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美君 《宁波通讯》2011,(19):58-59
溪口镇自去年列入宁波市卫星城市改革试点以来,紧紧围绕"海内外著名旅游小城市、长三角特色休闲度假会议基地、浙东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宁波最佳生态人居区"这四大发展目标,以"一个统筹,两个基础,三个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理念为统筹指导,来推进卫星城市建设。夯实卫星城市建设的两个党建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徐飞 《黑河学刊》2009,(1):52-52
世界珍稀的优质矿泉资源、火山旅游资源和特色绿色农林产品资源是五大连池市的资源优势。该市围绕打造宜业环境,努力搭建完善创业平台;围绕打造宜居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打造宜游环境,积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努力建设休闲品牌城市。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4,(8):48-49
<正>宁波奉化溪口镇,有着宁静的气韵。如何让今天的溪口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溪口的时代命题。就像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溪口镇镇长杜中权说的那样,溪口百姓的事,就是溪口的"小城大事"。溪口正在加快涉游服务业的引进开发和扩容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乡村居民想进城就能进得了城,进城后就能安居乐业。如果说,2005年溪口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溪口走的路子契合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那么,2010年溪口入选上海世博"未来馆",作为亚洲区唯一代表入,溪口恰是在"完全  相似文献   

4.
周元圣 《发展》2014,(2):31-32
正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必须从城镇化发展实际出发,坚定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支撑宜居宜游、节能环保打造绿色建筑、传承文脉凸显古城风貌、"四化"模式推动村镇建设、市政安全助力科学发展、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一、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突出特色塑造,着力完善生态城镇框架体系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围绕"山—水—林—城—人"生态人文特色,着力完善"圈、带、片、群"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以历  相似文献   

5.
溪口是浙东著名的名胜风景区之一,又是蒋氏父子的故乡。自改革开放以来,溪口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奉化市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为:旅游人数稳步上升,1993年溪口风景旅游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7万人次,比1987年增长1倍多,年平均增长15%,其中外国人及港澳侨台胞8508人次;旅游收入不断增加,1993年溪口旅游系统旅游收入达到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外汇收入1万美元;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农业和其它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改革与开放》2006,(1):37-38
<正> 南京现辖十一区二县,辖区面积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98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40万人,城市人口480万人。2004年,全市GDPl910亿元。2004年,财政总收入为403.65亿元,同口径增长27.6亿元。按照全面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富民强市总体目标,突出"三个集中,一个疏散"方针,着力进行"一城三区"建设,完善城市路网框架,提升环境优势,彰显文化特色。2003—2005年,我市围绕  相似文献   

7.
溪口旅游从"一个蒋氏品牌"到近几年来开展"旅游兴区、城建美区、生态立区"的建设为溪口旅游特色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带来了机遇,溪口旅游开始"深耕细作",充分彰显溪口发展的精、气、神。"创建"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过去的一年,溪口风景区以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并把创建国  相似文献   

8.
刘东明 《中国西部》2011,(22):196-197
"宜居宜业宜游"新双桥,是双桥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此,"风情双桥、乐活车城"的发展定位顺势而生,既将城市作为大景区来打造,又将各景区融入到城市风景中,坚持旅游与城市建设互动,做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打造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双桥。  相似文献   

9.
关于把青岛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青岛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具有深厚的欧式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山、海、城旅游特色,吸引海外游客,发展国际旅游潜在优势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市旅游业发展重新审视和定位,把青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作为21世纪初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统筹规划,因热利导,在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把吸引海外游客作为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到20005年接待海外游客和旅游创汇比现有计划提高1倍,力争达到70万人次和4亿美元以上,争取尽快把青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漫步于剡溪畔,聆听清脆的溪水淙淙,遥看掩映于青山绿丛中的文昌阁……溪口,不失为游客怀古的好去处。对于当地人而言,更关心的则是眼下如何过上好日子。溪口镇镇长杜中权说得好,百姓的事,就是溪口的"小城大事"。奉化市委常委、溪口镇党委书记周世君从发展的制高点提出: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做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一直是浙江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早在1995年,浙江省就开始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发展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战略举措,部署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2010年,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从200个中心镇中选出27个作为第一批试点,2014年又新增了16个,全省小城市试点总数达到43个。这些小城市,被赋予与县(市)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溪口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主题,立足溪口现实条件与未来提升发展需要,深入实施"旅游带动发展、城镇带动农村"的两大核心战略,努力实现国家重点镇到卫星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蒋攀 《宁波通讯》2023,(6):60-63
<正>今年2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2年度全省4A级以上景区城名单,宁海县榜上有名,跻身浙江省5A级景区城,为宁波首个。据悉,景区城是以县(市、区)建成区为建设范围,文化禀赋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优美和谐、休闲产品丰富多元、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综合管理保障有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区域。  相似文献   

14.
《北方经济》2005,(10):78-79
自从城发着手实施集中供热以来,呼市东部的天变蓝了,空气新鲜了,去年空气质量"优"和"良"的总天数达到310天,在北方15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第三.赵俊生总经理说:四年来城发真正利用政府的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每年仅仅5000万元,但是融资超过了20亿元;这笔资金如果由政府来投,20年才有可能到位,按照经营城市的方式,四年就融到这么多资金,这是经营城市、适应市场经济的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石浦镇是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自2009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批复以来,石浦镇认真贯彻加快卫星城市发展的相关精神,大力实施对接大桥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扩权强镇建城改革,着力探索具有渔港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了卫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汕头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已从大城市逐渐向申小城市扩展开来,为中小城市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对中小城市而言,会展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若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特色,统筹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则无法发挥其对一个城市发展应有的作用。汕头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软硬件环境;培养品牌会展;优化会展与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品质的提升,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也可以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旅游重镇,近年来,溪口镇围绕民国文化、佛教文化和山水文化这三大文化,推进文旅融合,有效促进了溪口城市品质的提升。其间,溪口旅游集团和溪口旅游开发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得到一定的发展,2002年全国有设市城市622个,建制镇2万多个,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9.1%。城市人口51202万人。其中,按行政级别划分,有中央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50个,县级市393个;按市辖区总人口分组,2002年,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66个,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25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79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80个,20万以下的小城市37个;2002年对662个城市进行地区分类:东部城市293个,占总数的44.26%,中部城市247个,占总数的37.31%,西部城市122个,只占城市总数的18.43%,即全国近一半的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辽阔的西部地区的城市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0,(11):F0002-F0002,1
近年来,溪口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主题,立足溪口现实条件与未来提升发展需要,深入实施“旅游带动发展、城镇带动农村”的两大核心战略,努力实现国家重点镇到卫星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溪口最有影响力、最具潜力、最富特色、产业联动作用最强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在经营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不仅是丰富溪口旅游内涵、保持溪口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从溪口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溪口新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