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冰 《西部人》2005,(1):52
自从那次坐在奶奶家屋后的玉米地里饱含委屈地大哭一场之后,二十几年来,我对那个与我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老人就一直有着一种情绪,那就是恨。直至今天,我仍惊异于当时只有5岁的我竟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我清楚地记得那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那天奶奶家里来了远客,我和大伯家的两个堂姐,还有一个邻家的小孩子,一起在奶奶家门前的土堆上搓泥人。中午开饭时,奶奶把他们三个招呼到院子里,给每人盛了一碗白得耀眼的大米粥和一块有着油汪汪蛋黄的咸鸭蛋,惟独没有我的份儿。这绝非奶奶一时的疏忽,她在招呼我的三个玩伴时,一手一个领着我的两位堂姐,一…  相似文献   

2.
幺麻子藤椒油、阆州醋……北京市民陈国瑞拎了满满一袋四川特色农产品到收银处结账。买到的农产品在一个白色仪器上扫了一下,其产地、物流等信息立即出现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3.
江心月 《西部人》2004,(3):62-63
我上高一的时候,和上高三的哥哥在同一所学校,而奶奶借住在一个亲戚家里用楼下的一间废弃的小屋给我们做饭.我每天中午得走20分钟去吃饭,回到教室已经没有时间睡午觉,所以一直希望有一辆自行车.   ……  相似文献   

4.
正夏天乘凉的时候,奶奶曾让我猜一个谜语,谜面是骑着不走、走着不骑。我猜了很长时间,也猜不出。奶奶给我提示,说:"这是手艺师傅的一个工具。"我使劲猜。每个师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行头,而且行头还是身份的标志,如弹花师傅背上的弹花弓,揭鸡佬手臂上的伞,补鞋师傅的补鞋车,以及箍桶师傅的竹圈等等等等。我想啊想,从村里想到村外,又从村外想到村里,差不多把师傅们想了个遍,可还是有些模糊。后来奶奶再提醒我,这个师傅平时不大来,只有过年脚跟的时候才来。我一听,灵光一闪,似乎有一颗文曲星从星空跑下来,  相似文献   

5.
据越南政府机构统计,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份越南的咖啡豆产量可望达到585万袋(每袋60公斤),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37%。而东南亚另一个咖啡豆主产国——印度尼西亚却因遭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侯干旱少雨,预计其咖啡豆产量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13,(15):64-64
打不过妈妈 在公交车上的时候,一个爸爸在对他儿子说:“都那么大了还打不过你妈妈,我十二岁就能打过你奶奶了!”  相似文献   

7.
<正>一家兄弟为争家产,打骂正酣呢,一听有人喊"二奶奶来了",打人的,拳头就垂下了,骂人的,舌头就缩回了。"二奶奶来了,您老请上座。"二奶奶不坐,劈头就数落:"‘你是哥哥,怎么不知道让着弟弟呢?你是弟弟,怎么不知道敬着哥哥呢?看看,下雨了,你们爸妈在天上看着儿女打成这样,哭了。"一句话羞红了兄弟脸:"二奶  相似文献   

8.
杨娟丽 《中国西部》2008,(3):I0001-I0006
五、六十个孩子兴奋地叫嚷着,在十多米长的大滑梯上换着花样打滚。松软的草地上坐着年轻的妈妈和负责任的奶奶,看着孩子的举动,晒着冬天难得的太阳。这却不是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园里。  相似文献   

9.
岳梦龙 《东北之窗》2012,(13):103-103
我又来到二伯父坟前。2012年的清明。 二伯父出生于普兰店城子坦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太奶太爷和爷爷奶奶、三爷爷住在一起。19人的大家庭,奶奶是做家务主力,生二伯父12天就下地做活,却忽略了对二伯父的照顾。一天,奶奶做完家务,发现二伯父浑身滚烫……后来二伯父的一条腿就不听使唤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奶奶讲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虽然内容每次都各有不同,但结尾却总是一样,那就是她微笑着说:“毛主席带领人民打天下,邓爷爷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裕起来,老百姓这才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感谢党!”她一直在用故事向我和妹妹阐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对我们的好。当时我和妹妹还小,对奶奶的话似懂非懂,不过奶奶语重心长的模样在我的心里深深刻下了一个名字,它叫做--党。  相似文献   

11.
定格邻里情     
<正>还记得某个周末去婆婆家,见住在楼下的笑笑奶奶在做八十大寿,婆婆说:"因为马上要搬到老年公寓去了,所以笑笑奶奶提前把生日过了。"我一听就明白了,婆婆家居住的花园新村快要拆迁,不少行动迅速的住户已经提前搬迁走。笑笑奶奶因为一人居住,子女们尊重她的意见,为她在老年公寓租了一套房子。这样一来,婆婆与笑笑奶奶就得分开了。做了十几年的邻居,挺舍不得。然而,即使分开了,婆婆与笑笑奶奶之间那份浓浓的  相似文献   

12.
一袭白纱,一双舞鞋,多少女人儿时的梦想。转眼人老珠黄,却有一群妈妈和奶奶,穿上舞鞋,挥汗练功房……  相似文献   

13.
小的时候,奶奶住的屋子里有个条案,上面摆着一对瓷瓶。我和邻居伙伴把逮来的蜻蜒放在奶奶屋子的窗户上。手里拿着蜻蜒网在屋子里玩。奶奶告诉我,可别把奶奶的瓷瓶给打坏了!那可是奶奶结婚时保存下来的。我问奶奶它是干什么用的?奶奶告诉我:"它是摆设,也可插掸子用。"从那时起我对瓷瓶有了好奇心。十几年  相似文献   

14.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程奶奶今年65岁,是一名国企退休员工,老伴几年前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住在离家十多公里的北京南城。程奶奶一心想找家合适的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但四年来,她一次次考察、一次次体验、一次次失望。原因在于,数量有限的公立养老院  相似文献   

15.
动植物医院     
动植物医院用稻草作烤烟营养袋效果好瑞金市九堡镇部分烟农,利用稻草作烟叶营养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做法是:预先准备好适量稻草,营养上,一只空酒瓶。选择晴好天气,将营养土和水拌成干湿状。然后每袋以四五根稻草为宜,粘上营养上,绕在空酒瓶周围。继而从瓶中...  相似文献   

16.
潭门港的“不速之客” 1992年5月13日,中国海南省琼海县潭门港。清晨,一轮红日从海平线上升起,轻纱般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渔港已经热闹起来了。 一艘编号“琼海××号”的渔轮停靠在码头边,一条接在码头淡水龙头上的胶水管,一直伸进船舱里,十多名小伙子在码头和渔轮之间来回穿梭,将一袋袋、一箩箩的大米和瓜菜送上船去。  相似文献   

17.
任美华 《东北之窗》2011,(13):132-132
我以为,我对奶奶是没什么感情的。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奶奶的影子是模糊的,记忆里的奶奶也是根据长辈描述而复原的。直到8岁那年,爷爷去世,我的生活才跟奶奶有了交集,奶奶才生动地出现在我纯真的瞳仁。爷爷去世后,过年的时候奶奶是在仨儿子家轮流过的,按次序来。奶奶在谁家过年就到谁家聚会,这没什么好商量的。可是年过了,难题也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亲,10袋生态羊粪已经给你寄出去了,近期请注意查收。"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岭头老区村魏庆先,正用手机给青岛的一位客户发送微信消息。她的微信里还有几十条未读消息,都是来自不同地区客户的咨询。虽已至严冬,魏庆先忙得不可开交。一袋袋印有"好花插在羊粪上"醒目广告语的羊粪,整齐地码放在案头。"主要销往太原、深圳、青岛、秦皇岛等城市,大部分都是养花用的,市场挺不错。"魏庆先笑道,每袋800克,8元8角包邮,自从2017年2月份开了微店,自家的羊粪订单就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19.
温常明 《老区建设》2010,(11):40-41
近日,笔者走马崇义县龙勾乡,看到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笔直的山道上,一袋袋沼渣、土灰肥正运往山上的果园;一盏盏诱杀害虫的黑光灯星罗棋布地挂在一望无际的橙圊里;在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中显现的是俊俏的山里妹子在果园里除草、施肥的倩影。令笔者惊讶的是:在绿树掩映的一栋栋小康楼顶上不知何时增添了一台台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20.
三伏天里,重庆老堂客火锅店人民公园店里仍然人声鼎沸。一袋袋晶莹透亮的火锅底料被服务员拎上餐桌。“都是一次性的,干净卫生!”服务员一边剪开包装袋一边介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