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认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任务和作用,摆正煤炭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对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作出符合全局利益的正确安排。过去我们认识这个问题,主要是强调了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是主要的一次能源,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六五”的实践启示我们,这种认识虽依然是正确的,但是还不完整,需要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主要位置将是长期的从我国一次能源产量的构成来看,在1949~1962年的13年内,煤炭所占的比重均在90%以上。此后,随着石油、水电和天然气的开发,煤炭的比重逐步下降,到1976年  相似文献   

2.
3.
目前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认识上,本文对当前有关市场营销中几种值得商榷的观念作了阐述,并指出市场营销观念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同的阶段而转变。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做法,促进了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加快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提供了规范依据。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落实《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实践,当前有必要在项目管理中强调和坚持以下原则:1.必须坚持以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项目管理思路。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在工程项目的组织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流程的需要对项目上的人、财、物实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对工程项目部而言,人、财、物的流入和流出,是由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客…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于1996年12月24日向全国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这对于深化改革、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要实现这两个转变质量工作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质量工作是实现第一转变的必要条件质量与速度、效益有着很强的辩证关系。在计划…  相似文献   

6.
管理科学是兴国之道 ,也是企业振兴之路。学习管理知识 ,更新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科学水平 ,是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形势的需要 ,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一、学习新知识 ,树立新的管理观念企业管理的理论、内容、方法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面对 2 1世纪 ,企业必须研究市场经济 ,学习新知识 ,树立新观念 ,指导和改进管理 ,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打主动仗 ,在管理科学的实践中 ,不断发展壮大。1.树立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观念。作为企业 ,是由外部输入物质、能源和信息 ,通过内部各要素有…  相似文献   

7.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纲要》强调指出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而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则要放到重要位置。为提高纺织业对其认识和增强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 ,本文对“两会”期间学者、专家及人大代表就这一专题一些论述进行整理 ,并结合纺织这一传统产业实际情况作简要评论。 处理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 《纲要》对加快工业改组改造的问题特别指出 ,加快工业增长方式 ,围…  相似文献   

8.
优化劳动组合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按照系统论原理,建立合理的人才群众结构,对企业各部门领导层和各个岗位进行设计、调整,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旧劳动制度下的种种弊端,使企业的每个职工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专长,在各自岗位上心情舒畅地进行工作和劳动。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业为主,多业并举,通过多元化投资向其它行业渗透,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收益,是众多企业奉行的一条经营之道。然而,在实践运作过程中,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多元投资,尤其是跨行业的多元投资,如果不认真分析自己的主业地位、资金实力、人才技术优势、管理能力而盲目投资,带来的将是重大损失,甚至使企业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0.
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资产重组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资产重组是一个企业不同资产的分离和组合过程,需要支付相当的成本代价,只有当资产重组的收益大于成本时,重组才是有绩效的。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资产重组,能够降低重组的成本和风险,并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企业规模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1.水电与火电投资的比较水电开发集一次、二次能源开发于一体,投资比较集中,大型水电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这是造成水电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水电工程的投资问题应具体分析,简单地说水电投资大并不科学,因为一般水电工程开发都具有综合效益,不光是发电,还有防洪、灌溉、航运等效益,有的还能源木,是多目标开发项目,只是不同工程的侧重点不同。对多目标开发项目,投资应由受益各部门分摊,用于发电的钱就不一定是很多了。火电和水电不同,单从修建火电厂看,投资确不很大,工期也较短。但这是单一目标开发,不能与水…  相似文献   

12.
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科学性问题进行探讨。作者认为这一方针是多义的,没有严格的科学规定性,容易使人们在理解上产生片面性,在执行时容易发生偏差。我国曾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于改变旧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起过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事实表明,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标志,更不能成为一个国家长期的固定不变的指导方针。我们应当本着强调重要性与加强薄弱环节相统一的原则,选择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重点,搞好综合平衡,指导国民经济协调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发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形势不容乐观。长期的“大锅饭”使各发供电企业忽视了电力成本,具体可以概括为三失:即失控、失真、失效。也就是说成本居高不下,控制不住;成本核算不实,弹性很大;成本信息不真,数据资料不齐不全。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整个过渡期必须重新对电力成本的再认识,转变电力成本观念。1.树立发供电企业成本主体观念,让成本主体来管理成本。树立起发供电企业成本的自我意识和信心,使成本管理真正从生产型向经营型、滞后型向先导型转变。2.树立发供电企业的成本经营观念。发供电企业必须制定相应…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用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也称居民消费),还是政府部门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服务的政府消费或社会公共消费,最终都是满足个人或家庭需要的消费,消费主体就是个人或家庭,因此,国民消费素质直接影响着消费的健康性和持续性。与西方成熟消费市场相比,我国国民在消费素质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差距,尤其是一些传统消费观念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消费的健康性和持续性。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大框架下,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管理发展史上,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在本世纪初的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这部资本主义科学管理最早的代表作,标志着企业从传统管理(即经验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新阶段。时至今日,距泰罗年代已近一个世纪之遥,在人类知识宝库内,泰罗之后的东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已是琳琅  相似文献   

16.
事件回放庭审情况2005年10月17日,此案在江津市法院开庭。原告追加镇政府为被告,但未获法院批准。在法庭调查中,查明了以下事实:这幢房屋是2005年4月经审批修建的,当时只批建两层,可这户村民却违章盖起了3层,大大缩短了高压电力线和楼房之间的安全距离,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05年7月6日,供电公司的巡视2005年8月13日,在江津供电公司所辖的一条10千伏线路上,发生了因在高压线下违章修建房屋而导致第三人触电死亡的事故。死者家属将江津供电公司、违章房屋所有人、施工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损失38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  相似文献   

17.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进式改革的道路,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国有企业已基本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可经说是行百里,半九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建立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对煤炭行业发展多种经营的再认识广东省煤经会陈德群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煤炭行业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就整个行业而言,目前的多种经营仍处于较为原始的初级阶段,也还存在着许多值得进一步思索和探...  相似文献   

20.
纺织工业是永恒的产业,而国有纺织企业则是这一永恒产业的台柱子。当前,对纺织国企深化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予以充分认识,至关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