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是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要求,但是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也受到多种因素的约束。下面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限制因素,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否为劳力转移提供足夠多的就业机会。根据库兹涅茨对世界59个国家1950年和1958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劳动部门构成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均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2.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 (《列宁全集》第8卷第19—20页)。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时,都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生产部门和其它部门转移的过程。本文拟就鄂州市农业劳力转移的情况,分析农业劳力转移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一、从农村劳力结构变化看农业劳力转移情况鄂州市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在全市91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4%,1981年秋季推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发展,耕地的非农占用也将增大。科学地预测未来耕地非农占用数量对于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耕地保护对策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总结耕地占用的规律性特征,推算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非农劳力转移与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关系,从交通占地、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三个途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耕地非农占用数量大致在2.76亿亩,并初步提出了未来节约耕地非农占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评价在工业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吴锋,韩军经济评价是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及厂址选择、工艺技术选择等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又能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关系楚雄市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对楚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经济》1996,(4):3-6,12
1.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一些深层问题仍有待解决。本报告的目的是从各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做出尽可能客观的描述,重点是对已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清理、分析和比较,并从中引出经验和借鉴,只是在必要时才对未来做有限的预测。 2.本提要节录了报告各章中所描述的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变化,以及由分析而得出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做好耕地总量的预测工作,对于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耕地需求量预测有数学模型预测法、粮食安全角度预测法、部门预测法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法等几种常用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运用数学模型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对全省2010年、2020年耕地需求量做出了初步预测,结果分别为551万公顷和547万公顷.以此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的吉林省耕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8.
1.1993年中国农村经济继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的目的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对此作出尽可能客观的描述;其重点是对已经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清理、分析和比较,并从中引出经验和借鉴,以资识往察来;只是在极其必要的场合下,本报告才对未来作出很有限制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14,(9):50-50
<正>一、什么是经营预测?经营预测是指对经营决策中有重要意义的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推算和估计,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二、现代农户为什么要进行经营预测?经营预测在现代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经营预测是发展生产、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农户有必要对未来的市场做出预测,以满足市场需求。2.经营预测是现代农户制定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市场预测,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保证产销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方法差异对中国饲料粮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源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所以近些年来中国饲料粮的供需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研究在对中国未来饲料粮的供需预测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是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资讯,所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分析已有研究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存在差异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主题。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理论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纲领,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实施工程项目的基础。任何项目的经济评价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项目选址、技术选择等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经过多方案比较,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的经济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将有利于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有利于生产单位申请、偿还贷款的准确判断,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一、水利工程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78-2017年55个经济体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数据,利用指数分解方法,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劳动力投入效应、转移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劳动力投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明显减弱,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七五”前三年地矿部门地质勘查工作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认为其特点是:一些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和同步增长、地勘单位走了一条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资金紧张形势严峻,和地勘工作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文章还对1992年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作了预测,并提出了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郊区农村在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非农化的产业转换,使农村经济得到综合发展。从1978年到1982年,市郊农业劳力的转移总量约100万人,同期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亿元,大体上每转移一个农业劳力就能多创造产值1万元。这充分说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能动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近对上海郊区农村抽样调查,着重就上海郊区农村劳力转移的几种态势作一些阐述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就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上海郊区未来15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规划了蓝图。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则为1999年我国农村工作做了全面的布署和安排。深入领会贯彻中央文件的指导精神,做好1999年农村工作的科学规划,争取一个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国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把解决“三 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要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农经工作,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便出现了逆向转移情况,大批“回流”农村的劳力怎样找到新的出路,是当前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紧迫问题,万安乡大石村党支部,村委会,针对劳力“回流”的新情况,认真采取措施,广开门路,使他们大有奔头。一万安乡大石村,地处浅丘,全村有510多户,1840多人,劳力920多个,耕地2250多亩,其中水田1800多亩,基本上系自流灌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出现了一大批剩余  相似文献   

19.
《齐鲁粮食》2008,(3):38-38
一、总体要求 2008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年。省粮经学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局党组部署的粮食工作中心任务,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理论研讨,搞好舆论宣传,为促进全省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他生产部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加支持,其生产条件就会愈来愈趋恶化,农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就会遭受破坏,出现基本比例失调。这是一个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但还没有被人们论述过。只有深入地认识这个规律,才会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采取相应对策,保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特别是工农业两大生产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