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抵押贷款真得是“一抵就灵”吗? 从本质来讲,抵押物是无法改变贷款质量的,比如抵押物无法改变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就是一个明证。但由于抵押物可以处置变现,在贷款出现风险时,可作为借款企业还款来源的一种有效补充,增强了银行对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倍受银行的推崇。与此同时,也造就了银行营销人员对抵押物盲目青睐,将抵押物的作用无限扩大,“反正是抵押贷款”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2.
充分信任抑或条件成熟:德州工行小企业贷款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博弈学角度看,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选择与契约的动态过程。因为小企业的自身特点难以使银行充分信任,导致二者无法重复博弈,进而无法达成合作,实现双赢的均衡。但从德州市工商银行小企业贷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只要条件成熟,即便银行对小企业缺乏信任,二者也可以实现合作。这也正暗合在阿克斯罗德发展的重复博弈模型中得出的结论:信任并不是合作的真正基础,而是取决于这种合作的条件是否成熟。在目前合作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大银行也可以成为小企业贷款的主要供给者,而且其优势要高于小银行。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项目开发获得贷款,还是销售上得到按揭贷款,都必须取得银行的支持。不然的话,项目发展商开发无支撑,生产无保障,销售无着落,盈利也无法实现。银行看好房产业,也是为发展自我而为。其一,抢占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其二,信贷资金集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居高不下且呈不断增长趋势,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大隐患。造成这一现象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力等多种因素,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呆坏帐冲销制度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呆坏帐核销的认定条件过严,只有在借款人或担保人破产或死亡、失踪后未能还清的贷款才属于可核销范围,而客观现实中许多企业在事实上已经处于停产,关闭状态,根本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但因不属于上述认定范围,银行无法对该类企业的债权进行及时的清理,这一方面造成银行无法有效阻止其…  相似文献   

5.
企业发生债务危机,小则拖延贷款偿还期限,大则让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息。因此,银行要密切关注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根据贷款条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逾期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大限度地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信贷是一个融资和投资相结合的过程,银行和企业通过此过程形成了以资金借贷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一方面,对于企业用于申请贷款的投资项目,银行掌握的细节不会比企业更详尽,银行做出的贷款决策就存在道德风险,借款人可能因为投资项目失败而无法如期偿还贷款.银行这个委托人可能会选错了资金使用权的代理人,也可能会选错了使用贷款的投资项目,这类"系统性风险"不可能完全被消除.  相似文献   

7.
李老师刚刚从外地调入某市的一所学校,近期父亲生病需住院治疗,可是手头暂时短缺5万元的费用。李老师考虑突然跟亲友借5万元会不现实,面子上也抹不开;而他在本地还没有买房,因此无法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又没有存款和保险,也无法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申请质押贷款。李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团体贷款是近几十年才产生的一种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或Microcredit)它的目标在于辉决“信贷市场失灵”——那些居住在偏僻之地的穷人没有任何资产做抵押.同时银行也缺乏关于他们的个人信用记录.所以他们无法从正式银行部门那里获得贷款。为了既向他们提供贷款又保证资金的安全.银行就让他们组成团体.团体威员  相似文献   

9.
筹资难、贷款难,资金紧张几乎成了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通病,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处在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急缺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银行认可的贷款抵押担保物,不能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造成银行缺乏对高新技术企业放贷的动力,使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无法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高新技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融资不畅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信贷的蓬勃兴起,其风险已开始暴露,需要我们引起警惕和重视,笔了解到,当前消费信贷主要出现了以下三种实验风险,一是借款人的信用和支付风险,由于借款人缺信用观念而发生贷款逾期,尤其在雠房贷款中因某些期房质量等问题导致借款人不愿如期还款的情况比较突出,另在众多消费信贷的借款人中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变数,有的因单位效益差收入减少,有的发生致残,死亡等因素失去了支付能力,造成银行本息无归,一些离婚下岗贷款到期不还的现象也较出,二是欺诈和公证不实风险,目前,有的银行已发现一些人因债务缠身而申请银行“按揭”贷款,然后用银行代款去偿债,这部分的银行“按揭”贷款到期往往无力归还,还有一些企业法人因不够次格借款无法取得银行正常贷款,这部分的“按揭”贷款一旦遇上企业经营亏损或职工跳槽,风险也难以避免,另外,在一些“按揭”贷款中,出现了一些公证不帝等假按揭贷款现象,一旦发生诉讼,银行可能败诉,即使胜诉也不一定能追回贷款,三是抵押和法律风险,目前有关住房贷款的抵押登记制度不宵够规范,多头抵押,假证抵押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是真帝抵押也由于我国的拍卖市场还不发达,一些抵押物很难变现,另外,由于现阶段我国的拍卖市场还不发展,一些抵押物很难变现,另外,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无消费贷专项法律,法规,现有《担法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主要是针对生产性贷款制定的,对消费信贷并不适用,因此,也已显露出不少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 1.银行的授信歧视限制了民营经济的贷款。一是所有制歧视。国有银行与民营经济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另外,即使国有银行出于扶植和帮助目的给非国有经济主体放款,一旦贷款发生问题,有关负责人就无法逃脱干系,不是因为姓“资”姓“社”的“政治问题”.而是可能被怀疑收取了对方的贿赂。而贷款给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2.
A公司是B银行的长期大客户,由于A公司扩大生产投资,资金流动紧张,无法偿还B银行的一笔到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抵押人为C公司)。由于A公司不愿多付展期利息,便与B银行协商申请“借新还旧”贷款,B银行认为拒绝A的要求而强行收贷将不利于客户关系,于是与A签定了借新还旧合同,应B银行要求,C公司在新的《借款抵押合同》加盖了公章。后合同到期A无法还款,B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A承担还款义务,C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抵押人C辩称该借款合同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无效,故提出免责请求。法院判决,本案中抵押合同无效,抵押人C免除抵押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13.
“借新还旧”,即以新贷款偿还旧贷款,一般是指借款人向银行用新贷到的款项偿还已经到期的贷款。“借新还旧”的合同订立往往是借款人的流动资金不足,如果无法按期还贷,将面临每月万分之四的罚息,这就会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这时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申请;对银行而言,通过“借新还旧”,  相似文献   

14.
黄向庆 《金融纵横》2004,(12):33-36
以物抵贷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包括法人和自然人)贷款到期后,债务人无法以货币资金履行债务,通过协商或法律程序,银行为保全贷款而以债务人、保证人或第三人的财产抵偿贷款本息,最终以变现所得收回贷款本息的行为。抵贷资产是指银行通过以物抵贷方式受偿并依法取得产权或处分权的财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手机短信服务的广泛应用,银行与客户的沟通又多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通道。各种银行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与客户联系,譬如紧急通知、账户变动通知、贷款催收通知等。但由于目前各类短信发送方的号码参差不齐,往往同一个银行的不同部门发出的短信,其号码也各不相同,致使客户无法判断该短信是否确实由银行发出。利用短信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给客户的资金带来了风险,也给银行的声誉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非理性扩张票据业务的途径及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宏 《金融会计》2005,(3):25-28
1.利用本行贷款做保证金做大票据业务。通过贷款转存作为保证金,以此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扩大存款业务和票据业务。贷款转作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一笔贷款在派生出固定期限的“派生的保证金存款”的同时,也扩大了表外业务——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如果可能,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贴现,贴现资金再作为开证保证金,再次延伸了票据业务的扩张范围,  相似文献   

17.
《金融纵横》2002,(1):31-33
近年来,在银行资金供求上出现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银行各项存款快速增长,信贷资金来源丰富,贷款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经济增速,银行认为不存在信贷紧缩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困难,  相似文献   

18.
何川  丁永明 《新金融》2004,(8):45-45
要实现贷款出售必须首先在银行不良资产中选出具有或预期具有相对稳定现金流的不良资产作为用于出售的资产,如果不能得到这些资产,那么贷款出售将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不论何种原因发生债务危机,都将对贷款银行造成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小则拖延贷款偿还期限,大则让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息。因此,银行要密切关注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根据贷款条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逾期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王军 《金融纵横》1999,(5):41-42
投资项目贷款评估是银行项目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防范贷款风险、提高项目贷款质量的关键环节。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后,政府部门将不再对经营性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论证,而改由银行自行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策项目贷款的投放,这无疑加重了银行项目贷款评估的责任,给银行的项目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基层银行评估工作的实际状况看,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主要表现在:银行项目贷款评估机制不完善,贷款评估流于形式,项目评估工作质量不高,预测结论不准,项目投资难以按时收回,有的项目甚至刚开工上马就宣告失败,从而造成银行贷款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