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著名酿酒专家沈怡芳先生曾经说过:“在精品酒的年代,工艺较复杂,品质较高,价格最贵的一个品种就是芝麻香型酒。”芝麻香酒的酿造工艺是白酒行业的稀世之艺,行业内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愿做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企业》2006,(4):49-49
据考证,杏花村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为中国白酒和中国酒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泰安酿酒总厂),这个原本名气不大的普普通通酿酒企业,靠着企业经营管理实实在在的真功夫,在烽烟四起、诸侯争霸的白酒市场上,终露峥嵘,进入了全国同行业的20强,成为浩浩荡荡700之众中鲁酒方阵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市场》2005,(2):62-62
2004年8月10日,随着第一瓶澜沧江干红葡萄酒在河北昌黎成功问世,澜沧江集团正式进军红酒产业,澜沧江集团公司是云南省内名的酿酒企业,其生产的澜沧江牌啤酒和白酒畅销全省及周边地区,进军红酒产业是具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而采取的重大规格举措,与在省内大举建立啤酒和白酒基地做法不同的是,这次云南澜沧江集团却将红酒生产基地建在了河北昌黎和怀来。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就像一坛酒,只有经过成年累月的酿造,它才可以变得愈来愈醇、愈来愈香。我国是白酒故乡,酒文化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白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中国白酒大多数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无比灿烂、百  相似文献   

6.
芝麻香型白酒是目前我国白酒市场上口味比较独特的品种之一,为了产出风味更佳的芝麻香型白酒,我们开始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酱油曲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市场》2005,(5):8-8
近日,昆明酒类行业协会、云南省酿酒科研所联合发起的第二届“云南八大小曲酒生产企业”评选结果揭晓,8家大型本土白酒企业上榜。上榜的白酒企业分别为:云南峨山玉林泉酒业有限公司、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泸西县兰益酿造公司、牟定县喜鹊窝酒业有限公司、云南大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云南茅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墨江酒江酒业有限公司墨江酒厂。  相似文献   

8.
一项给中国传统“蒸馏白酒”正名的活动,目前正在全国白酒行业展开。近日,国家老牌名酒企业——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53度、46度双沟牌双沟大曲酒和39度双沟牌双沟特液酒,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审核后,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从而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知名企业一道。成为国内极少数获此标志的白酒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鲁酒现状     
王洪峰 《经营者》2003,(12):50-51
<正> 在近期召开的齐鲁酒业(白酒)论坛上,几乎每一位与会的酒厂代表都捧着一碗“苦酒”,”产量下滑、效益下降、市场萎缩、包袱沉重”的话题,几乎是异口同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山东白酒曾经异军突起,成为中国酿酒行业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在当时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在大部分企业还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观念支配时,山东白酒第一个推出了广告营销的模式,并且大获成功。可如今的山东白酒已兵败如山倒。  相似文献   

10.
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是我国酿酒行业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也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全汁高档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王朝公司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文化。随着2004年中国加入WTO,葡萄酒关税的下调和进口配额的逐渐取消,无疑为外资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许多外国资本和国内资金将投资于我国葡萄酒这一朝阳行业。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09,(4):64-64
2009年4月9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全体委员大会在杏花村汾酒集团召开。杏花村汾酒集团董事长郭双威致欢迎词,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巡视员王国强作了讲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酒类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406万千升,同比增长3.95%。白酒产量715万千升,啤酒产量3562万千升,葡萄酒产量27万千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1年发布的公告显示.  相似文献   

13.
陈戈 《监督与选择》2006,(12):48-48
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5个,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不管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其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  相似文献   

14.
白酒供应链调查显示:白酒用原酒进行勾调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我们的原酒除了10%左右的量用于自有品牌的生产外,90%供应山东、江苏等多地的白酒生产企业."2012年6月26日,泸州巴蜀液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蒲遥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产酒大省,四川孕育出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诸多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白酒品牌.然而,川酒的影响力却远不限于此.泸州市酒类产业管理局酒管科科长邹同杰告诉记者,在泸州2011年114万千升的产量中,过半数以原酒的方式供应外省的其他白酒企业.以原酒或以调味酒的方式购进四川原酒进行勾调已经是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市场疲软对酿酒工业的影响在国家财政分灶吃饭之后,中国酿酒工业连续几年高速发展。1980年我国白酒产量215万吨,1987年就翻番到430万吨,1988年又猛增到500万吨,各种饮料酒累计达1100万吨,全国有酿酒厂家4万多家。1988年7月28日,国家决定放开名酒的价格,随后又限制集团消  相似文献   

16.
从昆明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方志强那里,我们了解到一组数据:作为白酒传统消费大省,云南省目前约有400余家白酒酿造企业,年产白酒30多万吨。四川、山东等白酒生产大省的年产量将近50万吨。从数量上看,云南与这些省的白酒产业差距不大。但一比收入、纳税额,就可发现云南白酒的劣势2001年,云南省内所有白酒厂的纳税额为7000多万元,这一数字不及四川省一个大型酒厂的年纳税额。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质量》2006,(7):36
(本刊讯)2006年6月9 日,我国首家白酒生产企业实验室——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白酒)检测实验室获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王凤清,国家质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装     
海阳整顿白酒生产企业 近日,山东海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辖区15家酒类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其中有11家已办理白酒生产许可证,有4家未办理生产许可证,对2家基本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责令限期补办生产许可证或转产,对2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白酒生产营业执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白酒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一系列重特大白酒火灾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白酒所具有的易燃易爆、蔓延迅速等特点,导致白酒生产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难度较大,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研究白酒企业的生产状况,发生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套适合白酒火灾扑救的技战术措施和方法,对于提高灭火成效、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迷途的茅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五粮液由1994年的7亿销售额迅速增长为40亿元。而茅台仍只有区区的8亿元。五粮液超过茅台5倍。从那时起茅台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放下架子学习五粮液.推出了一系列的市场扩张行动:调整品牌定位.推出系列白酒甚至浓香型白酒.推出啤酒,葡萄酒,威士忌.还要进入生物工程领域,生物制药领域。他们要捍卫自己的国酒地位.要夺回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白酒王座。茅台的扩张措施。的确促进了茅台的发展。销售额从徘徊不前的7亿发展为目前的20多亿元.但茅台快速扩张的背后.留下的是比五粮液更为严重的市场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