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大背景下,人们却忽视了与效率密不可分的初次分配领域中的公平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期,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分析初次分配领域中公平的基本内容,而具体分析初次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另外,由于初次分配领域中公平本身的不完备性,更需要进一步辨析其与再次分配的差异,以促成分配领域新格局,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初次分配中公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的指导理念上要体现公平原则,公平和效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效率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强调的是分配的合理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存共荣。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分配公平问题,尤其是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在不断增大。如何妥善解决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视角出发,提出我国现阶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仅要关注再分配环节,更要维护好初次分配环节的公平与效率。只有确保"起始公平"和"程序公平",才更容易实现"结果公平"的分配目标,才能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进而扭转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在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公、再分配秩序失范、分配格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深入贯彻党的收入分配政策,实现效率与公平动态中的良性互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在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公、再分配秩序失范、分配格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深入贯彻党的收入分配政策,实现效率与公平动态中的良性互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收入的初次分配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导致劳资关系紧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收入初次分配公平,必须坚持初次分取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依靠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的调节作用,保障公民参与初次分取的基本权利等原则,实行联合产权制度,保证劳动者初次分取外部环境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7.
就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情况来看,既有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竞争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也有再分配领域收入调控手段失灵的原因,还有税收分配领域管理低效方面的原因。税收面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收入严重不公,由于其中性原则的运用,在公平分配的实现上是无力的,社会应打造初次分配的公平基础;面对再分配领域的收入分配不公,应健全税收调节体系,规范税收分配机制,强化税收的公平调节功能;面对税收分配领域里的低效性,应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下,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关于税收在当前收入公平分配中的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情况来看,既有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竞争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也有再分配领域收入调控手段失灵的原因,还有税收分配领域管理低效方面的原因。税收面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收入严重不公,由于其中性原则的运用,在公平分配的实现上是无力的,社会应打造初次分配的公平基础;面对再分配领域的收入分配不公,应健全税收调节体系,规范税收分配机制,强化税收的公平调节功能;面对税收分配领域里的低效性,应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情况来看,既有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竞争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也有再分配领域收入调控手段失灵的原因,还有税收分配领域管理低效方面的原因。税收面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收入严重不公,由于其中性原则的运用,在公平分配的实现上是无力的,社会应打造初次分配的公平基础;面对再分配领域的收入分配不公,应健全税收调节体系,规范税收分配机制,强化税收的公平调节功能;面对税收分配领域里的低效性,应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抓住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加快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采取有效方法(例如税收等)调节过高收入,在继续实行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条件下,实施各种收入分配调节政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发表于2003-2012年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近十年收入分配改革研究的时间特征、研究成果的文献分布、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分析发现收入分配改革措施、收入分配制度、税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收入分配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等四个主题是研究热点,占比达到95.9%。可见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在于如何完善收入分配改革方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平衡效率与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分配公平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或者说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平现象,直接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个全新提法的核心,就是突破"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传统理论框架,建立了初次分配也要关注公平的新的理论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三:一,初次分配确实出现并形成了分配不公,要求在初次分配中解决;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其本身就要求必须以初次分配公平为起点、为基础;三,这是进行收入分配政策战略调整,实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目标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即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税收调控是税收经济职能的外在表现,其存在的问题是调控范围及力度不够、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尚不健全、税收征管能力低下;构建和谐社会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的构想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科学构建消费税制、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提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调控效率的对策是部分转移税收征管权、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加大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地区差距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强调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上进行,并详细论述了实现企业内公平分配的产权基础,从而为中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公平分配提供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稳定及国富民安.收入分配,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贵州省在向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应正视收入分配领域中客观存在的不和谐现象,进而重构体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为建立公平、稳定和谐的社会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我国的分配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已经出现,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通过研究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里存在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原则。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分配公平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初次分配公平尤为重要。因此,应对目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平,尤其是制约初次分配公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思考,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初次分配公平保障机制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保证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收入分配理论上,由单一强调按劳分配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由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由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发展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收入分配改革实践上,由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工资分配,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自主分配;由建立在计划体制基础上的“工效挂钩”、“计税工资”到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职工由单一的工资收入到多种形式的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分配的指导思想由“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以认为,经过30年改革形成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改革实践,越来越接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