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傣族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傣族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傣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傣族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傣族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傣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历史上轻政治、 重宗教;轻法制、 重德治是藏民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 洁化风尚、 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萨迦格言》 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伦理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伦理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创造农业文明的漫长过程中,西双版纳傣族通过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建立起了一套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物质技术手段、生产生活方式、民间规约、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今天的水短缺、水污染问题,以及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是轴心时代东西方两大思想巨擘,他们的伦理思想和以之而形成的政治主张均因当时社会东西方两大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前者的伦理思想更侧重于理性,后者的伦理思想则偏向人的本性中的固有道德情感;前者主张法制政治、民主执政,后者青睐将家庭的人伦道德扩充到社会,由开明的君主实行仁政以实现其所坚持的道。本文以二者的伦理思想作为出发点,沿着伦理思想的差异路径探索二者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在一面批判商鞅的君主"独裁",蔑视人民群众的思想的同时,另一面继承了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后提出的.<吕氏春秋>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包括"顺民心"和"爱利民"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造农业文明的漫长过程中,西双版纳傣族通过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建立起了一套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物质技术手段、生产生活方式、民间规约、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今天的水短缺、水污染问题,以及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珍 《黑河学刊》2015,(2):67-68,78
政治伦理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盟誓制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总结了以往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伦理思想在近现代西方思想界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这些伦理思想的精华对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精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傣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聚居在中国的西双版纳、德宏、景谷、孟连、临沧、元江、新平等地区。同时傣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居住,缅甸称为掸族、老挝称为老族、泰国称为泰族。大量的史料表明,古代的傣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也经历了原始信仰阶段,佛教在六—八世纪传入后,傣族人民的生活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民族体育活动中表现为无身体对抗,以娱乐为主。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诚信伦理思想的传播和熏陶,逐步形成了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评价标准。这一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遗产,不仅对当代社会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洪秀全的指导思想.宗教唯心主义与一神论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洪秀全思想的局限性:在道德标准上表现为追求"正道"的伦理思想和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冲突;在政治思想上表现为追求"平等主义"的思想和追求"皇权"思想的矛盾;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思想和进步农民运动革命思想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生态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法制化和制度化等生态伦理思想.我们重温邓小平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的政治伦理思想源于儒家诗教的经世济民观,指导文学创作发挥着倡导社会伦理与启蒙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革命中更是充当了"启蒙"、"革命"的时代角色,呈现出强烈的政治伦理诉求。后现代语境中,文学面临政治祛魅与政治返魅的纷争,剥去"政治化"的历史雾霭,彰显出文学的自主性诉求,而实现这一自主性诉求的主要契机恰存在于文学一度患得患失的政治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16.
文中考察了伊斯兰教义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其独特文化价值,认为伊斯兰教义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是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伊壁鸠鲁把人生的快乐争幸福视为最高的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但是,他的快乐观伦理思想,在历史上一直受到种种歪曲.文章试图从伊壁鸠鲁的言论和生活方式,诠释其快乐主义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思想属性,评析贾谊行政伦理思想对西汉行政伦理思想的影响,阐述贾谊行政伦理思想对中国行政伦理思想史的贡献,并通过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思想贡献引发的相关思考,主要包括最早将儒家思想真正运用到政治领域——引发对公共行政伦理向度的思考,最早提出并使用“伦理”概念——引发对行政伦理与公共伦理现代价值的思考,最早通过“制度”将礼治与法治结合——引发对“制度”与“礼”“法”关系的思考等来揭示贾谊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取得的效果举世瞩目,其原因要归功于中国儒家思想在其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的运用却是少之又少,令人深思。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中儒家伦理思想经验,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培养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家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念;知常知和的观念;知止知足的观念等.挖掘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当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