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目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成为其毕业后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以后,呈现出高就业率与低就业满意度的现象,同时存在着专业匹配率较低、专业可替代性不强以及缺乏持久竞争力等问题。本文基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分析影响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从职业规划、打造品牌以及调整心态等对策来实现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中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与普通院校的教学相比更加具有就业的针对性,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以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针对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性意见,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河北保定地区为背景,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和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此为河北保定地区文旅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发现: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是促进文旅产教融合的基石,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将就业作为导向,在发展中,催生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合作教学机制,通过订单式教学模式,实现企业及学校的深度合作,订单式教学模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最有效及最直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明确学业及就业的融通及契合,完成订单式专业教育流程及全套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数十年,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比传统培养的学生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仍需实证研究的比较论证。鉴此,本文以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感和成绩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以工作适应力作为基础竞争力,探究"双师型"职教师资和传统培养方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的差异。结果发现,旅游管理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这源于"职业性"与"理论性"培养的不均衡,表现在"管理类"学分占比小、基础核心课程缺失,实训安排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领导力是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但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是缺失的,领导力意识较为薄弱,这种现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顺利走向社会不利,加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系统的总结了当前国内国际毕业生就业形势,针对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目前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式进行了分析,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论述了就业竞争力的机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2020年年初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旅游业作为典型的消费性服务业,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和突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其求职就业和人事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在经济新形势背景下,从就业形势、用人需求转变、就业预期转变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总结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当从坚持价值导向、注重培养核心能力、加强科技应用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这四个方面就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引领下,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从细节入手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小见大,使学生更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10.
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差异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合的人才是最好的人才,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凸显及行业竞争压力的提高,选对合适的人及培养合适的人,是企业及学校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相关企业的选人及学校的育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其是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而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是为了适应就业市场变化而提出的,其是学生实现职业目标、价值期许的基本能力条件。在我国,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正在面临旅游业劳动力市场需求膨胀的机遇,同时也在面临旅游业人才市场对其较高就业能力要求的考验。论文对提高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一直都是国内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主动对接企业,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当前,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如学生对从事旅游行业持消极态度、学校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力度不足、企业参与度不高、校企合作成效无法精准评价等。基于此,文章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入手,分析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为解杭州灾荒,旅游业先河由此发展。如今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市场的打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却出现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旅游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就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和企业两个方面,探究高职旅游英语专业针对校企合作的优势所在,从而更有利于毕业生好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们眼界。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办学属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对人才展开共同培养的方式,经对于已有的资源展开整合,帮助学生将综合的能力、全面素质以及就业的竞争实力进行提升。校企合作办学充分的利用好学校以及企业两方面教育环境,利用优越的教育资源,密切的结合起课堂教学跟学生的实际工作,进而提供给不同企业现实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教学改革情况展开探究,提供给实践教学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人通过对东莞某中职旅游专业2009-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专题调查与分析,了解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和趋势、用人单位需求等信息并根据调研结果对目前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得出结论:为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践行现代学徒制势在必行。同时为如何科学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文章实地调研了以新业态形式运作的酒店、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在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向前述三类不同的旅游企业发放了300份问卷,利用问卷形成的构念构建了一个经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发现,旅游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可以通过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第二,旅游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各自单独并不影响非正规就业,它通过与经济景气度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对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旅游经营形态既独立影响非正规就业,同时也和经济环境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影响非正规就业.第三,经营形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核心,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旅游领域出现的各种新业态,新业态可能会改变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中职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来提高中职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有效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旅游管理本科生本行业就业率低一直是困扰旅游教育界和旅游实务界的一大难题,奉文在运用因子分析概括出影响旅游管理本科生本行业就业倾向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ogisac田归模型分析了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奉行业就业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教学与实习、培养模式、待遇与前景、企业声誉及对口性、受重视程度、专业能力是促进旅游管理本科生本行业就业倾向的因素;行业性质、家庭及工作地、非专业能力、性别盖畀、个人价值取向是押制旅游管理本井生本行业就业倾向的因素;而宏现就业政策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奉行业就业倾向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社会、企业、高枝、家庭和学生5个角度提出了改善旅游管理本科生本行业就业倾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郭为  曹苏婉 《旅游导刊》2020,4(2):26-4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配偶的经济行为如何相互影响一直为西方经济社会学所关注。我国文化背景不同于西方,家庭经济行为也存在不同。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0年至2015年的数据,以旅游业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家庭中配偶的不同就业形式对彼此创业的影响。本文以就业状态、类型、就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以及是否为全职就业对配偶就业进行了区分,结果发现,夫妻中一方在体制内就业会降低配偶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的概率;而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民营企业的就业经历会提高配偶生存型创业的概率,但对机会型创业没有影响。在进一步将就业状态、创业划分为受雇就业、非正规就业、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后,结果发现,夫妻中一方的生存型创业会降低配偶机会型创业的概率,提高生存型创业的概率;而受雇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会同时降低两种创业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重点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社会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需求,学校要对生物工程专业建立一套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实践,从人才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