手段。即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他们经常运用的手段是调整贴现率:  相似文献   

2.
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 ,也是控制对外开放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分析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手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流通的战略重点和调节手段是什么?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广义的货币是指在实现商品价值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全部价值符号,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货币等。在我国,由于国家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所以,  相似文献   

4.
发挥中央银行利率调节作用的必要前提是“划分资金”利率是通过影响存款人或借款人时经济利益发挥其调节作用的。中央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也是要通过影响专业银行经济利益,发挥其对专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制约和引导作用,进而对整个信贷资金运动发生影响。因此发挥中央银行利率作用的必要条件就是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不能吃“大锅饭”。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试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金融体制经过多年改革,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主,以控制信贷计划为重点,运用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但金融宏观调控总是“一紧就死、一松就乱”,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本文拟就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孙慧 《新金融》1995,(7):18-19
西方国家根据商品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四项内容: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实行怎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曾经有“单一目标论”、“多重目标论”,甚至“通货膨胀论”之争。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其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会出现盲目甚至失误。  相似文献   

8.
专业银行一方面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另一方面又在中央银行长期保存大量存款,这无论从专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角度看,还是从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考虑都不是好事。单纯从经济核算看,专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的同时,多保留10亿元超额储备,一个月就要多支付存贷利差90万元,一年就要净损1080万元,这对任何一家专业银行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从中央银行说,由  相似文献   

9.
中央银行宏观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调节手段,从总体上和全局上对国民经济进行的管理,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以及有关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谈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今天以来,我省金融体制改革在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培育发展金融市场两大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省人民银行开始直接参与金融市场活动,自去年厦门成立外汇调剂中心,今年又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市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在福州、厦门成立了融资公司,其他地(市)成立了融资中心,开展跨系统、跨地区的同业融资活动;同时,批准在福、厦两地成立证券公司,经营各种有价证券的代理发行、买卖和代理买卖,以及代保管、鉴证等业务。目前这些新的金融组织已开展的业务,  相似文献   

11.
12.
林义 《金融研究》1985,(4):14-1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信用控制是调节货币流通的基本途径。信用控制不仅是指总量控制,而且包括对信用量构成的调节与控制。但对于后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笔者打算对此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信用量构成调节与控制的必要性所谓信用量构成的调节是指调节银行贷款的投向及投量,使货币流向与商品可供量的构成相适应。信用量构成其所以必要,因为通过银行贷款投向各部门、各行业、各类产品的比例不同,直接影响货币流向和商品供应构成相适应的程度。如果经由贷款投放的货币的流向与商品可供量的构成不适应、出现较大的背离,即使货币投放总量并未突破经济所能承受的限度,也很难实现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货币流通亦很难适应经济的需要。就一般而论,贷款的投向必将影响两种构成,一是贷款投向哪个部门、行业,就会促进其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3.
14.
李念斋 《金融研究》1997,(12):25-29
试论中央银行的双重职能李念斋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对此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稳定信用关系和稳定币值这双重职能。这里所讲的信用关系是指信用货币(现金和存款)所体现的信用关系,为避免重复,其具体涵义见文章中的分析。由于...  相似文献   

15.
第一,鉴于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应当把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作为投资总最调节的主要会融手段。第二,鉴于消费基金的失控主要来自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和奖会部分的增长超出了国民产品净增长所容许的限界,在金融方面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参照国民产品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中央银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没有现代中央银行体制,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各分行的机构改革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清朝末年,政府设有户部银行,后改为大清银行;又有邮传部设立的交通银行。民国以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名称未变。这两家银行虽无中央银行之名,但是分理国库,同时发行钞券。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1926年北伐军兴,又于汉口设立中央银行。当时中央银行主要是为适应军事的需要,业务  相似文献   

18.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度里经常被作为调整社会资金供需总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得力工具,并以其对经济运行影响显著、使用机动灵活而倍受各国政府青睐。在我国,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金融调控体系的完善,利率对整个经济的调控作用日趋重要,而目前的利率管理现状、僵化的管理体制桎梏着这一经济杠杆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本文拟就此发表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深化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现仅就宏观调控手段问题谈几点意见。 直接调控手段需要改进 在直接调控手段中,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货币发行量(现金),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和国家信贷收支差额的集中反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富裕国家的经济真的是一团糟,增长缓慢,复苏不见起色,预警信号一个接着一个,整个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恐慌。这时中央银行开始行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