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06,(10):101-101
巴林事件:1995年,巴林银行新加坡明星代理人尼克·利森,大肆狂炒高风险的日经指数期货,造成巴林银行14亿美元亏损,因此破产。利森被判入狱6年半,他在狱中写了自传《流氓交易员》。  相似文献   

2.
一、巴林兄弟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缺乏必要的内部监控机制1995年2月26日深夜,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官员宣布,创建于1762年的巴林兄弟银行倒闭。巴林兄弟银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家商业银行。表面上看,该银行的破产倒闭直接缘自于该银行期货交易员尼...  相似文献   

3.
防控人力资源伦理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经营了233年的英国皇家银行巴林银行1995年2月突然宣布破产倒闭,人们开始思索这家老牌银行猝死的原因.有人认为新加坡分行的经理利森未经批准与授权进行大宗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因为他的贪婪与自私终结了巴林银行的生命;也有人认为高管唯利是图的投机心态、形同虚设的监控体系才是巴林银行悲剧的罪魁祸首,银行管理制度的破绽让利森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巴林银行倒闭风波孙恪勤公元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其损失额至少有40亿美元。电波把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引起世界金融界的一场强烈震动。各国大小报刊纷纷刊载和评述这一事件,经济学家惊呼要从这...  相似文献   

5.
一月大事回顾2月27日─3月25日英国巴林银行破产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一名28岁的银行职员的投机交易失败而倒闭。这个名为尼克·利森的银行职员是该行在新加坡的分行负责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他认购了3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人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2月26日,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宣告破产。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巴林银行容许尼克·里森身兼双职,既担任前台首席交易员职务,又负责管理后线清算,不相容的两个职务由一人担任,错误和舞弊难以被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7.
何璇 《企业导报》2009,(6):105-106
1995年,魔鬼交易员尼克里森因舞弊事件拖垮巴林银行,2007年,法国兴业银行再度暴出类巴林噩梦。基于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的主要诱因,同时也为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管理快餐     
失控代价1995年2月27日,具有23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跨了。拥有4万员工、下属4个集团,全球几乎所有的地区都有分支机构的巴林银行怎么会垮了呢?都是因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1995年2月27日,英国巴林银行破产。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分行——新加坡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出现严重漏洞。2000年,曾经名噪一时的我国商业批发行业龙头老大“郑百文”陷入油枯灯灭的境地。原因是为了完成总公司的指标,各分公司不惜采用购销价格倒挂办法,商品大量高进低出,形成恶性循环,使企业巨额亏空。2004年12月27日,四川长虹股票因美国销售分公司40亿元应收账款而临时停牌,2004年也陷入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总会计师》2011,(4):141-144
"语"中豪情:历史见证了百年老字号巴林银行倒下的瞬间,一个年仅22岁的小伙尼克·里森一指"推"倒巴林,众人在巴林帝国坍塌的废墟中唏嘘,都感叹偌大的金融王朝覆灭的悲惨命运。世人中却有几人还会探究巴林银行辉煌的过去?成功了,便被众星捧月般赞赏、推崇;而失败了,便逐渐退出舞台,甚至不再被任何人记起,即便曾经有着叱咤风云、问鼎金融界的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11.
对银行内部控制稽审评价的探讨万艳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银行业务手段的不断更新,银行经营的高风险与内部控制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近年来国际金融界风波迭起,特别是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在美国违章经营事件的暴露、住友商社、西敏寺银行的巨额亏...  相似文献   

12.
综合前段消息报道,我们大体可以回顾一下巴林银行坍塌的始末。 “巴林’事件的起因,是由于该行职员尼克.里森在衍生金融投资交易中失利。这次交易里森曾动用了270亿美元的巨资,睹日经股指看涨,在经过一番“选择权”的复杂交易以后,里森终因日经股指持续下跌,亏空无法弥补,导致巴林银行233  相似文献   

13.
1995年2月26日,有着233年历史、信誉卓著的英国巴林投资银行宣布破产,全世界为之震惊。那么,导致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英国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及巴林银行的上层人物均将其归结为:新加坡分行经理人员尼克·利森无视交易规则,大肆进行证券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利率指数期货)投机,造成惨重损失。事实上,利森的过错只是引发这场灾难的导火线,灾难的真正根源则在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缺乏对分支机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机制。据3月3日的英国《金融时报》透露:早在去年8月,巴林银行总部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的一份长达24页纸的审计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利森控制下的期货投机交易具有高度危险性。但遗憾的是,这份报告并未引起银行上层管理人士的注意。试想,如果上层管理人士收到这份富有建设性的审计报告后,及时、认真地加以研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曾经轰动一时,至今仍可算是一个难以置信的舞弊案件。该行年轻的职员尼克·李森于1992年进入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负责巴林银行在该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运作工作。尼克·李森仅在两年的时间内,将业务迅速扩展,成为了该交易所最大的经纪商,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金融机构都开始采用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本文将通过巴林银行和联合爱尔兰银行事件的剖析,分析此类事件中交易员及其所在银行的共性,从而得出初步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聪 《企业导报》2014,(1):66-67
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它因巨额的亏损令世界震惊。年仅31岁的交易员凯维埃尔违法股指期货交易造成了法国兴业银行高达49亿欧元的亏损,巨额的资金漏洞使兴业银行无力正常运转,陷入困境,并引发了全球股市的一轮暴跌。这一欺诈案件是继巴林银行事件之后,又一次给银行界敲响警钟:内部控制的失效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法兴银行的这一案件来深究我国银行应当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以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从而建立一个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巴林银行事件乃至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金融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银行监管技术和方法已难以应付变化莫测的各种风险,除了要设计和采用更为先进的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措施以外,必须提高金融信息披露质量,以满足银行投资人、存款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银行市场的发展,银行规模不断膨胀,银行经营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银行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操作风险也开始受到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银行案件震惊了国际银行界,其中,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1996年日本大和银行被住友银行合并、2002年联合国爱尔兰银行和2004年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严重损失都使人们认识到操作风险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9.
罗声 《英才》2008,(3):30-30
杰洛米·科维尔(Jerome Kerviel),这个在同事的描述中“不太张扬、听老板的话,比较英俊,有点像汤姆·克鲁斯”的31岁男人正是法国兴业银行诈骗案的主角。科维尔通过掩盖和篡改操作记录的方法进行巨额非法交易,给法兴银行造成了高达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的损失。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前巴林银行交易员尼克·利森创下的13亿美元个人诈骗纪录。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一位名叫尼克·里森的28岁高级职员的错误,英国一家具有233年历史的老牌巴林银行于2月23日倒闭。由此,引起了全球的舆论哗然和金融恐慌。以后,随着里森被捕,国际荷兰银行购买以及新加坡当局采取的紧急措施等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事件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里森从事了一种叫做衍生金融的投机交易活动。衍生金融交易的市场主体也就是期权交易市场。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