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但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发现由医疗信息不对称,医改政策扭曲以及支付制度落后等问题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裹足不前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化,必须进一步建立医药分开的药品流通渠道,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促进医疗信息公开透明,才能从源头上拜托摆脱倒逼机制带来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困境.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涉及到医疗服务机构、医生、药企和患者四方利益主体。当前我国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种种不合理的利益"合作"与"冲突",均与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存在着直接关系。在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当正确地履行好理应承担的公共职能,即加强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并优化对其补偿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与药品行业的监管;加强医药信息披露机制建设;鼓励医药卫生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并放弃不适当的医药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与银行声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绩效,是金融监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结构对于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运用KMFW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指出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自发选择接受监管且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动机,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本文提出可通过银行风险评级、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步改善监管绩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质上仍然是公平和效率问题。政府作用和市场激励双重失灵,扭曲了医疗卫生经济。医疗卫生自身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医疗卫生的公共品属性,表明政府对医疗卫生不能撒手不管。医疗卫生的信息不对称特性,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于政府“有形的手”来提高市场效率。医疗卫生的人本性,要求由政府来提供保障,确保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人的生存价值。在界定市场和政府在医疗卫生中的作用时,我们应更多地依重于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与政府规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生活领域,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运行效率有着深刻的影响,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应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加强政府的经济规制。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论述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通过分析其形成的的原因,如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信息不对称、监管相对不足、国际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相对不足等,提出了健全信息平衡机制、加大金融衍生工具人才的培养、加强监管力度等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药三项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目前,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药不分,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在我国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特殊和关键的角色。医疗机构对于医药生产、销售企业是买方,对于患者是卖方。药品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其  相似文献   

9.
保险监管的经济学动因——保险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有其经济学动因。后危机时代,保险监管呈现出了全球性的特征。从国际宏观角度进行保险监管的微观经济基础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我国保险监管事业的迅速稳固发展。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认为,政府监管的存在是为了修正低效率或不公正的市场行为。本文根据经济学的框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四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即市场支配力、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阐释了保险监管存在的经济学动因,认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于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及时纠正市场缺陷、防范各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商品流通领域质量监管目前成为了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商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必须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充分发挥流通企业作用、构建良好的企业与互动机制,以及构建有效的事后保护机制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吴珊  邹梦琪 《当代财经》2024,(5):154-164
信息是资本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础,因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健全资本市场的功能至关重要。以沪深交易所分批次发布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为外生冲击事件,检验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显著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机制分析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缓解公司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能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提高公司的实际盈余和预期价值。为此,监管部门要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公司管理层要积极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投资者要将公司披露的非财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而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供给的自然垄断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及信息披露方和使用方之间的博弈,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成为必需.因此,构建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补充的信息披露机制才是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是我国银行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自由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不可避免。校正市场缺陷,需要依靠必要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约束。监管的加强和提高发放贷款的谨慎度,属于宏观层面的适应性反应,在导致企业债务损失的微观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的情况下,对于防止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意义不大。目前,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是解决企业债务损失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检验认证活动起源于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现实,是为了使交易活动顺利进行而积极提供信息的活动,是经济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润滑剂"。检验认证活动本质上是对市场缺陷(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弥补,而且是通过检验认证活动本身的市场化,在社会和政府的一定监管制度下,对市场体制的完善。监管与检验认证行业的发展、与检验认证活动所要反映的经济社会活动形成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目前中国政府在检验认证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检验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处于"强"监管状态。面对这样一个快速走向市场化、机构众多而又业务范围极广的信息服务行业,政府角色应当随行业的发展进程而不断调整,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于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的检验认证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证券市场上起着“验钞机”的作用,在没有任何信号机制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内部人控制所存在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缺陷,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市场的诚信原则由此发生动摇,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存在着信任危机;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务院大力强调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形势下,2014年以来交易所广泛使用的并购问询函制度能否发挥监管作用,成为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本文研究交易所问询函是否降低并购重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并购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所问询函能够识别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表现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报告书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并购重组交易更可能收到问询函。进一步地,被问询样本在收到问询函之后的买卖价差、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以及分析师乐观程度较低。针对具体作用机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修订前后的并购重组报告书,发现新修订报告书中标的方历史信息和前瞻信息的内容均更多,且更详细,表明问询函制度通过改善信息披露缓解了并购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信息披露改善较多的被问询样本重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未来市场业绩也更好。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问询监管政策缓解并购重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医疗服务行业所具有信息不对称性、行政垄断性、公共品属性及外部效应致使该行业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并存。本文认为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效应引致了市场失灵的产生;政府的内部效应、寻租活动、政府的低效率及信息不完全导致了政府失灵的产生。本文分析了医疗服务行业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具体表现,并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提出了矫正失灵的具体对策。本文认为应该从矫正医疗服务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及优化政府规制等方面矫正其产生的市场失灵。应该从医疗服务行业引入竞争优化垄断竞争格局、加大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投入缓解供给短缺及加强制度建设遏制腐败和寻租矫正其产生的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8.
舒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76-278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指出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信息和制度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转型时期,医生道德风险比较严重。该文认为,表面上看,医生道德风险是政府投入不足约束条件下,公立医院利用信息不对称、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度和内部实施经济激励的产物。但从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分析,发现管办不分体制是医生道德风险的根源,并分析了具体的传导机制。同时提出只有实行管办分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医生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新医改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20.
蹇昊 《经济师》2010,(3):70-71
在国务院出台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背景下,文章首先回顾了近年来所实行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导致普遍存在人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保率低的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行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把医院诊断和药品销售分开,同时有效地结合医院的公益性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性,从而有效规避了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带来的"红包"现象,也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矛盾,为构建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