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股份回购是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在我国还仅仅是一种金融创新行为.股份回购具有多种功能,在我国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股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我国有关股份回购的立法粗糙滞后,已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坚持股东实质平等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原则,选择适宜的立法模式,建立既适应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回购法律制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黄骁 《辽宁经济》2007,(1):54-54
股份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并予以注销或者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在国外,对于股份回购这项经营活动有着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股份回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活动。在我国,虽然《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股份回购的相关内容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实践中还较少实施。近几年内我国股份回购业务逐渐增多,这里谈一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会计处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股份回购作为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行为,在我国却得不到重视.文章分析了股份回购在我国资本市场行不通的原因,并提出了几项完善对策,以期使之更好地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2014-2021年上市公司实际进行股份回购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份回购对于资本市场定价偏误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能够有效缓解资本市场定价偏误现象,其影响机制在内外部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并且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水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积极进行股份回购的企业在不同回购特征下均能有效缓解定价偏误,当回购股份被用于市值管理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时有效降低误定价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为配合资本结构决策或股利政策股份回购早已成为上市公司,广泛采用的财务举措,而在我国股份回购无疑也是证券市场上的一项重大制度突破和金融创新.文章首先阐述了股份回购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司股份回购的相关情况,着重地分析了股份回购的正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6.
吕复栋 《理论观察》2006,4(3):91-92
公司股份回购,又称为公司股份的赎回或重购,即公司重新获得发行在外的公司股份的所有权。股份回购主要是针对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它是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下常见的经济行为,虽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仍旧是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与证券交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股份回购在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应用并不广泛。结合我国当下的具体环境分析进行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股份回购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加公司价值和盘活国有资产等,但是在相关法律层面亟须突破。  相似文献   

8.
资讯     
《新财经》2005,(7)
政策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证监会6月16日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从即日起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办法》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回购申请实行备案制,证监会将不作实质性判断,10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上市公司即可实施回购。《办法》没有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条件作出硬性规定,完全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根据二级市场的情况择机回购,在操作上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证监会称,通过回购股份减少发行在外的股份总量,可以优化公司的股本结构,达到提高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公司股价,维护公司市场形象。  相似文献   

9.
股份回购是公司重要的财务活动,备受资本市场中各利益相关者关注。随着我国共同机构投资者不断增加,其对公司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鲜有文献关注共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份回购的影响。本文以2005-2021 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会抑制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是通过提高市场预期、降低机会主义以及基于公司长期价值而对股份回购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管理层持股低和现金资源较差的公司作用更大,并且金融类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大。本文不仅丰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和股份回购的相关研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股份回购早已成为上市公司为配合资本结构决策或股利政策而广泛采用的财务举措,而在我国股份回购无疑也是证券市场上的一项重大制度突破和金融创新。本文首先阐述了股份回购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司股份回购的相关情况,着重地分析了股份回购的负财务效应。最后针对股份回购负财务效应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使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研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可能利用股份回购所传递的积极信号提振股价,以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运用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之间的关系,并运用2015年的万科股权争夺事件和2018年《公司法》股份回购条款的修订这两个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进一步识别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市值管理、控制权保护的策略性手段。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控制权转移风险更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份回购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并且质押风险越大,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越具市值管理的特征。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由于动机变异,股份回购之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表现和股票市场表现不会明显好转,并且股权质押下的股份回购公告的正面市场反应更弱。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本市场的股份回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续源 《开放导报》2004,(3):97-100
股份回购也称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的股票。公司在股份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份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存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份,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收益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或在需要资金时再将其出售。股份回购在公司资本运营中属于公司收缩的范围,是一种通过减少公司实收资本来调整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9月18日表示,国资委一贯强调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时候,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他强调,中央企业所控股上市公司要成为资本市场的表率。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中央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是好的。我们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上市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购买本公司社会公众股份并依法予以注销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上市公司在回购股份期间不得发行新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可采取在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或要约方式进行;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应当对董事会股份回购预案中的某些事项逐项表决,股东大会对股份回购作出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前的西方,诞生了一种创新性的金融工具——股票回购,并逐渐变成了上市公司普遍的利益分配途径以及资本运营手段。股票回购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其制度的健全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渐渐成熟完善,在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的整体环境下,客观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的动因以及认识实施回购之后的市场效应及公司价值变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前的西方,诞生了一种创新性的金融工具——股票回购,并逐渐变成了上市公司普遍的利益分配途径以及资本运营手段。股票回购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其制度的健全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渐渐成熟完善,在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的整体环境下,客观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的动因以及认识实施回购之后的市场效应及公司价值变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08,(11):61-63
国企应走出去收购欧美企业,现在进军华尔街很危险,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央企职工董事工作尚存四大不足,应建立国有资产评估专业性网络,产权市场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谢斐 《北方经济》2007,(6):89-90
股份回购是一种常见的公司理财行为,许多公司把股份回购作为一种股利政策或资本营运工具加以运用.股份回购会对股东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确定股票的最优回购比例来保障股东权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本文使用斯坦博格博弈模型来建立最优股份回购模型,利用该模型来分析最优股份回购问题,得出了影响最优回购比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05,(7):14-14
证监会6月16日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从即日起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办法))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回购申请实行备案制,证监会将不作实质性判断,10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上市公司即可实施回购。《办法》没有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条件作出硬性规定,完全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份减持现象是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产生的新现象.在股改之后的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倾向于利用种种手段操纵股价,在二级市场上以较高价减持股份,其中盈余管理就是主要影响股价手段之一.如果大股东减持股份过程中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缺乏监管,必将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充实、丰富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