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我国农业迈上新台阶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在开发的大潮即将涌起,如何把这一开发搞得更快些、更有成效些?我们对先期开车的德州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对开发的成功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农村正进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新阶段。根据中央关于要重点抓中低产地区的精神,我们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特别对黑龙港地区、鲁西北黄泛平原和黄淮平原中的十个县、市共44个典型代表户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对本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今后调整方向、具体途径及存在问题,进行以下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布局》课题信息网点组建会于1983年8月23日—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黄淮海攻关课题组在北京主持召开。参加网点组建会的有来自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铜山县、睢宁县、连云港市的东海县,山东省德州地区、德州市、乐陵县、陵县、德州地区农科所,河南省商丘地区、商丘县、宁陵县,河北省邢台地区、南宫县,衡水地区、枣强县等代表。同时院科研部、《农业区划》编辑部、所科研管理部门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4.
1988年4—5月我们到黄淮海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农业生产资料和计划生育的失控是农业生产发展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两个关健问题。一、人口出生率正在回升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地区,“六五”期间达到每平方公里552人。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已是开发黄淮海平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一、黄淮海地区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 黄淮海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与山东丘陵)已今非昔比。前几年,学术界还有争论。有人曾认为,该地旱涝盐碱重、肥力衰退、水资源缺、生态失调,因而提出:“以治理为主”、“以休养生息为主”、“开发潜力不大”、“不可能成为粮食基地”等看法。但曾几何时,事实的发展却展示了另外一幅景象。 生产生态条件已有较大改变:载止1981年,国家对该地区水利投资达250亿元。1957年京津冀鲁豫只有水浇地水田6759万亩,到1980年已有18441万亩,占耕地56%,是我国灌溉事业发展最快地区。易涝面积1.4亿亩中已初步治理1亿亩;盐碱地面积减少,降至占耕地面积1/10以下,土地生产力在不断提高;造林固沙也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全国比较集中的贫困地区有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沂蒙山区、西海固地区、定西地区、陕北革命根据地地区、井岗山赣南地区、闽东北闽西南地区、乌蒙山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桂西北地区、九万大山地区和西藏地区,共18片,分布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共503个县。全区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3%;总人口1.65亿人,其中农业人口1.5亿人,分别占全国的15.3%和17.6%;1985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3%,油料占12.1%,桑蚕茧占12.2%,水果占11.7%,肉类占16.1%,水产品占2.8%。  相似文献   

7.
人多、地少、底子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生产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近五年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虽然在4000亿公斤左右徘徊,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了7000多万,人均占有粮食却下降37%左右。这种情况,同迅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很不适应,造成重大的工农发展比例失调,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使我国农业突破自然资源日益紧缺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限制,摆脱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困境,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就成了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存在的四个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海河流域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南与河南、山东接壤。包括14个地(市)的112个县(市)、区。总面积8449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占黄淮海平原总面积的25%以上。耕地7215.2万亩,占全省总耕地的73.2%,占黄淮海平原耕地的27.5%。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开发(开发水域资源、开发丘陵山地资源、开发改造中低产地、开发零星隙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开发模式,推广集约经营,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三、五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省各地相继掀起了开发农业资源的热潮。与以往比较,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一是从单一种植业开发,开始转向耕地、水面、山丘、滩地等多方位的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二是从零星开发,分散经营,开始转向区域开发、规模经营;三是从传统的内销产品开发为主,开始转向“名、特、优、新”出口创汇农产品的开发;四是从掠夺型开发、粗放经营,开始转向整体开发和深度开发,使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开发与保护、治理并重。这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向非农经营转化,缓解人地矛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预计今后各地农业资源开发的热潮还将持续高涨。  相似文献   

12.
<正>1988年,江苏省被列为全国首批农业综合开发省份。21年前起步于苏北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工程,如今已遍及全省各地。开发范围由初期的苏北黄淮海平原24个县扩大到72个县(市、区);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资金从当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内涵丰富的、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条件下,为使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深化并收到预期成效,必须解决好以下十个问题。一、制定和完善开发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在开发中,他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切身利益。而资源开发的宗旨就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受益。因此,在开发中应充分体现责、权、利,摆正三者利益关系,对开发者个人有一定优惠。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攀登农业新台阶的一项战略措施,已在我省各地蓬勃开展。协调好农业综合开发中各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促进农业综合开发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现择其要点探讨如下。 一 广度开发与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东部属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也是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这一带地广人稀,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开发较晚,利用率较低。加快这个地带的农业开发建设,对促进全国农业发展和巩固边疆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区域开发是对尚未利用或利用不够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利用,包括:(1)外延开发,即开发利用荒地、荒山、荒滩、荒水;(2)内涵开发,即通过技术改造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由于荒芜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分布、农业制约性因素和粗放经营农地的区域性分异,使农业开发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连片开发,如连片荒地的集中开发利用和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的区域性推广应用。当前国家在农业区域开发投资建设中,区域连片开发范围明确,重点突出,择优立项,项目区统一规划,大规模开发治理。因此,连片开发在经营机制、生态经济、科技投入诸方面都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如下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各期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对江苏省各个地市所取得的投资效益进行分类,从而试图寻找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在地域和时间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为了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管理,财政部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要求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实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