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劳动力价格整体水平快速上涨、不同区域和行业间劳动力价格不平衡、不同群体间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不一、教育培训费与社会保险费所占比重严重偏低等变化趋势,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日益缩小.导致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劳动力成本优势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以及劳动者生产、生活成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应持续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其是否损害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后认为,劳动者报酬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正向强化作用,进一步改革需以效率工资理论为指导,提高劳动者收入,以政府引导鼓励为主,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劳动力数量计量方法是以自然人数量作为计量的基础.有多少从业的自然人,就有多少劳动力,其计量单位为"人".本文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计量劳动力数量,即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高低为计量的基础,赋予劳动力数量新的计量单位--"点".同时,构建了劳动力数量计量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转轨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剑 《商业研究》2006,(5):84-87
转轨时期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渊源,也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及其它各种制度等有关。转轨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针对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现状、特点、产生原因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今后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统筹考虑失业、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以求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经济增长长期预测模型,同时结合劳动生产率预测给出了中国2015年-2050年分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其次,利用反映生育政策变化的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各年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并结合劳动参与率预测,给出了中国2015年-205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量;最后,给出了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差异以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大量劳动力为我国的城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劳动力自身素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劳动者自身权益难以得到维护等。据此,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大趋势,也是现阶段干百万农民家庭走上全面小康之路的一种现实选择。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费问题关系到合格劳动力的输送和劳动者自身的切实利益。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尚属初创,供、需、中介三方衔接也不太正常、规范,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收费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李瑞琴 《财贸研究》2011,22(6):63-69
采用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国际产品内贸易对中国行业内部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收入分配的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与技术进步相比,国际产品内贸易并不是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中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禀赋的相对缺乏,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的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内不同性质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会缩小,而技术密集型及兼具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内收入差距则会拉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仍将大幅上升,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城市化进程政策扶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两种形式。劳动力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是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二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将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劳动者属于个人所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没有成为商品,就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不建立劳动力市场,就不存在健全的市场体系。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并不直接掌握公有的生产资料,要实现自己的劳动力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只有通过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反映的是劳动者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也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2.
1人口结构的转变:长期趋势的开始 从加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以总量性失业为主,表现为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或劳动力需求相对不足。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劳动力需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扩张效应,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基础,对劳动者就业有较大影响。如何实现劳动力价格稳定增长、促进就业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梳理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通过自由交易的市场机制来确定各种要素的报酬,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也是最为公平的。本文以劳动要素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为主线分析其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它对后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要素市场化会拉开劳动者内部的收入差距,使得劳动效率高的劳动者与劳动效率低的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档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低技能劳动者的过度供给和高学历高技能劳动者的供不应求,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挤压,商端劳动力市场岗位空缺.文章提出,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大量集中的失业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总量失衡下的结构性失业,而市场分割的存在则进一步恶化了结构性失业.要缓解结构性失业,首先应从劳动力供需结构匹配入手,加强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其次,改革国有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个人创业;逐渐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最大限度地清理各种类型的市场分割,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此外,还应完善失业保障体系,使真正陷入贫困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普及,智能化在扩大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影响了劳动力需求,而现阶段以"实体商店+网络电商+物流"模式为发展趋势的新零售业也涉及许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应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智能化的影响下,新零售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会发生改变,需求结构由低技能型人才向高技能型人才转变和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愈发严重,低技能劳动者的薪酬收入增速变缓的同时竞争性会加剧,同时,将出现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劳动力迁移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劳动力迁移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的国情背景下,从劳动力迁移的视角看中国发展,肯定了农村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了经济发展背后出现的忽略劳动者利益的社会公平问题,同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大批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农村留守老人造成的影响,并对产生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出了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制度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其劳动力的廉价优越性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商纷纷在中国建设立分公司,不但极大地节约了外商的生产成本使其盈利颇丰,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东南亚,南亚等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甚至被反超。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些问题: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这些年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政府应该自由放任任其发展还是施以必要的调控措施挽留住外商缩减投资规模的脚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趋势为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贸易自由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福利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及资源配置效率。 文章经过理论分析表明:进口贸易会通过竞争效应降低劳动力收入、价格效应和技术效应提高劳动力收入,也会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进而对劳动力收入产生影响;出口贸易会通过吸引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但是非正规就业会降低收入,也会通过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进而对劳动力收入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劳动者群体的报酬和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