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河南省范县为例的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刻不容缓。转型过程中,范县面临着各种困境与矛盾: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失业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财政困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为范县中长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把握机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以避免转型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转型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应对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受制于外在环境的逼迫,是在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推动的,且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低碳转型面临不少困境。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政府和企业需制定和实施必要的发展战略,重视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及运用,强化制度创新和制度约束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林仁川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4):62-66
关于清代台湾社会发展变迁的讨论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主要观点有“内地化”、“土著化”和“双向型”。分岐的焦点主要在二个方面 ,即对台湾社会转型的前提和标志有不同的看法。这些观点主要是从历史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清代台湾社会的转型 ,得出新的观点。本文认为清代台湾转型前的社会与大陆闽粤社会没有质的区别 ,都是属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在国际现代化潮流的影响下 ,台湾社会既不是向“内地化” ,也不是向“土著化”或“双向型”转型 ,而是逐步转向现代社会。其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经济发展工业化 ,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自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有关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甚嚣尘上,其背后的担忧,实质上是对如何重新界定政府调控市场的权力边界,进而完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的关切.为便于对比分析,本文选取京津冀三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其财政支出规模、人均GDP以及消费、投资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并选取消费和投资两个测试变量建立了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根据财政支出比重判断,北京、天津两市可以认为是强势型政府,与之相比,河北省政府则显得较为弱势.鉴于三省市的经济增长动力均主要来源于消费且财政效率普遍不高,为重塑经济增长动力,北京、天津亟须建立引导型服务政府,河北则需建立加强对市场进行保护与干预的管理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黄明光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4-6
清代宁波帮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行业发生了一系列转型:从商店、菜市到超市的转型;从沙船业到轮船业的转型;从传统的银号、钱庄向现代银行的转型;从手工作坊向近代工厂的转型。宁波帮商人转型的成功案例对发展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呼唤职业教育功能转型;迫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做相应的转型;要求考试内容与考试手段的转型等。 相似文献
7.
在上个世界的中国,许多城市都是在自己所蕴含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开采,也已经枯竭殆尽了。因此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亟待转型,急需转变发展方式以促进这类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来对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转型建议,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资源型中小城市转型起步早,历经的时间较长,积累的经验教训很多,可供我国借鉴,但由于国情不同、市情不同,我国资源型中小城市的转型模式、政策又不能照搬.本文以胶州中小城市发展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或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进程,越来越呈现出受阻于地域性分工和产业形态固化的困境,保持固有产业优势和催生新兴产业优势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核心的、深层的矛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化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基于固有产业优势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往往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经济转型奠定根基.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必须摒弃过去创新要素简单组合的指标性优化手段,代之以对创新环境全面系统性修复的思路,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基于以上观点的自主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中部已成为全国“三农”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振兴中部的关键在于中部农业要率先崛起,要实现农业崛起,中部工业要起到真正的反哺作用,但中部地区以工促农存在着有别于东部省份的政策、经济、思想和方法等困境。主要原因体现在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低、县城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工农的双向联系和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及市场化水平低等因素上。为此,中部地区以工促农要有新的思路,即中部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心要下移,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要改变过去仅靠财政转移来支持农业发展的单一思路;中部城市工业要积极扶持农村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山地垦荒与社会变迁:清代黄龙山区地方开发史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海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2):38-46
明清以来,陕西黄龙山区由于垦荒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历史过程,并非完全可以人地关系矛盾激化来加以解释.清政府鼓励垦荒政策的出台以及清初黄龙山区垦荒高潮的出现与明清之际当地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对重建和恢复正常统治秩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分析重庆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揭示出重庆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因素,提出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独特之处在于制度移植和制度改造并举。本文从改革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实质”的制度移植与改革困境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模式引发改革困境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Michalis Hatziprokopiou Giannis Karagiannis Kostas Velentza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3):295-31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technical change,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lbania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Albanian agriculture faced severe structural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economies of scale, labor-using technical change, decreasing partial factor (land and labor) productivities, and slow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lbania was based mainly on input increases, which accounted for almost 90% of output growth. Consequently, the economic crisis appearing since 1990 is not due only to the adjustment process toward a market economy but has also been affected by the postwa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发展呈现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工商业者和雇工构成了市镇居民的主体,市镇布局和管理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风俗与府县城市差异日益缩小。本文拟就该地区市镇城市化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状况的变化作客观分析,以揭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市镇社会嬗变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试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垦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3):54-61
南宋以来的黄河全面夺淮,是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巨大变迁的主导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历代政府为保南粮北运大动脉的畅通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江淮人们的农业垦殖活动给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环境科学、历史地理学有关的人地关系理论,着重探讨了明清时期江淮各地人们农业垦殖活动这一外营力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涸湖废塘为田、伐林垦荒新一轮农业垦殖高潮的出现,根源于清中叶以来当地人口高速增长与耕地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田尽而地、地尽而水而山的过度垦殖则加剧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了1985年与2004年中国各省(市、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然后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两个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入,土地与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的投入比例日益上升。就产出弹性而言,2004年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次之,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小。但与1985年相比,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资本与土地的产出弹性呈现幅度不等的下降,而劳动的产出弹性则是上升的。研究同时表明中国农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近期内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对农业的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描述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的两种主要观点,分析了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务困境三要素,并构建了财务困境形成过程概略模型。 相似文献
20.
王锐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68(3):71-80
明末清初,是里甲制向图甲制的转承时期,也是中国赋役体制发生质变的重要过渡时期。本文从存留下来的浙江遂安、徽州祁门两县的赋役册、实征册入手,以该地区“户”的演变为视角,观察户与其上的里甲、家庭与其下的丁口之间关系变化,以此考察浙皖丘陵地区赋役制度的整合。浙皖丘陵地区,从明初至嘉靖年间,户既是赋役承纳主体,也是赋役评定客体。到了明代末期,户仍是赋役承纳主体,赋役评定客体的功能已经减弱。顺治年间户的含义与明末基本相同。康熙年间,是户的含义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户双重身份基本瓦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