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旅游强国离不开良好交通的支持,而作为交通中非常重要的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文章探讨了2020年全国高铁网络影响下旅游景点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市场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在全国尺度下定量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测度2020年规划高铁通车前后旅游可达性空间格局与变化。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景点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日"字形高铁沿线城市与景点的增加值最高,将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经济带,高铁沿线城市与景点是高铁网络效应的主要受益者,高铁服务带来了时空压缩效应,即高铁的开通不仅缩短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旅游者跨区域的快速外部交通,而这种快捷效应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优化,缩短中心城市到旅游景区的时间,将会进一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兴起和发展所带来的交通格局变化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变量作用,对于相关区域的旅游来说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高铁对城市区域旅游产生的影响、旅游地客源市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群内部结构受到的影响等方面,并在高铁互联网背景下,旅游市场的客源特点与传统旅游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运营,成渝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基于成渝高铁沿线旅游的发展基础分析,包括沿线旅游资源禀赋、SWOT分析,继而开发设计出成渝高铁沿线的观光休闲项目、生态观光项目、历史人文项目、红色革命项目、民俗风情项目、宗教旅游项目等六大旅游项目产品,以促进成渝高铁沿线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探究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增强城市旅游功能、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9年,河南省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值的变化总体呈现递增态势,伴有较小波动。从城市层面而言,郑州、洛阳、开封是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而西部省界沿线的灵宝、济源、沁阳、辉县等地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依据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测评结果,可将河南省城市划分为高度协调型、中度协调型、低度协调型和微度协调型。根据指标性质可将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城市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社会发展环境,其对两者间协调发展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航空客运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政府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旅游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选取国家旅游局网站上公布的优秀旅游城市,运用平均路径长度、簇系数和度分布特征等网络指标,分析1998~2010年中国优秀城市中,通航城市所构成的通航旅游航空网络,及该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通航城市网络是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枢纽城市节点度最大而簇系数相对偏小,在连通性和客流量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对整体网络的连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完善旅游航空网络过程中,强化与这些枢纽城市相关联的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京沪高铁线为例,运用旅游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京沪高铁开通前后9个主要高铁站点的旅游流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强化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等重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领先地位,呈现出高铁旅游流的"马太效应";高铁促使靠近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处于劣势的旅游地旅游流呈现"过道效应";高铁促使空间距离临近的两个城市的旅游流呈现"同城效应";高铁提升原本缺乏区位优势的旅游资源型站点的可进入性,同时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交通依赖程度明显下降;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缩短旅途时间,可实现小长假的远程旅游,双休日的中程旅游,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远程旅游对黄金周的依赖,从而缓解出游时间的集中性,提高了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7.
葛芸  张颖 《西部旅游》2024,(2):14-16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省作为中国旅游的热门省份,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其旅游经济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探究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全面发展。文章选取河南省2000—2020年旅游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其中,模型因变量为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自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旅行社数量、铁路营业里程和旅客周转量,最终得出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和铁路营业里程是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阜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通过评审,也确立了阜新通过发展以海州露天矿旅游为核心的工业遗产旅游带动城市转型的基本方略,因此将阜新打造成工业遗产城市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京沈高铁的开通,将给阜新带来巨大的城市发展机遇,本文研究的重点即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京沈高铁这一因素,研究分析政府怎样利用这一交通可达性的便利对这片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具有绿色生态旅游文化的全新阜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发展高速铁路也产生了越来越强劲的需求。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和重力模型,计算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时空竞争力指标和居民出行潜力指标,探讨高速铁路网络演进影响下的海峡西岸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加大了城市旅游时空的竞争力,游客的出游潜力随之变化;高铁开通改善了区域的可达性,加强了区域城市的紧凑性和一体化;高铁建设有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区域可达性指标与居民出行潜力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区域可达性与居民出行潜力显著相关,理论研究结果总体有效。  相似文献   

10.
《旅游时代》2013,(9):88-89
哈大高铁的开通,丰富了大连旅游交通网络,改变了东北旅游格局,也改变了游客到东北旅游的方式,高铁与航空的联动,将把"东北大旅游"推向国内外市场。大连市借助陆、海、空、高铁立体交通网络,着力打造"东北亚航空旅游转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有高铁和规划高铁两种情境下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与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幅度和空间差异的影响,并识别了不同城市的主要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向。研究发现:高速铁路显著提升了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总量,缩小了空间差异。其中,唐山、张家口、承德3个城市获益最大,作为客源地产出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2位和2位,作为目的地接收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4位和4位,而衡水则排在全区最末位。高速铁路网络化运营后,张家口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弱于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而秦皇岛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小于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且北京、承德作为目的地的空间作用被高速铁路网络放大,而唐山则提高了作为客源地产出空间作用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240分钟的旅行时间是城市间产生较强旅游空间作用力的重要分界线,并对京津冀地区在高铁网络化运营时代的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经形成网络化格局,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要素。本文将以黄山市为例,通过调研获取旅游人员的空间流动轨迹与相关出行属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论述其旅游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其变化的区域,黄山市旅游发展受到高铁的影响向,可以为黄山市与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优化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河南省的13个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0—2020年的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快速提升,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差距较大;河南省旅游经济网络发展不平衡,郑州、洛阳处于垄断地位;河南省旅游经济联系存在界限分明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往文献往往忽视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而单独探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文将“资源诅咒”和“资源福祉”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3年188个优秀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动态地考察了旅游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最后将这些城市分为旅游起飞城市、旅游福祉城市、旅游诅咒城市3类.结果发现:(1)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倒N”形关系;(2)旅游发展通过抑制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带来负向中介效应,而通过提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来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中介效应;(3)科技投入、政府干预负向调节着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旅游地荷兰病”现象在中国并不存在;(5)旅游资源福祉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少数城市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15.
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魏小安 《旅游学刊》2001,16(6):8-12
现代城市应是多功能的城市,而旅游中心功能作为城市共性的功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化.文章分析了旅游业在旅游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发展城市旅游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为全国主要旅游区域之一。全省12个旅游城市中就有3个被纳入全国10大旅游城市之列。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江苏的旅游业得到了持续、稳定、迅速的发展,而作为旅游业“三大体”之一的旅游饭店的发展就更为迅猛。至1990年底,江苏旅游涉外饭店已由1980年的20多家发展到76家。从整体上看,江苏旅游涉外饭店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已从原来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供略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旅游饭店的市场竞争在本省范围内已初步形成。那种等客上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已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旅游者空间扩散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为节点,构建了世博会客流向长三角区域空间扩散的网络,并对网络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了每个城市的集聚、中转和扩散客流的能力.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整体旅游流互动不明显,网络直径是4,旅游者至多在旅游线路中安排4个旅游城市.上海、苏州、杭州等节点城市在世博会客流空间扩散网络中处于竞争优势,对客流的虹吸效应较强.上海、苏州、杭州的集聚、中转、扩散能力最强,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南京、无锡、嘉兴的集聚、中转、扩散客流能力次之,是次级核心节点城市;常州、宁波、绍兴、扬州、镇江等城市是次级边缘节点城市;湖州是孤岛型城市,其余城市为边缘节点城市.受空间距离、旅游地资源、旅游地旅游发展情况等影响,长三角城市在接受世博会客流的空间扩散的效应中呈现一定的差异.从长三角区域整体来说,上海世博会对旅游客流的集聚效应要强于其对周边地区的空间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高铁、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城际间快速通道的大规模建成使用,使城市区域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旅游城市间、地区间、旅游企业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不可分割。"城际旅游这种‘打包’旅游方式,已成为不少旅游城市应对金融危机的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作为旅游的大省,资源丰富,而旅游产业多而不优;作为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产业大而不强。这就不利于河南两大产业的发展,所以,充分认识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探究影响河南省融合发展的因素,打通各种障碍,探索适合河南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构建新模式和新业态,形成产业发展性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但是河南省寻根旅游也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河南省寻根旅游的发展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河南省寻根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