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晋 《商》2014,(10):276-276
青海方言和昊方言是我国两大方言,语言学家对二者的研究与分析从未停止过。青海有江南移民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青海方言与昊方言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青海方言中昊方言的影子也造成青海方言中偶尔充斥着一些吴侬软语的味道。因此,探究青海方言中的吴方言成分成为了研究昊方言和青海方言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孟红蕾 《商》2014,(49):106-106
扬雄的《方言》首次提出“转语”现象,并且提出“转语”、“语之转”等术语意在说明方言之间的音义联系。本文整理了扬雄在《方言》中的“转语”材料,对“转语”材料的音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讨论了各家对“转语”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3.
益阳方言中的“在咯(哦)里”是表处所的指示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这(那)里”。按照作用划分,益阳方言中“在咯里、在哦里”的用法有三类:一是单用,作句子的状语或谓语;二是直接和动词结合做持续体的标记;三是用来加强语气。其中,后两类中的“在咯(哦)里”进入句子以后,对句中的动词是有选择的。在益阳方言中,“在咯(哦)里”的用法不同,其所表达的语义也是有差别的,这在古汉语和其它方言中也有类似现象。因此,“在”加处所指示代词作情态标记有普遍的类型学意义,这为现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往往使用各自的方言,这和国家所提倡的官方语言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官方语言——普通话,跟很多地方的方言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语音方面差异很大。本文将从语音差异方面来研究普通话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方言之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湖南方言中.对“多情”女的俚语评价是“蛮骚”,“蛮”字即“很”、“非常”之意。去到红楼.那卖擂茶的少妇果然十分“蛮骚”,她们先用火辣辣的媚眼将你“电”住.让你坐定.端上攉茶一壶.一扭腰.就唱起了“蛮骚”的益阳花鼓戏……  相似文献   

6.
刘方超 《商》2014,(52):121-121
《方言》是我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关于研究方言的著作,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方言》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悬诸日月而不刊”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田小瑞 《商》2014,(14):51-51
河南方言词语非常丰富,与邻近地区有着通用的方言词语。但是,河南方言中又有着自己所特有的大量词语,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以长垣方言中常见的词汇为例,来说明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魏晋蕾 《品牌》2014,(9):104-104
关中方言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代表话为西安方言。广义的关中方言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关中方言内部有一定差异,有的地点方言有特殊声母或韵母,词汇之间有差异,城市语言与农村语言有差异,回民话与汉民话有差异,新派方言与老派方言有差异,连读变调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方敏 《商》2014,(6):90-90
考求方言词的本字不仅有助于研究方言词的音义流变,更有助于研究方言形成的历史基础,是一项艰巨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盐池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所辖11县中的其中一个,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其方言也表现出不同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几个盐池方言词的词源,来分析盐池方言的一些流变特点。  相似文献   

10.
林琳 《中国报业》2023,(5):182-183
方言节目通俗来讲是指以地方方言为语言载体所制作的节目,涵盖新媒体短视频及传统电视节目。方言节目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受众群体相对较窄,但其忠实度与黏性又相对稳定。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方言节目受到的挑战日益明显,本文将对方言节目发展式微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其新媒体语境下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吴思雯 《商》2014,(40):102-102
湘方言是湖南地区最重要的语言构成,但是这个方言内部随着古音系统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下文中,笔者就着从结合相关材料就当前湖南地区湘方言不同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皮洁琼 《商》2014,(32):119-120
本文从声调、声母及韵母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大冶城关方言及其语音特点;同时将其与大冶城关年轻人现在所讲的方言进行对比,试图分析大冶城关方言与普通话接触后的语音变化,以期能够对大冶方言的研究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3.
易名惊人     
这些年来,经济繁荣、思想活跃、人们的交流日多,每有路名、地名更改的新闻传来。我以为,更改路名、地名,有些是合理的,或者是基本合理的。比如,浦东原来有一条文登路,改革开放之初改为了东方路。原因是,如按上海方言读,“文登”音同“坟墩”,听来不很舒服;改为“东方”,就很有气势,而且还能和东方明珠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侯玥 《中国报业》2014,(10):65-66
地方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档出现了多年的电视节目形态,由于其有着自己特有的民俗习惯和文化积淀,受到了方言区域广大群众的欢迎。相对于一般电视节目来说,电视方言类节目有着独特活泼的编导形式,贴近方言区域生活的特性;同时,方言节目对主持人的语言素质和主持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所广泛使用,属于北方方言,东北方言因地域原因与普通话腔调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改变东北方言词汇在使用上发生变化.词汇的"新陈代谢"日益严重,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更.本文就东北方言的一些特点做以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吴磊 《商》2014,(29):107-107
英语语音是人类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发音不准确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听力,口语等其他方面的提高。孟县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方言的影响,发音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方言的干扰有时会成为学习者正确掌握语音的主要障碍。因此对这些来自方言发音习惯的干扰进行研究并进行应对策略成为语言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分析盂县方言的发音特点,以及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具体影响,针对盂县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话学习中词的轻重格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贵州兴义方言属贵州川黔方言区,该方言区是贵州省境内的地理分布最广的方言区,掌握普通话词的轻重格式与兴义方言词的轻重格式的规律,比较其规律的相同和不同,这对研究普通话和兴义方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普通话词的轻重格式,并从单音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比较了普通话与兴义方言词轻重格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10)
在普通话通行之前,陇东方言一直是汉语的代表语言。《红楼梦》中反映出的陇东方言一部分已被普通话收录称为通用语,也有被称为俗语或熟语的方言词汇,更有大量的地地道道的陇东方言词汇。本文较为详尽地例举《红楼梦》中的陇东方言用法,意图说明曹雪芹能够熟稔地使用陇东方言写作,书中所用的语言与陇东方言高度吻合,根本原因在于陇东方言的表率性。有必要正确认识陇东方言的重要性,更有必要深入研究陇东方言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19.
彭姝 《品牌》2014,(10)
方言在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闽南、广东客家等地区,方言广告因其不同的语言形式,获得了独特的传播效果。文章以闽南方言广告为分析对象,分析其在传播中的情感劝服艺术及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将汉语方言的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通过测度江苏省方言与官话和上海话的语言距离,发现地理距离、方言偏僻度和苏沪语言距离都会对江苏省区域经济造成影响,可见,方言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