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08,(4):42-43
据中国航天部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按照中国政府批准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未来几年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立体测图卫星、“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任务;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计划与管理     
NAC同意削减在国际空间站的开支NASA顾问委员会(NAC)在2001年12月19日给NASA代理局长的报告中表明,支持对国际空间站计划进行削减的建议。这一报告是经过2年的财政考察后做出的,其中包括:建设1个仅为欧洲和日本提供试验室的太空站,其上可接待的宇航员不超过7名;将宇航员的工作时间由现在的每次任务4个月延长到每次任务历时6个月;从2003年开始将每年航天飞机发射次数由6次减少到4次,并要求制定明确的计划建造足够用于完成空间试验的空间站;改进管理以控制开支,要求NASA证明能够在2年内完成对轨道研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俄罗斯外太空计划2006年4月中旬,俄罗斯能源公司公布了一个未来25年俄罗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的方案。方案指出,载人月球计划的初始阶段将涵盖“联盟”飞船、“联盟”-FG以及“质子”运载火箭和DM型助推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段应装配一个轨道太空设施,供飞往月球使用,在不远的将来利用它发射第一个月球探险队。在月球计划的第二阶段,计划研发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月球运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以“快船”为基础的载人航天器,以及使用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轨道太空拖舱。新运输系统将与国际空间站和计划中的月球轨道站相连,使用配有电动火…  相似文献   

4.
欧洲航天局计划2009年飞火星欧洲航天局(ESA)准备在2009年实施无人驾驶飞往火星计划,该计划取名为ExoMars。Exo-Mars计划旨在帮助科学家回答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ESA已开始向科学团体征集各种设想,从而决定将在火星上进行哪些必须的实验。ExoMars是ESA名为Aurora的长期计划的一部分,Aurora计划包括宇航员在火星上登陆。Ex-oMars计划包括在火星上着陆的太空探测器及在火星地表上释放Beagle2火星车。火星探测器将装备有全套仪器,这些仪器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研究火星周围的介质和分析可能存在生命地区的土壤。关于ExoMars计划的…  相似文献   

5.
信息集锦     
美国准备八年之内登陆火星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NASA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美国希望在8年之内将宇航员用核动力火箭送上火星。在这项雄心勃勃的被称作普罗米修斯的计划中,包括以现有太空航行3倍的速度进行两个月的火星旅行。目前航天器的飞行速度为  相似文献   

6.
这将会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又一次壮举,还是一场靠赚取眼球来吸金的超级商业秀?到小行星上采矿、在太空建设发电站、推出月球旅行线路……你不得不佩服老外们开发太空商机的热情和想象力!而这一次,他们盯上了火星。4月26日,一家名为"火星一号"的组织来到上海。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招募愿意把下半辈子托付给火星的中国人。"火星  相似文献   

7.
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唱响太空40多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已完成了150多次宇航发射,将100余颗卫星(飞船、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尤其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业管理》2004,(2):44-45
欧洲新计划:2024年登陆月球,2030年造访火星欧洲航天局(ESA)2004年1月13日宣布了名为“曙光”的新的太空计划。计划在2024年首先登陆月球,之后将于2030年造访火星。据ESA负责制定“曙光”计划的弗朗哥·昂嘉璐介绍,该计划第一阶段(2005~2009年)的预算经费高达9亿欧元。按照“曙光”计划,ESA将有能力在2010年让其自行研制的探测器漫步火星。2007年,ESA计划发射一个小型人造卫星,以测试如何才能将火星探测器连同火星土壤标本一起顺利回收到地球。然后在2011~2014年之间,真正实现将火星岩石标本带回地球的目标。据报道,除了法国、意大利…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管理》2005,(8):43-43
据美国《Rocky Mountain News》报道,NASA为削减开支,已经取消了建造一颗火星轨道通信卫星的计划。这颗价值5亿美元的卫星原本定于2009年发射并进入火星轨道;进入轨道后将在未来飞行任务中扮演中继站的角色,可以在地球与探测火星的宇宙飞船之间进行带宽通信。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9,(1):44-44
NASA网站日前公布了该机构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2)“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 (3)“战神”1号火箭通过初步设计评估; (4)太空观测北极海冰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管理》2006,(5):41-41
2006年4月中旬,俄罗斯能源公司公布了一个未来25年俄罗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的方案。方案指出,载人月球计划的初始阶段将涵盖“联盟”飞船、“联盟”-FG以及“质子”运载火箭和DM型助推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段应装配一个轨道太空设施,供飞往月球使用,在不远的将来利用它发射第一个月球探险队。  相似文献   

12.
印度内阁批准无人探月计划印度一位官方发言人2003年9月11日表示,印度内阁已批准印度航天机构提出的在2008年以前进行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印度探月计划名为Chandrayan-I,将花费38.6亿卢比(8300万美元)。该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中的净重为525kg,服役寿命为2年,将由一个双推进剂系统(该系统对轨道维持和姿态控制也有贡献)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遥测跟踪控制将在S波段进行,科学载荷数据传输将在X波段进行。印度月球探测器将要用到的新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万向架(Gimballed)天线系统、小型化通信系统、小型化星体传感器和航天器…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0月5日,美国副总统Pence在国家航天委员会6月份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会议上指出,美国将通过国家航天委员会制定的政策重振美国航天的未来,包括美国要重新重视载人探月。作为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Pence特别指示NASA着手制定载人空间探测规划,将其作为迈向后续载人火星探测的重要一步。送人重返月球,至少回到月球附近的设想得到了一些企业高管的支持,轨道ATK公司总裁呼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航天网报道,2008年是航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不仅有世界上最大功率伽马射线望远镜的发射、国际空间站最大的实验舱升空、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还有美国首名第二代太空游客的产生。美国航天网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航天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5.
太空首次“跑”小车2002年4月15日,世界上第一条太空轨道“跑”起了一辆小型有轨车。美宇航局人士认为,这次太空实地测试,对未来利用小车建设国际空间站具有重要意义。这条长约13米的轨道,安装在国际空间站外新架起的首根“横梁”上。“横梁”、轨道及小车是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上太空的。宇航员们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完成了架设“横梁”和轨道试车的准备工作。在15日的通车试验中,空间站的成员沃尔兹首先通过便携电脑向小型有轨车发出指令,小车随后向横梁上的第一个指定“站”点前进,但车子到了这一位置后,却…  相似文献   

16.
科技·前沿     
《IT经理世界》2011,(22):22-22
太空的士波音公司目前宣布,将在2015年推出"太空出租车"CST-100,届时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的航天飞机库打的上太空了。他们将把游客带到近地轨道,甚至上国际空间站一游。CST-100太空船可以载客7名。波音希望这种太空船可以在4年内进入轨道,并开启一个成本低廉、载人的商业太空飞行新时代。这个项目的价格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7.
俄提出倡议联手征服火星 俄罗斯20027月5日向美欧同行发出倡议,希望和NASA及欧洲合作,到2014年进行载人火星飞行,将一个6人小组送上火星。整个太空旅行大约持续440天,耗资200亿美元。俄罗斯提出,自己可以负担其中30%的费用。俄罗斯负责登陆火星计划的官员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完成登陆火星的壮举,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04,(3):44-45
欧洲极光计划为与美国展开太空竞赛,欧洲航天局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极光计划”(Aurora)。该计划最初是2001年通过的,2003年11月在第三次极光计划工作会议上公布了新的极光计划路线图。目前有9个欧洲国家和加拿大参加极光计划。此计划从2005~2009年的初步预算估计为11亿美元。计划的时间表为:2007年,将验证和演示高速再入技术。2009年,一项外空生物学飞行任务将发送一个漫游者ExoMars到火星,寻找生命踪迹。2011~2014年,将火星物质样品带回地球。它将包括四个基本元素:2011年发射轨道器和地球再入舱;2013年或2014年发射…  相似文献   

19.
韩国2008年计划投资3164亿韩元(约3.372亿美元)发展本国的太空计划,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完成Naro太空中心的建造,以及“韩国太空运载火箭”(KSLV)-1的建造及发射。韩国计划于2008年12月用KSLV-1火箭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韩国科学技术部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多用途卫星、固定轨道通信和气象观测卫星以及未来卫星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2,(6):39-40
2012年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一枚"猎鹰"9火箭成功将载有国际空间站补给的"龙"太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虽然这次任务只是美国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COTS)的一次演示飞行,但它却是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补给。5月25日,"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的"和谐"舱段完成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