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50年代土改、80年代家庭承包经营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解决农村"三乱",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村稳定的治本之策.前不久我们对全区7县市、16个乡镇及上百个村组作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势在必行.但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旧貌变新颜,跨入了一个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新阶段。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现实:城乡差距拉大凸现“三农困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13亿就有9亿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只依稀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那场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伟大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自从农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很快就出现了“卖粮难“,而且冒出了许许多多“万元户“,一时间中国农民好像富得流油了.然而,这以后不久,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消息了.……  相似文献   

4.
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记者:如何深入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一号文件提出的"四化同步"战略中的"农业现代化"? 孔祥智: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明确提出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与农业相关的一系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革,如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贯彻最高领袖提出的"八字宪法"精神等,都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完成后,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曾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化学肥料等现代要素的投入上,一度认为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的水平就能够代表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人90年代后,浙江农户生产经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与国内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规范的市场经济要求以及进一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按可比价格计算,2004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4.78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2%,为同期世界各国之冠。但是,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会占相当大的比重,"三农"问题始终会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三年的一号文件均以"三农"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又迎来了《中国科技产业》创刊2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探索着向前走,有成就也有失误;第二个30年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强国之路。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农业扩展到工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和农业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人们在思考城市和工业改革发展的路子怎么走。  相似文献   

8.
台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农地改革,改革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大陆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从全球范围看,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韩国是我们的近邻,它的农村信息化情况又是如何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涉及的内容。一、政府起主导作用1、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能够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的原因是:第一,运用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充分有效利用农村地区资源;第二,依托农业生产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把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高附加值尽可能留存在农村;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农村地区发展的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模式.日本通过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对于我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卸掉包袱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扔垃圾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改革卸掉了农村大锅饭的包袱,联产承包制消除了政府对农业的管制,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在取消对农村非农经营管制后完成的。同样于80年代开始的物价改革也是在逐步放开了物价管制后,价值规律才充分发挥作用,最终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有着悠远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力得以极大解放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工"群体开始形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工潮"趋势愈演愈烈,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本文以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为要点,从已经取得的成绩、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讨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防止思维偏差回顾改革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每隔一个时期就出现一个"经济热点"。例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成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热点。后来相继出现过家用电器业、房地产、股票、开发区等  相似文献   

15.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前不久召开的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经营规模化、主体法人化、产业融合化、生产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回顾30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人们不会忘记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艰难起步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也难以忘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当人们今天在争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矛盾时,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双轨制的激烈争论。当我们今天讨论石油价格调整是否会影响价格总水平时,我们很难忘记1988—1989年期间发生的价格改革"闯关"  相似文献   

17.
杜润生,1913年出生,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内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参与组织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平反复出后,协助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农村改革开放工作,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民第二次解放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中,积极支持和引导在安徽、四川发起的农村改革向全国铺开,从1982年到1986年,杜润生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的选择》、《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杜润生文集》等。  相似文献   

18.
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农民分化,从根本上说都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产物。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加速了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形成,使传统农民分化为两个有明显差异的社会群体,即在本地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业农民和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的准市民。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对农民进城限制的放松,农民的分化更加明显。务农群体又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正面临第三次大突破,原因在于它已陷入空前的困境,学者曹思源有献策:破除土地垄断,统一城乡房地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有过两次大突破.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住宅由政府组织统建转为房地产开发,出现了商品房,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同房地产业"零"的突破;第二次是1998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向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转化.时至今日,中同住房制度改革正面临着第三次大突破,原因在于它已陷入空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之际,在9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业生产波动,农村社会落后为特征的"三农"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农业省区"塞上江南"的宁夏农村生产关系,土地产权关系的变革为切入点,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以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作为研究方法,系统地探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规律,力求为宁夏"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个全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