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生态航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初步成效和基本经验,梳理了工程的环境制约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设长江绿色航道的若干建议,为长江航道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与保护,是保障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供水安全、通航安全和河势稳定的基础。在分析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水沙条件、河床冲淤、江湖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围绕持续做好河道监测、滚动研究、崩岸预警、崩岸应急抢护、护岸岁修加固等工作,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与保护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利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剖析了新时期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立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评价方法,评估现有关键技术水平并追踪当前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环境改善优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灾害风险防控等多目标协同治理角度,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筛选和集成适用于未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未来10年、20年、30年不同发展阶段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科技发展规划、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四水"问题系统治理技术体系框架、技术路线图,提出基于"四水"多目标协同治理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方略,为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长江历史文化悠久,在新时代创新打造“长江大保护”主题科普活动并扎实推动其传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长江大保护”科普工作要适应新时代特征,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创造高质量科普作品,厚植优秀长江文化内涵,努力构建社会化协同、规范化建设、数字化传播、价值化引领的新时代科普生态。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为例,分析森林、湿地、土地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禀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理念和方法,提升森林、土地、湖泊湿地等生态碳汇能力以及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长江经济带挖掘生态碳汇在碳中和进程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流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利用全方位的数据感知、高性能的计算分析、全过程的应用服务和多形式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探讨了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对智慧水利建设和长江大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长江保护法》颁行的意义,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总体工作思路,并针流域水资源保护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包括要完善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等.  相似文献   

8.
《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实施,与新修订的《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长江保护的立法体系,赋予了长江司法与执法保护新的历史使命.然而,长江保护面临司法薄弱、执法疲软、执行困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有关法律法规和实践做法,分析域外流域治理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和国内外治理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市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赣江流域综合治理,以河湖治理新思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后实施过程中,建议规划引领、生态基础和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局面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长江保护修复仍然面临许多突出污染问题.在全面推动长江保护修复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解决项目申报、储备和工程项目治污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问题,打...  相似文献   

11.
10月26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在建院70周年之际,举办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高端论坛,同时,开展长江流域(片)水利科研协作网2021年水利科硏院所改革发展论坛、河湖保护与生态泥沙论坛、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学术论坛、水工程安全与防护高端论坛.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完善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的"四位一体"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保障体系,文章通过梳理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成果与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从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突破"卡脖子"重大技术难点、构建新时期科技创新供给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可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事关长江经济带的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回顾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历程及思路转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流河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需求,探讨了新形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思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核心在于治水,后续应在塑造优良河势的基础上,构建泄洪通道、黄金航道、经济廊道、生态通道、文化通道等五大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14.
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湖北在优化制度顶层设计、构筑依法治水屏障、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新生态正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江湖关系逐渐发生演变的背景下,洞庭湖区入流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一定程度加剧了湖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以江湖关系现状为背景,构建了湖区水资源系统概念模型.首先对2008、2020及2030三个水平年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汨罗—新墙区等5个分区主要的缺水类型为工程性缺水,在未来通过改扩建水厂等措施可逐步满足农业缺水及新增的城市需水;而三口地区则是受江湖关系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在三口分流量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已无法满足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三口择点建立闸控工程、在枯水期引长江客水增大三口河系的分流量,是改善江湖关系较为可行的措施.通过进一步在月尺度上从河道内生态需水与经济社会需水两个方面测算三口地区的水资源形势,在三种水平年下约分别需要151m3/s、149m3/s与169m3/s的枯水期(特枯水年)补水流量.本文针对现有江湖关系下湖区的水资源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区域内经济社会及生态保护的需求,提出了水资源综合配置的总体布局与江湖关系改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是"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主要产卵场和育幼场.近年来实施了大量的航道工程,虽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果,但仍不清楚航道工程与四大家鱼生境水力学指标的互馈关系.以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为对象,建立了"四大家鱼"产卵适宜性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航道工程实施前后"四大家鱼"产卵生境水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戴家洲河段"四大家鱼"产卵的最佳流量区间为17500~22000m3/s;戴家洲河段航道工程的实施,为"四大家鱼"栖息创造了更多的生境空间;枯水期出露的心滩(池湖港心滩),在枯水流量下HSI和WUA均减小,中枯水及以上流量HSI和WUA均增大;枯水期未出露的低滩(戴家洲洲头低滩),工程实施后HSI和WUA均增大,为"四大家鱼"产卵及栖息提供了更多的生境空间;低矮且存在窜沟的边滩(乐家湾边滩),护滩工程的实施限制了窜沟发育,工程实施后"四大家鱼"HSI、WUA均减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湖北省绿色转型升级压力,提出财税支持湖北省转型发展策略,包括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进行流域性整体治理;加快财税等后续政策落实,"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认识长江大保护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江苏省水利厅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扎实推进长江治理,强化岸线管理,加强保护力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利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江航运企业的分析,找出航运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航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推动长江航运企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亲自部署、系统谋划了长江保护和发展战略任务,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上,长江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工作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