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在大连这座城市生活了24年,觉得这个城市很安全,仅从治安状况看,不光在东北,即使是在全国也还是不错的,我是很满意的。这是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玉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在赵玉宝看来,打造"平安大连"不仅仅只表现在治安状况上,还有很多提升空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14日上午8时,一身灰绿相间的休闲服,一副墨镜,简单的着装,温和微笑的成龙在随从和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走进河南新乡市政府大厅,等候已久的记者们簇拥而上,一时间闪光灯兴奋地舞动起来。在欢迎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成龙分别回答了众多记者的提问。期间说道:"我做慈善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一些孩子们捐来1元1元的善款,让我很感动。是他们的行动感动了我,不是我感动了他们。"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这么看重慈善事业时,他说:"在我小时候家里穷,受到别人很多的帮助,我永远都记着他们,到现在我的人生哲学就是永不放弃。"整个欢迎仪式成龙一直面带微笑,心态平和地述说做慈善所经历的事情。虽然略显疲惫,却无法掩盖他的挚诚与可亲,记者发现成龙看起来比荧屏上要年轻英俊许多。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的某一天,阿姆斯特丹机场. 行李早在德国科隆机场托运了,我来这里是转机.当我欲前往荷航飞杭州的登机口时,有人请我去边检.荷枪实弹的荷兰军警问我:"你托运的行李中有可疑物品,是什么?"我说是把德国军刺.他又问:"拿它做什么?"我说:"送给一位中国老兵--上世纪90年代他去过伊拉克前线,是位战地记者."荷兰军警让我出示护照,他仔细看后一个立正:军礼!放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记者多次听到成都人说:现在可以和洋酒抗衡的,唯有“老枪”。这固然流露了一种欣慰和推崇,但也反映出有的人只知道“老枪”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酒,却不知道它是一种高级滋补饮品,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创制老枪酒的易德兴老先生,年逾古稀,却红光满面,耳聪目明四川老枪保健品公司总经理易志君告诉记者,老枪酒的创制者就是他的父亲。当记者乍一见到易老先生,着实吃了一惊。只见他红光满面,双目炯炯有神,肌肤丰满细腻。举动敏捷有力,只是头发有些花白,怎么看也不象一位72岁的老人! 记者问易老:“您这样仙健,是不是和老枪酒有关系”?易老笑呵呵地说:“当然有关系。我每天晚上一小杯,喝了就睡,一觉到天亮,精神好得很。现在我每天还可以骑自行车跑五、六十里。”易总经理  相似文献   

5.
6月初,当记者在北京双清路15号再次见到康晓光先生时,他还处在因《高山仰止》一书及妻子出车祸受伤而导致的麻烦之中。但当他谈起7月份广西教育出版社即将同时出版他的两部大作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采访由此开始。记者:去年6月,我曾就"中国威胁论"问题采访过您,到现在正好一年  相似文献   

6.
恐怖的书生     
笛卡尔是"我思故我在",方孝孺另辟蹊径: "我死故袁在"--连思考都省略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死故我在".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明朝那些事儿>在描述建文帝与燕壬朱棣争天下时提到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的书生误国,说这个建文帝的智囊团个个饱读诗书理想远大却多是些书呆子.不过对于他们的"气节"仍是颇加肯定,尤其是方孝孺,认为他虽然死得很惨,但却很有价值,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这种看法跟传统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哲学     
公共场合,最好不要东张西望--至少不要盯着美人死看.否则美人会问:"看什么看?"当然,京油子会卷起舌头反问:"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京油子是有点痞,但他这是在用哲学,用了哲学上的方法论.律师理屈时也会这样狡辩.还有,"当主要矛盾解决之后,次要矛盾便上升为主要矛盾".都是讲哲学、用哲学,尽管是些雕虫小技.  相似文献   

8.
日前,本刊特邀记者就“搭建国资、民资共融”问题访问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信军。记者:对深化国资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你认为尤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梁: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特别需要关注。第一个问题是人的问题,国企很难长期做好的根本原因是留不住人。企业一旦成功,就有大量外资、民资企业慕名求贤,国有企业对此的应对很慢,措施又不到位,优秀人才一旦离开企业,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就无从谈起。这个问题实际上引申出另外一个本质问题,就是国企在治理机制上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国企缺乏…  相似文献   

9.
在王津的脸上,看得出聪明、坚毅,在他的眸子里永远看不到一丝浑浊。当记者如约来到他的公司时,他走了过来,直截了当地问到:"你是记者吧,请跟我来。"于是,在他的会议室,我们的谈话开始。在感觉里,王津似乎要倾吐一些东西,也许采访恰恰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使他有时间在过去的岁月里稍稍游弋一下,向自己的理想眺望。理想也是一种风景。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张贤亮公开说过,我现在早就不看小说了,当记者追问他的真实意思,张贤亮的回答有些雷人:这年头,现实比小说精彩离奇得多,现在最好看的不是小说,是新闻。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成功。这一篇,我们来谈谈钱。最近有弟子来看我,说到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太单一了,这也是他觉得最不满意的地方。"过去你要是问孩子,长大了干什么?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有。而且大家的理想往往跟钱没太大关系。比如当宇航员、科学家、医生、侦探……现在的答案单一化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有钱没钱。过去说一俊遮百丑,现在是一富遮百丑。有一次,我听几个女记者在聊天,一个在说谁帅谁不帅,另一个马上说,我觉得有钱的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我以前根本没有仔细看过东西,永远是看自己想看的、感兴趣的而已。"--阮义忠坦言,摄影把他拉回现实人间,不得不去凝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拍他,他跟我有何关系?"这样的追问,让他有了理解人生的新方法。"我不觉得中国电影缺乏什么。中国电影是一流的,导演、演员都是一流的。除了一些尖端的技术和拍摄题材上的限制。"--导演卡梅隆与张艺谋同录节目时,张艺谋称大片的前提条件是看演员是否和故事情节相匹配,卡梅隆则对华语影片大加赞赏。"关于移动互联网,我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13.
近日翻看40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这则政治笑话,使我思考一个问题:"老百姓怎样看政治?"40年了,我们  相似文献   

14.
过生活、保健康,当不可透支,用权处事则更不能透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最怕长"高":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这都是些令人担忧的"富贵病"。记得前些时曾去德清乡下看一位健朗的老者,他得知我的身体状况后,告以一番要言妙道却大大受用。这老倌说人的不少毛病,都是因透支而成,过多地吃,超度地玩,分外的安逸,岂有不生病的道理。这话虽出自一位村老野夫之口,典型的乡下话,但大可咀嚼。让人又一次感悟到,荒山僻壤中往往有奇人,引车卖浆人常常有高见。  相似文献   

15.
你去看了世博会吗?觉得本届世博怎么样? 钟永喜:我前前后后总共去了十来次,我觉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最好的东西拿来了,展示给全世界看.不过,我认为他们更多是展示给国人看的,因为很多国家馆都是"中*友好"之类的主题,所以,我有一种大国崛起的感觉.国家强大起来后,国外都很愿意与我们合作,发展的机会很多.  相似文献   

16.
我和李昌叔叔首次见面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我参加一次活动,吃饭时和李昌叔叔坐在了一起,当我问他名字时,他说叫李昌,我当时惊喜地说:"你是李昌叔叔?"他问我是谁?当我说是贺捷生时,他也惊喜地说:"是捷生啊!哎呀呀,我们还是老乡啊!相见太晚啦!"  相似文献   

17.
有谁注意到,当您在书店里拿起一本国外畅销书津津有味地品读的时候,很可能那却是本伪书。"你听说过伪书吗?"近日记者在福州一家新华图书城,就这样试着问一个在看伪书的读者。他张大眼疑惑:"什么伪书?"就是……你在看的是什么书?"他合上手上的书给记者看:"《执行力》啊,怎么了?"记者接过一看,果然是伪书《执行力》。于是跟她说:"这就是伪书。"没想到,那位读者还是一头雾水,半信半疑。也难怪,辞典里从来没有"伪书"概念。要不是出版社大量制造伪书,误导读者、谋取暴利,假作者又屡屡被暴光,想必事态还不至于严重到要专门发明个新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18.
谈起军贸公司,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神秘。人们想象中的军贸公司的负责人也一定是严肃而刻板的。但是,当记者走进中国最早成立的军贸公司之一——中国新时代公司的时候,看到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公司的“少帅掌门人”王兴晔完全改变了记者对军贸公司的印象。他的儒雅、健谈和自信同他掌管的这家企业一样,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2,(5):74
比德.史尤瓦尔来自瑞典的马尔默,在中国已居住20多年。他说:"我不觉得自己像瑞典人或欧洲人,我很中国。"没有几个外国人能像他那样说完美的中文。在德国的一次研讨会上,史尤瓦尔第一次见到中国学生,他被后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周刊》2012,(41):56-57
在中国足坛这样一个"多事"的地方,为什么我从不放弃?我又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耕耘会有未来?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信仰。1992年,我从国家队回到上海,有人曾给我算过一次命。他说:"你马上就要开始10年的好运了,会一直向上走。"——了解我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被人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大师"说的话,在我心里却始终会有份量——所以,我掐指算了算,10年后?也就是2002年,不正好是世界杯比赛年吗?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命运是有所注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