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新的道德理念与之相适应,才能避免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错位。而把握并正确认识“经济”与“道德”的辨证关系,其切入点是做到“三个协同”,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涉及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出发点.即以定义法律为核心。对道德的研究、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研究都是从属于“定义法律”这一目的的。富勒试图从道德的含义入手.通过对两种道德的阐释,以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为基本分析框架,从内在的程序自然法的视角重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事实上,富勒最终还是通过“定义法律”这一常规研究理路来展开其基本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开创者,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仁”和“善”。其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表现在:道德价值的确立,道德普遍性的发现及道德神圣性的高扬。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知识道德”的教育,由于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我国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种种困境。建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就是为了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该理念能实现道德教育的“人性化”,有着合理性、科学性的基础。其理念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的理念;“个体自身的生活经验对道德生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理念;“个体道德生成是文化互动”的理念;“教材上的道德知识只能作为‘文本’”的理念;“个体自我道德经验反思是道德建构的必要过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之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服了对于道德权利的传统看法,将道德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道德的基本属性看待,以道德的属性规定,实现“以德治国”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反思中国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道德冲突等问题,现象学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允许我们将道德问题“存而不论”,回到“实事本身”。笔者认为,道德问题背后的实事本身就是“利益”问题。所以,要解决道德问题,就要抓住道德问题的根本:即“利益”的弥补和体现政府道德责任对弱势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寄予极高道德期望的“计划经济”.因被误解误用而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付出代价,造成崇高的道德理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道德的人性预设与人的物质存在之间、先进的政治理念与官僚主义极权现实之间的重大落差。重新思考计划经济的道德代价得到如下启示:先进的理论不能脱离现实的实践.不能不顾现实任意修订或者恶意篡改理论;不能放弃计划经济理念的道德理想意蕴,应充分发挥“计划”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要借助于经济体制的完美设计,而不是用政治意识形态的理想化宣传来解决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和德育功能:精神文化为道德和价值观念提供思想资源,物质文化为道德合理性提供依据并创设“场”环境,制度文化为道德的选择、维系与规范提供保证。应当在高校文化背景下构建高校道德“场”,寻找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文化的提升、传承、创新、展现等方面来加强道德教育的文化建构,进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劳动关系道德基础的一个重要来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应该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而非“己所欲 ,施于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问题已经引起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 ,经济学的视角和伦理学的视角似乎仍然存在着某种隔阂与偏差。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 ,透视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意义 ,探讨道德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 ,消解“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与"公共人"是人们在政治研究中所进行的制度设计的人性择拟.在人的本性依需要而定的逻辑判断下,引导人的行为主要有道德说教和制度规范两种方法."经济人"预设与"公共人"导向都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中轴.作为对人性的正当引导与合理预期,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防止利己主义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判断,公职人员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从人性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道德人假设阶段、经济人假设阶段、复杂人假设阶段,现在正在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转变,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真正回归到了人性化轨道。中央为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原则构想。要切实实现经济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必须做好完整理解人性化的内涵、建立人性化衡量指标体系、专门管理机构和其他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核心、经济制度的道德原则、宏观经济调控的伦理准则以及政府的道德责任都有深刻的阐述。时值《论十大关系》发表五十周年之际,重温其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推动构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现代法人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道德伦理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提出“第三调节”的概念并阐释了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目前道德伦理调节作用的失常及其原因的分析,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提出如何在经济转型期重建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6.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为,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经济人”理性、行为选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行政人员价值、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应以公共管理选择理论为借鉴,通过正视政府“自利”本性、建立“私利”与“公利”共客机制和加强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措施进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正确处理道德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把握道德建设的文化特征,用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的态度正视道德建设的发展,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严重影响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运作的主要原因 :政企难分 ,“改制不转制” ;企业内部权力重叠 ,相互掣肘 ;“内部人控制失控”的现象严重 ;对经营者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选拔激励机制。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需要 :确保所有者在位 ;确保董事会履行其受托责任 ;确保董事会对高层经理人员的监督 ;对经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硬约束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新鲜血液、发展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在高职院校这个舞台上,青年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优势充实知识,主动迈进社会的大课堂培养能力,拓展校内的人际交往空间中贯通人脉,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20.
对法人涵义和其特征的考察发现法人与独立责任间必然联系的观点值得怀疑,在对法人制度的历史考证和现代世界主要国家法人制度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法人人格要素分析,论证法人与独立责任不存在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