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庆生 《乡镇经济》2002,(1):10-11,17
针对西部农村现状,利用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方法比较东西部农业,分析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在阐述西部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对西部开发的精神,提出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2.
赵勇 《新疆财经》2002,(6):42-44
西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要注重特色农业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相对滞后,尤其是制度变革的滞后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发展。体现在金融领域尤为明显,如何为西部特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现有的金融体系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一功能,需要构建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来支持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本文对此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孙玉贤 《发展》2008,(3):69-71
一、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人们对新形势下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之一:认为我国主要农产品已相对过剩,农业的重要性已不如过去。误区之二:认为西部落后主要是二、三产业不发达,西部大开发要优先发展二、三产业。误区之三:认为农业是比较利益低的产业,发展农业难以实现经济赶超。明确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对于避免开发的片面性、盲目性,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中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5,(2):1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开发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应遵循基本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农业养活地区人口,并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西部开发也应该首先充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以求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处在中部地区的安徽农业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安徽也面临着竞争的挑战。作为安徽农业,应该尽可能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支持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积极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寻求机遇,强化自身。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大工业发展与农业关系的基本原理对西部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这应当从农业、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入手,形成“三元支撑体系”。农业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恢复西部自然生态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要走“亲农”;城市工业发展要走城市化道路,尽快提高城市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菁 《发展》2008,(1):120-121
本文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上,对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论证,指出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以采取发展乡镇企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基础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陕西省农业部门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着力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大开发促大发展的良好态势。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胡小平。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使得全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全省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本重点讨论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山东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搞好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做好东部对西部的帮扶工作,加强东西部经济联合;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3.
刘小艳  吴俊山 《发展》2005,(6):43-44
中国西部的绿洲农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荒漠植物生理生态问题,作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与农业领域的研究员,苏培玺的研究将为中国西部的绿洲农业问题和荒漠环境保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 1.对第一产业带来的影响 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虽然会对西部地区农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总体上不会构成严重威胁,其影响应该是利大于弊。这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西部农业内部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的大头在种植业,种植业的大头又在于粮食,而且主要是一种小生产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是“面向市场种田”。加入WTO之后,依靠外部力皿的影响,可以迫使这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革,促进西部农业的产业化和高级化。此外,加入WTO还有利于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曹斌 《新西部(上)》2007,(7X):24-24,23
独立后的美国要完全摆脱英国控制,渴望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旧大陆的新世界。西部广袤自由土地的开发孕育了农业社会理想,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工业文明冲击整个西部,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农业神话破灭。  相似文献   

16.
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加强基地建设、培育营销体系、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全面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强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崔增团 《发展》2001,(7):8-8
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光热资源和物种特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调整结构。   1.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大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农业基础设施、电讯和科技教育四大基础产业的发展力度。   2.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而且要在政策上,特别是在财税政策上要重点予以倾斜。一是加大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的力度;二是国家对在西部投资的企业予以补贴,鼓励和吸引外资及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制约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生存环境条件恶劣、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滞后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增加农村供给服务供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0-2011年全国26个省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来自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和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农业总产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华  吴文 《特区经济》2011,(7):208-209
虽然西部特色农业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西部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发,对制约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法,提出了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