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4日《私营经济报》中载有这样一件事:意大利有家生意很是兴隆的餐馆。一天,一明星去就餐,那知食物中的砂子将她一颗牙齿咯坏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中国,餐馆毫无责任:牙齿是你自己咯坏的,也不是我餐馆人员打掉的;至于食物中有砂子,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谁叫你不注意的?——你也不是瞎子!可意大利就不同了。餐馆老板深感内疚,赔礼道歉,好话说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述:前几天,拿起财务部订的几本杂志,其中《创业者》真的吸引住我,而她的“依苹热线”栏目更令我激动万分。因为那里所写、所讲太真实,太适合有同样心情的人。这使我也想把我的一切说出来……)去年初,相恋两年的女友燕停薪留职去广东打工。我和燕是高中同学,后来又念同一所中专,一直非常要好,发展到拍拖是自然而然的事。在她走时,谁也没料到那会  相似文献   

3.
痴读周腓力     
读书是一件很风雅的事,至少是一件附庸风雅的事。而能够躺在床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读一本有趣的书,那就不仅仅是附庸风雅.简直可以说是幸福快乐了。 我现在就每天都觉得幸福快乐,而且是双重的幸福和快乐。因为我正在读两本有趣的书:一本小说集《先婚后友》,一本散文集《洋人吹牛》,作者皆周腓力。你一定会问:《先婚后友》,一看书名就觉得一定会有趣,至少“好看”,那么《洋人吹牛》有什么好看呢?答曰:因为这是一本很幽默的散文集嘛! 幽默现如今是一个很流行的词儿,幽默的文字也是很流行的文字。如  相似文献   

4.
杨春梅 《会计之友》2013,(5):127-128
会计于我,就像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误入藕花深处"。只是这一"误入",但见荷叶田田,芙蕖映日,不由得流连忘返,不可自拔,只愿穷尽一生在其中也。我的会计二三事,要追溯到青年时代。我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高中文理分班,毫无悬念地读了文科。一个文科小女生,她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呢?我的高考志愿填报的  相似文献   

5.
听韩秀云教授讲课肯定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因为在采访过程中,她常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阐述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问题,时常还会抖出个包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语言天赋源于她对相声曲艺的喜爱,她说:“我喜欢那些美好的东西,能给人带来欢笑的东西。我更喜欢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去接受它。”  相似文献   

6.
最近去佛山拜访广东恒威集团,集团执行总裁斯剑先生给我讲了他出差时遇到的一件事 “准备返程的时候,我顺便去机场书店转转,在那里正巧看到一位女士在翻看《公司》杂志。我留意着她,直到最后看到她不仅买下了当期杂志,还特意请服务员帮她找出一本过刊也一起买走了。说实话,因为是你们的作者嘛,那一刻我都觉得很自豪!”  相似文献   

7.
和贵刊文章中所写的高阳一样,包括我在内,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沉迷于卡通农场(Hay Day),甚至包括我妈:一大早起来,她的头件事就是看看睡觉前所做的“面包”、“蛋糕”是否完成,热情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老子》第13章第十五章 默片时代哦 ,这就是周春生的爱人桂霞。我向她伸出手去 ,她并不和我握手 ,只是好象说了声什么。我那伸出的手尴尬地垂了下来。她看人的时候 ,眼睛是笔直的 ,决不旁顾 ,自然就没有看到我那一厢情愿的手。她让我在她家沙发上坐下———我也记不得是用语言还是用形体语言 ,因为她的声音和她的动作都简化到几乎无。我刚坐下 ,她返身进里边端一盘菜出来。我不明白她端的是什么 ,当然 ,她端的是一盘豆腐和一盘看不清是什么的炒菜。我是说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第一次来她家 ,第一次和她见面 ,她还几乎什么话都没说 ,就端出两盘菜放在沙发前的长茶几上。然后她又返身回去 ,又端出两盘。如此来回。当时我想不起来去帮她端 ,我象看默片似地看她来回。默片有时需要在银幕上打出文字来帮助说明发生了什么故事。此时我光看默片不见文字说明 ,就反映不过来这个故事的开头是怎么回事?她又端出一大盆白面馍馍 ,灵宝有句话叫“无馍不成饭”。这馍每一个快半斤重 ,她拿了一个一下向我塞过来 ,好象一个雪白的飞碟一下袭来。“吃吧”她说。默片终于打出了文字说明。我问周春生喜欢吃点什么 ,她说他就喜欢回家吃。...  相似文献   

9.
成长快乐     
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翻开那本《成长快乐》的日记,在里面写下一天中她认为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这本精美的日记本已伴随女儿好几年了,日记本的名字《成长快乐》是我特意为女儿取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前就喜爱在白纸上写写画画,她对文字、古诗词以及花鸟虫鱼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这一发现让我欣喜不已,于是我买回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作为礼物送给女儿。女儿提起水彩笔一会儿功夫就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画了一幅漂亮的画,画面上是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鲜红的太阳露出灿烂的笑容,画中是一棵刚露枝芽却充…  相似文献   

10.
张兰和她的俏江南餐饮连锁企业为其本人移民海外小岛事"名声大噪",引无数舆论竞喧哗.我本人也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与数位专家高人激烈对辩.我的看法在现场诸人中独家另类,认为问题焦点根本就不是什么企业家爱国与否,受谴对象也根本不应该是为了企业上市和发展而被迫改换国籍的张兰,而是逼使她不得不这样做的一份国家文件,即2006年9月起由商务部等六部委出台并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10号文".  相似文献   

11.
心香一炷     
(那个把《青藏高原》唱到人心底的女孩,就是央金。她是“奇正”的形象大使。跟大多数藏族女孩不同,她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场面。与她相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她从来不懂得世故。然而她的一些奇怪的想法,让我不知所云。比如她为了更好地学唱宗教歌曲,打算到庙里闭关一二个月。再比如她对爱情的态度,平淡到没有任何色彩。临别子夜时分,她  相似文献   

12.
尤建新 《上海企业》2007,(12):63-64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怎么能够发现管理问题,有没有诀窍,这样他(她)好选题做论文。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不容易,才成为了学问。然而,这确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真的把它说得太悬乎,就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仔细想来,难与不难,全在人的觉悟。觉悟水平高,可以发现身边的许多问题,而且会自觉去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你想认一位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吗?那就请向《山东审计》随时请教,你会发现,她就是你孜孜以求的良师。你想交一个朋友,一个知书达理的朋友吗?那就请把《山东审计》带在身边,你会发现,她就是你朝夕与共的益友。自从我踏上审计之途以来,《山东审计》就是我从不分离的良师益友,已记不清她曾经提供我多少审计专业知识,多少审计工作经验,给我多少智慧,多少思索,多少信心,多少力量。看一看《山东审计》的发展轨迹,你会发现,她是怎  相似文献   

14.
张兰和她的俏江南餐饮连锁企业为其本人移民海外小岛事"名声大噪",引无数舆论竞喧哗。我本人也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与数位专家高人激烈对辩。我的看法在现场诸人中独家另类,认为问题焦点根本就不是什么企业家爱国与否,受谴对象也根本不应该是为了企业上市和发展而被迫改换国籍的张兰,而是逼使她不得不这样做的一份国家文件,即2006年9月起由商务部等六部委出台并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10号文"。理由十分明确:正是这个10号文,几  相似文献   

15.
王缨 《中外管理》2008,(11):118-121
三家分晋,是《资治通鉴》开篇案例。为什么司马光如此看重这件事?这件事在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影响如何?我们今人可以思考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书之缘     
书.是我一辈子难以割舍的情缘。在童年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小人书。像《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空》之娄的小人书,百看不厌。因为生长在农村,生活较为拮据,能够背上书包走进学堂已是一件很不错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做什么像什么》。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称赞,是在他(她)的墓碑上刻着:做什么像什么。”五年后的今天想写“做什么‘不’像什么”,当然是有感而发的。我也会一开始就指出:“对一个人最大的贬损,是身后对他(她)的评价:做什么‘不’像什么。”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到来了,《陕西审计》如何面对未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是我,一名编者最关心,也是想的最多的一件事。《陕西审计》风风雨雨,已走过十五个春秋。在过去的岁月里,她以其广阔的视野,华美的文章,以及丰富的栏目紧紧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她那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精采编排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定位和品质特色。 在新的世纪,新的一年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与我的同事一道,把《陕西审计》这朵五彩的花培育的更美,更艳。从栏目设置到主题设计,从版式安排到标题提炼,乃至广告创意,都要竭尽全力,精心策划,追求…  相似文献   

19.
廖洪 《城市经济》2005,(4):31-31
来自北方农村的女孩的我,自小时候开始就生活在小山村里面,从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半步。2004年参加高考没考上,便开始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莫名的憧憬,想到南方去看看的念头一直在心里面涌动,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头,才有了以后的一件发生在广州的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的因素都能够使人发笑,例如人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幽默、愚笨,再如人的容貌、体态、装扮等等。只要能够明了更多一些的引人发笑的基本诱因,那么,从身边搜罗些笑料就不是什么难办的事。然而,人群之中个体间于职业、修养、格调、口味诸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极其不易调和。所以,编辑笑话类图书也就成了一件不太容易做得漂亮的事。同一个笑料或许能够使某人不顾仪态而咧嘴失声,若是换一个人再来看这段子,就可能会皱起眉头茫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制造笑料的人们所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