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正>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我县南关一养殖户主养的湘云鲫池塘暴发烂鳃病和细菌性出血病并发症,25d内连续发病2次,损失惨重。通过积极治疗,至8月15日,病情才基本得到控制。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3亩,正方形,为2006年春季新开挖,水源为地下井水,鱼种于3月份陆续投放,其中投放湘云鲫400kg,规格为12尾/kg,搭配花白鲢和少量草鱼。采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发病前,池水颜色呈土黄色,浑浊,局部伴有带状水华,十分难看。7月18号,养殖户前来寻求治疗,已死鱼2日,每日死鱼数量在150~300尾,花白鲢及草鱼均未感染。笔者前去现场,见到池塘边,水面尚有死鱼,全池散发出浓重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4.
5.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6.
7.
8.
<正> “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鱼类传染性疾病,其主要危害对象为团头鲂、鲫鱼、白鲢等鱼类,病鱼的主要症状为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病鱼头部充血,眼球突出,鳃丝淤血 相似文献
9.
<正>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控制技术1.预防(1)鱼种入池前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时应及时清除,生产上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为生石灰。生石灰化水后,产生强碱(氢氧化钙),具有破坏细胞组织的强杀作用,能杀死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椎实螺、水蛭、病菌、寄 相似文献
10.
<正>症状:从外观看,病鱼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者,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肠壁充血,肠道充气且无食物。鳃丝白色,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有时症状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了解青苔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温5℃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由浅绿逐渐变为深绿。若天气晴好,光照强,透明度高,水温在10~15℃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极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只有对青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池塘养鱼普遍发生银鲫、团头鲂、草鱼、链鱼死亡,特别是春秋两季,病症往往是1、竖鳞(主要是银鲫)2、烂鳃、鳃丝苍白血斑。3、鳃盖开天窗。4、皮下出血点。5、肛门周围发红、鳞下充血。伴有流血水,今年秋季发病提前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近日,诊断了几家由锚头鳋引起鲫鱼体表出血造成大量死鱼的鱼塘。经过我们的诊断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笔者现将其中一例防治的全过程报告如下,供广大渔民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一些水产养殖场由于养殖环境遭受破坏,养殖的鲫、鳊、鲢、鳙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的现象逐渐增多。我国南方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在每年的59月份,鲫、鳊、鲢、鳙暴发性出血病的暴发流行,给当地的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渔业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出血病是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广泛发生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对草鱼养殖具毁灭性打击力,若防控不力,病死率一般70%-90%,严重的100%。新养鱼户对此病多缺乏了解,警觉性不高,不积极主动防控,易致此病发生并造成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