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江西省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万亩,总产达10.25亿斤,连续8年保持稳定增长。 泰和县是如何抓好粮食生产的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宜丰县是首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重点绿色水稻基地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基地、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省绿色(有机)食品十强县和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十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为域内农业支柱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全县耕地面积35.26万亩,常年水稻总播种面积约为58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年稻谷收购量在1.5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太和县是皖北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173.4万亩,人口175万。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上台阶,单产、总产屡创新高,常年种粮面积突破300万亩,粮食总产超百万吨。太和已成为"安徽省小麦亩产千斤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创新示范基地"。今天,作为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一年十月至一九八二年年底,我县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应用区划成果,把调整早、晚稻品种布局作为发展水稻生产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出现了全县粮食两季高产、全年丰收、持续增产的新局面。这一实践,提高了我们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不断克服了过去指挥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搞农业区划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坚持边调查边区划、边生产边应用,才能逐步理解农业区划的重要性,主动抓好农业区划工作。 我县农业区划工作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在省、地区划办领导下,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经过努力,查清了全县自然资源的底数,找到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为今后按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靠。特别是在成果应用上,我们坚持边区划边应用的原则,从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成果应用,注意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达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区划的试点旗县之一。从一九八一年三月开始,到一九八二年九月初步完成了全旗的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工作,并提交了《达拉特旗综合农业区划》及其它单项区划等十项成果报告,另附有三十一幅资源和区划图、四十六套调查统计表。 达旗位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与工业城市包头市之间的黄河南岸平原,总面积1228.2万亩,境内除沿河滩地外还有梁外沙地、丘陵,人均土地46亩、耕地5.3亩,林地8.5亩,草场21.3亩,全旗总人口2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万,达拉特旗是传统的农业旗,解放三十多年来生产粮食不能自给,其中有二十年粮食由国家返销。一九八三年以后,改变了面貌,粮食产量由年产1.4亿斤上升到2.37亿斤,每年除自给外还能为国家上交商品粮。  相似文献   

7.
一、粮食生产的成绩与问题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耕地面积30.2万亩,其中农业人口42.6万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亩,是人多地少的山区。据统计,199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12090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58886万元,占国民总产值的52%,县财政收入的62%也是来自农业的收入因此,从数字上看农业是东源县的支柱产业,而常年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的粮食作物又是支柱产业中的支柱,粮食生产总值占了农业生产总值的68%。因此,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向来是十分明确的,粮食生产已夺得…  相似文献   

8.
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的霍邱县,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发展一季中晚稻和小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稻和小麦成为全县的重要粮食作物。1982年该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200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霍邱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80%的农民以种粮为主,支持粮食生产是全县农信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高州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县人口114万。土地面积491万亩,其中山地丘陵377万亩,耕地68万亩,是个人多地少的山区穷县。 我县农业区划工作是1980年9月开始的。1982年完成了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编写的阶段性工作。通过农业区划,初步摸清了全县农业资源,同时,也作出了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开发高州农业的方向、措施及分区指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江西省泰和县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线,通过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粮农联手、产销衔接,形成与市场接轨的粮食产业链,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县落实水稻面积124.89万亩,比上年增加3201.6亩,其中优质率达95%。  相似文献   

11.
铁岭县地处辽宁北部,是我国重点产粮县之一,全县有耕地面积近百万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根据国家有关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这一主导产业,今年实施了农业部四大作物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步伐,促进了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为发展节本、增效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邑县是开展农业区划最早的县之一。1978年至1980年完成粗线条综合农业区划和7个部门区划,绘制了农业区划图册一套。通过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初步弄清了全县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农业地域的分异规律,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方案,划分了农业区,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沭阳县地处江苏省北部,总人口183万,耕地面积204万亩,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和江苏食用菌生产大县。2010年,高效农业面积94.2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6%;设施农业面积32.75万亩,占高效农业面积的34.7%。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22.18万吨,年均增长5.3%。蔬菜生产不断增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剑阁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油料生产百强县,也是全国最大的高芥酸油菜籽基地县,年均粮油播种面积150万亩,年均粮油产量50万吨.我县粮食系统下辖10个粮食收储企业、1个国家粮食储备库,总资产37257万元.从2000年到现在,全县粮食系统分流人员1003人,现有职工464人,其中局机关23人,国有粮食企业441人.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邛崃县从1980年底以来,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在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上,从全县各乡村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当集中的原则,分别规划了八大多种经营商品生产基地:一、深丘水草丰茂区的畜牧业基地;二、浅丘塘  相似文献   

16.
地处湖南省西北部的临澧县,是个以岗平为主,山丘兼有的县。总而积1,209.58平方公里,耕地604,145亩,373,657个农业人口。过去,由于资源没有合理利用,优势得不到发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只有10,588万元,人均231元。1980年开始对全县农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农业区划,提出了发展方向和主攻措施。几年来,  相似文献   

17.
涡阳是道家鼻祖老子的故里,全县农业人口133.5万人,耕地面积197万亩。近年来,该县始终以小麦高产攻关为抓手,着力发展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获国务院表彰。"作为安徽省小麦单产千斤县建设的发起者,为巩固小麦千斤县建设,自去年秋种起,县里就强化一系列措施,强力抓好秋种、田管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涡阳县副县长王相磊兴致勃勃的向记者总结起今年夏粮生产特点:一是种的足。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80万亩,其中小麦高产攻关面积150万亩。二是品种优。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垫江县为了创建无公害粮食(水稻)生产基地示范县,因地制宜抓好水稻生态种植,大力发展免耕抛秧技术,早稻推广免耕生态稻5万多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稻—灯—鱼”生态模式,目前全县500多亩“稻—灯—鱼”共育稻生长良好。垫江县是农业生产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水稻年播种面积60多万亩,其中优质稻约49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是重庆市优质米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被重庆市农业局列入了创建无公害粮食(水稻)生产基地示范县。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垫江县在积极做好无公害粮食(水稻)生…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作为江西省粮食经济学会、赣州市粮食经济学会和会昌县粮食经济学会联合调研组的成员,对国家级贫困县——会昌县的粮食产销和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一、会昌县的基本现状及粮食产购销情况(一)基本现状会昌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粮食主产省中的缺粮县。会昌全县辖19个乡镇,土地面积2722.18平方公里;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37.5万,非农业人口6.5万;耕地面积31万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烟叶、瓜果、甘蔗和蔬菜,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3988万元,人均3522元,比赣州市人均4915元低1393元。全县财…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宜春市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0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70多万亩,粮食总产约350万吨。近年来,宜春市粮食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企业集群化、生产规模化、基地标准化、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