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均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刚性结构”。第三产业对河北经济的渗透力较低。在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占最大比重,成为拉动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钢铁、建材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产出比重较高,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出比重偏低,投入不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推动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是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河北省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又改变着产业结构。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52~1978年,全省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3∶18.8∶18.9。这一阶段,河北省产业结构形式为一、二、三,说明当时河北省主要以农业为主,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对薄弱,工业水平偏低。这一发展状况符合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1978年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50.5∶21.0,产业结构形式为二、一、三,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河北省的工业化生产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会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应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的引进,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约河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统计方法横向、纵向地分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根据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指出了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比例,第二产业所应占的比重以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为河北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上的依据,对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检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存在“资源祝福”而非“资源诅咒”,且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降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了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建立包括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和资源相关产业的DSG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祝福”部分来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且自然资源存在产业结构红利,但仅有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甘肃省的产业结构视角出发,使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甘肃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产业结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以工业企业代表的第二产业部门;此外,虽然第三产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高于第二产业;而且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接纳就业方面之间存在劳动力转移的互补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了甘肃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型时,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广州现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故不应过快追求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以免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最好的选择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汕头市是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是粤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新常态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的良性互动,是加快汕头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本文选取我国198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用实证的方法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对汕头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汕头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即合理优化第一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第二产业,走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力争为制定地方经济政策提供研究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能源资源、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五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能源资源现状、潜力,河北省属于自然资源相对发达的省份,资源能源在河北省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出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对策,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推广“低碳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利用湖北省1991--2007年统计年鉴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探求两者的互动发展,发现:(1)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不断上升,并且超过第二产业;从产值构成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为“二、三、一”型;(2)目前,湖北省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从工业内部看,大部分部门相关性较弱,说明了工业内部结构不完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4)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大部分部门相关性较好,但是其发展却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速度增长,进而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河北省要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三大产业产业结构.本文对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利于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加之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使河北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问题突出.基于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经济定位,应建立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基础人才的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经济地理》2006,26(6):1005-1008,1017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虽然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多,林业资源丰富,但第一产业并不是我省的主导产业。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具有决定陆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总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带动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推动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应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产业结构。因此,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系统分析研究,将对河北省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十五”期间,河北省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0116.6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8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3…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Baumol(1967)提出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在考察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理论分析,考察“营改增”与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继而以1995-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并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营改增”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广义矩估计与脉冲响应结果看,以“营改增”为主线索的新一轮流转税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2)由方差分解结果可知,营业税变量对第二产业的政策冲击作用更大,而增值税变量对第三产业的政策冲击作用更大,综合来看流转税改革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大于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吉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尽管起伏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状态。未来,吉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顾在浜 《经济研究导刊》2012,(18):166-169,307
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十一五”期间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第二产业是拉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素质有待提升;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需要合理的产业分工;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区域差异的扩大对湖南省经济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两方面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选行分析说明,发现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化程度增加,但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沙在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大部分地区不具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因此,各市应走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加大工业化步伐,以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优势和比重。  相似文献   

20.
李义福 《时代经贸》2010,(20):54-55
本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提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工业化起步与产业结构雏形,工业重型化超前与产业结构失衡;接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第一产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的份额下降,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部门,第三产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的观点,最后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