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位词是用来表示方向和位置的一类词,其语法结构复杂、内涵丰富。学界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研讨方位词的中西文化差异,注重语言客体内涵的挖掘。认知语言学认为,方位词内涵的沉淀是人脑运用隐喻机制体验现实表征、形成心理表征、实现语言表征的结果。中国人的曲线认知思维导致方位词"东""南"的概念内涵多与美好事物或意愿相关联,其心理表征为积极概念。西方人的直线认知思维倾向于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抒情怀,因而其方位词的概念内涵要比中文的"东""南"单薄得多,且其概念内涵的心理表征与汉语表达不相同。中西方方位词"东""南"概念内涵的差异是中西民族在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差异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密不可分。传统隐喻理论仅仅把隐喻看作是一种极为普通的修辞手段。而现代隐喻理论则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从人的认知过程为出发点,研究隐喻在篇章连贯性构建过程中的认知理解,并由此深入理解中俄两个民族思维认知上的差异,进而更好地把握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认知心理,将这种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教育学生掌握隐喻语言的使用艺术、正确使用隐喻语用策略,也是俄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哲学:旅游研究中的两种不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知识史当中两个涉及本体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知识的积累过程经历了哲学与科学的同源分流过程,最终在当今的知识界形成了知识来源的两种不同路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旅游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其知识获得途径的选择和利用问题.对此,文章讨论了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梳理了这两个路径对旅游知识贡献的意义和价值.文章的观点建立在东西方哲学传统有所不同这一基点上,进而指出由此带来的东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趋向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意义.文章认为,西方哲学主流中的理性主义思想为现代科学带来了客观化的知识形态,促进了包括旅游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固化的知识形式和知识成果也具有侵蚀人类谋变、应变智慧的风险.这一问题直接引发了旅游研究中现代与后现代的两次转向,并预示着进一步走向综合的可能性.旅游学研究应该是哲学与科学两个路径的贯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古以来就有两个雅号:一名“申”,一名“沪”。我们有必要加以考证,因为这两个名字实际上包含着两种文化渊源。 先说“申”字,它是由于战国时期春申君治理过该地区而得名。那时距今已有2300余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文化繁荣时期。春申君是楚国宰相黄歇的封号,历史上记载着他“以养士著称”,相传他的门下长期聘养着3000多名有各种专长的文人雅士,也就是说他爱人才,喜与知识分子交朋友。这代表了一种先进文化思想,因此得到社  相似文献   

5.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对于其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哲学教学的意义很难理解。高中政治哲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艺术,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于世界的正确认知。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反映,这也是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所在。他可以正确的总结和概括时代发展的经验和认识成果。可以对于旧制度,旧思想进行正确的批判和学习。那么,在高中政治之中,对于哲学的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所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了高中政治哲学的教学意义和作用,其次政治哲学中的学习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再次对高中政治哲学学习进行了思考,最后探讨了如何加强政治哲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政治哲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旅游外宣翻译成为了对中国文化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途径。同时旅游外宣翻译中所包含着因素众多,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广,具备十分明显的跨文化性。所以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旅游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有效避免"文化流失"现象的出现,从而帮助消费者更好、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7.
法国味道     
"法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全世界都能找到法国文化的热爱者。不同的人眼里的法国是不同的,纯属个人感觉,认识上没有高下之别。法国文化年正在中国开展,本刊分别采访数位中国人与法国人,看看他们心中的法国味道。  相似文献   

8.
隐喻性思维与中西文化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这两个词将隐喻引出语言领域。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它构成文化、传承并创造文化。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2007,22(11):78-84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内文旅发展将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内多姿多彩的文化及纷繁异世的旅游资源亦已逐渐展现于他者的视野中,吸引着各色旅游者蜂拥而至。伴随旅游冲击,东道主社会必须要深层次认识自有的原生文化价值,增强原生文化的文化自信,做好文化创新,坚守自身文化特质,将独有的文化附加在旅游产品中,平衡好当地市场运行机制和文旅发展的关系,以实现该区域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共存、共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地理、历史、气候、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民族的语言对于"模糊性"这一人类语言的共性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入手,究本溯源,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模糊性产生差异的内因与外因,即,民族哲学思维方式与民族地理环境的迥异导致了英汉语言模糊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张军 《旅游学刊》2005,20(5):38-42
在关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中,专家、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本真性的认知并不全是相同的:专家关注的是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的保存,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点及面的过程;当地居民更关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生活的改变;游客关注的是旅游经历的真实感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是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全面解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14.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高度集中的展示了炎黄子孙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审美情趣,是中国人民哲学思维方式的最高范式之一。京剧语言风格是白话与文学语言完美统一,雅俗共赏。目前,京剧传统大戏上千部,但对外译介出去的凤毛麟角,很多优秀剧目没有译介到国外。京剧译介对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艺术更加立体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诗歌教学则是传承诗歌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诗歌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后作业。本文在论述了诗歌选文的概况及特点的基础上以分析诗歌的作业系统编排为重点,从记忆性、理解性和应用性作业分类进行探析,以对语文教材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认同是构成乡村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利于集体意识及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研究以乡村文化记忆为逻辑起点,采用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主客”视角下的感知维度及感知差异。通过图示提取空间因子比较及数据统计分析得知,“主客”在空间维度感知上:主客感知最强烈的均为标志物,村要素高于景要素;居民的空间因子的出现频率、空间点位置、结构的感知均高于游客。在文化维度感知上:居民文化感知的空间因子较游客丰富,感知空间类型的强弱差异显著;居民偏重村落村民自身的意义中心,即构建社会关系、承载地方记忆的媒介,而游客偏重对外宣传游赏度较高,更能向外展示玉湖村文化的空间。在情感维度感知上:居民的情感空间因子出现频数高于游客,且数量多于游客;情感维度感知的主客差异说明不同空间在联系、维系和巩固地方情感认同和地方依恋上具有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面对文化思维差异、文化行为差异和表达方式差异。应当采用直译文化名称、意译文化典故、寻求文化适配等对策来增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审美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客观条件之上进行的认知再创造,包含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积淀。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室内设计教育涵盖了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设计理论等诸多方面。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中,要把握美的规律,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审美思维和全面职业技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杨雪  张建荣 《当代旅游》2022,(13):28-30
本文以太原市牛驼寨为例,基于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研究框架,采取文本分析法探讨大学生对牛驼寨的形象感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牛驼寨的认知形象包括游览、服务管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红色文化5个维度;在情感形象感知上,“生态好、景观美”为突出优势,“服务管理较差”在消极形象感知中较突出;大学生对牛驼寨整体感知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交际总是如影随形。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美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经常给中美文化成员间的言语交际造成困惑与茫然。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霍尔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他指出,根据不同文化中人们对语境依赖程度的不同,文化可以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并指出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这种模式的提出为人们研究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视角。因此本文试从高低语境文化视角研究中美言语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