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产清算中存在的若干会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企业破产法》和《公司法》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破产规定》)。由于破产清算会计原理与常规会计原理大不相同,因此,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方法必然与常规会计核算不同。国家有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有1997年财政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然而在目前会计实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一、文件及其适用主体 (一)文件 财政部2016年12月印发《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3号,以下简称《规定》),规范了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包括核算主体、核算办法和会计报表编报的相关规定。 (二)文件适用主体 1.破产期间企业会计核算的责任主体。按照《规定》,企业破产会计核算的主体是破产清算期间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3.
企业进入破产清算以后,其会计主体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会计处理上《规定》将破产企业和清算组的有关处理分别作了规定。自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到清算组进驻、接管企业这一时期,企业仍然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其主要工作有三方面。一是财产及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4.
余长虹 《会计师》2010,(5):23-24
<正>破产抵销权、破产债权等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中做了规定。但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准则中却没有规定或没有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谈一下笔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处理实务操作应厘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定》)已正式施行了,该《规定》明确了破产企业清算期间资产、负债、清算损益的确认与计量;企业破产清算期间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破产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流程.这对规范破产企业期间清算的账务处理、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地向破产受理法院和破产企业的债权人会议提供财务信息有着现实地指导意义.笔者就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处理实务操作过程中应厘清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受人民法院指派担任破产企业管理人时,破产债权的优先受偿,是管理人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的政策规范.该文作者以《企业破产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依据,结合企业破产案件具体实践,分析研究破产清算中以债务人财产设定担保的债权优先受偿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中文 《财会学习》2012,(10):74-76
《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完善》(以下简称《完善》)一文,针对1993年7月30日财会字[97]第28号"《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提出一系列"完善"的建议,值得商榷。笔者参与过两次破产清算,阅读过《基础会计》、《资本主义财务会计》(以下简称《财会》)、《破产会计》等教材,出版《会计学原理(新论)》(以下简称《新论》),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专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向群 《上海会计》2010,(9):18-19,16
破产财产的构成十分复杂,破产财产的确认和计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资产确认和计量,主要原因是破产企业的非正常经营状态及我国《破产法》对破产企业经济行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本文从破产财产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法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破产财产确认和计量原则,最后对破产财产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整体性总结。  相似文献   

9.
宣告破产就是法院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企业负责人的申请或者债权人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的行为。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日内,应当由有关人员组成清算小组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接受和管理,对企业的账务处理进行专门的核算也就是破产清算。破产清算会计与一般的持续经营会计核算不同,破产清算会计的前提是清算,清算会计的内容要反应企业清算过程的真实情况。在实际的破产清算会计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运用正确的破产清算准则进行合理的会计清算,是实现财务结果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政策信息窗     
财政部制定《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最近,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积极配合“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规范国有企业在实施破产中的财务行为,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此规定。 《暂行规定》指出,国有企业试行破产,应坚持依法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和妥善安置职工的原则,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各级主管财政机关  相似文献   

11.
孙爱莲 《理财》2004,(8):27-28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逐步规范.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将不可避免,适应破产企业的需要,构建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破产会计理论体系成为必然。本文拟对破产会汁期间有关问题作粗浅探讨,以期对破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杨晓舒 《财会学习》2022,(20):95-97
在绿色发展新理念背景下,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权。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于碳排放权这项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购入与出售以及披露都做了相关规定。本文将在对《暂行规定》的会计处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重点排放企业实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与披露。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规范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试论破产会计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玲 《上海会计》2000,(2):56-56,55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逐步规范,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将不可避免,适应破产企业的需要,构建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破产会计理论体系,成为会计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拟对破产会计主体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以期能够对破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所助益。关于破产会计主体,在会计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元化会计主体说”和“二元化会计主体说”两种。“一元化会计主体说”认为破产会计主体是向人民法院负责的清算组;“二元化会计主体说”则认为“破产企业会计主体和清算组会计主体”两者兼有。笔者认为,之所…  相似文献   

14.
《金融会计》2023,(9):4-6
<正>为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近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暂行规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认识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顾远财政部(94)财会字第25号文件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的出台是我国会计内容上的一项重要改革,为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走向规范化、国际化迈出了...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21世纪,企业间竞争力逐渐增强,破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破算清算会计发挥了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企业在宣告破产后的15日内,即应有专门的清算组来对已破产企业完成接管,依照破产清算会计相关规范来对破产企业清算全过程展开监督。但在破产清算会计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需展开深入分析与思索。  相似文献   

17.
汤伟 《金卡工程》2009,13(7):85-85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的破产法把破产范围界定为企业法人和法律规定的部分其他经济组织,对学界呼声较高的自然人破产没有涉及。本文试就自然人破产上述问题做一分析,希冀对统一破产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其潜在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江东 《会计师》2009,(6):30-32
<正>企业合并是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合并,企业可以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纵向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达到盈利的目的。企业合并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过去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其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1996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2006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 财会 [2000]19号 为了规范商品期货业务的会计核算,维护商品期货市场的秩序,促进商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将《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 1.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 2.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略 ) 3.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略 )2000年 11月 29日 附件1: 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 为了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破产法》通过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引进管理人制度、设立重整制度、明确担保债权优先受偿原则、规制破产不当行为以及规定跨境破产等内容,确立了企业有序退出的法律制度,对于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破产法》在企业破产司法程序方面的创新,对银行维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