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据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课题组对全国肉牛生产的调查资料显示 ,传统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无论是在饲养量还是在出栏量方面都占全国总量的90 %以上。河北省的肉牛饲养也基本呈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在河北省农区 ,坚持“以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重点发展专业村 ,再以村带片 ,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的肉牛发展战略 ,截止1997年年底 ,全省已形成了54个养牛小区 ,有698个养牛专业村 ,70072个养牛专业户 ,其中饲养50头以上的养牛户为2640户 ,占专业户总数的3.77 %。在肉牛养殖区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 ,养殖规…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全国肉牛产业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养牛规模已由1980年的3896万头增加到1999年的13010万头,增长34倍,肉牛不但成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河南98%的肉牛由农户饲养,以农户为主体的肉牛养殖业是河南整个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农户则是这个基础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加快肉牛养殖业发展,推动河南肉牛产业再上新台阶,就必须认识农户养牛特点,研究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和行为,探索农户养牛的限制因素和对策。一、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京郊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畜牧养殖业产值占传统农业产值的比重已超过60%,是京郊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饲料成本一般占畜牧养殖业总成本的70%左右,尤其对于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户,科学合理选种饲草品种,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收入。目前在京郊种植面积较大、适应性较强的饲草主要有紫花苜蓿、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籽粒苋、菊苣、黑麦、小黑麦等,养殖户可根据养殖畜禽的种类选种这些饲草。  相似文献   

4.
<正> (一)福建山区经济的现状1、资源丰富福建是一个典型的山海结合的省份,山区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在实现农村奔小康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资料表明,在1991年体现福建省情的主要系数指标中,山区的面积占75%以上,人口占55%,大中型骨干企业占80%以上,矿产资源占90%  相似文献   

5.
从安徽看当前发展山区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马启荣我国国土面积的大部分是山区,据统计,不计丘陵,山地和高原就占了国土面积的54.3%。从安徽省看,山区面积4.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0.8%。1992年底全省山区人口8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6.
方正言 《农家之友》2009,(20):89-90
近年来,肉牛养殖业已成为山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当地农村养牛特点,总结出肉牛易地短期肥育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一、畜牧业在山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辽阳市是个有山有水有平原的地方。全市总面积7,091,000亩,属于山区丘陵地区面积为4,452,000亩,占全市面积的63%。其中耕地面积为712,888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42%,占山区总面积的16%。山区人口353,000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1.7%,人均耕地二亩,远山区人均只有一亩左右,个别村五、六分地。全市五十个乡、镇中有二十个是山区,竟有十九个乡镇口粮不能自  相似文献   

8.
苏米做强凭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湖熟,天下足”。江苏稻作历史悠久,水稻是江苏总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大宗粮食作物。全省平均年种植水稻面积3100万亩,占全省粮食复种面积的41%,平均总产1734.7万吨,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0%左右,稳居全国第二位。近几年,全省稻谷生产年总产值150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商品稻谷加工转化增加值每年可达20亿元左右,稻米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镇江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效农业产业. 丰富的丘陵资源.镇江低山丘陵面积2651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98%;丘陵耕地152.1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3%.镇江丘陵面积在全省面积最大,比重最高,占江苏丘陵山区总面积的20%,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江苏省苏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最具潜力的地方.近年来,镇江强势推进丘陵山区开发,名特茶叶、应时鲜果、种草养畜、花卉苗木等四大产业已经初步形成,江苏省政府已把镇江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列入全省试点,进一步加速开发,加大扶持,把丘陵山区建成现代农业的典范,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0%,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6%。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是我国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宝库,是野生动物繁衍栖息地,是木竹生产基地,是果、茶、蚕桑、药材、木本粮油、林副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区。此外,山区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据统计,山区的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山区丘陵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7%和44.3%。全省总人口97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74万人,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厂回族自治县是河北省的一个小县,毗邻京津两市,总面积仅170平方公里。农业人口81,134人,其中回民占20.8%。总耕地面积17.8万亩,人均2.2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县通过发展以肉牛易地肥育为主的畜牧业,不仅为农区剩余粮食转化为畜产品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79年该县肉牛饲养量只有304头,到1983年则增长到1.2万头,5年时间增长38倍。1983年,全县农民养牛纯收入达到60万元,养牛及屠宰加工、市场交易等为国家提供税利14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5%。所谓“易地肥育”,就是利用本地精料充足、技术熟练的优势,从外地购入赢弱  相似文献   

13.
当前山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从安徽山区情况谈起安徽省农村经济办公室马启荣安徽省山区面积4.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0.8%。全省72个县(市)中,全山区县(市)21个,半山区县5个,共26个,占36%。1992年底全省山区人口800...  相似文献   

14.
当前山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从安徽山区情况谈起安徽省农村经济办公室马启荣安徽省山区面积4.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0.8%。全省72个县(市)中,全山区县(市)21个,半山区县5个,共26个,占36%。1992年底全省山区人口800...  相似文献   

15.
山区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而牛作为草食动物之首,加以山区传统饲养牛的方式,使得绿色牛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品质优势。山区肉牛养殖业要发展,养殖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院山西省是个多山少林省份,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0%,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2.34%。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彭刚 《农家之友》2009,(6):92-93
山区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而牛作为草食动物之首,加以山区传统饲养牛的方式,使得绿色牛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品质优势。山区肉牛养殖业要发展,养殖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丘陵地区的农业特点和战略地位四川省有丘陵县(市)73个,占全省总县(市)数的37%,面积为10.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83%,农耕地为5,506.9万亩(习惯亩),占全省总耕地的56.13%,其中低丘面积约占50%,宜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中丘面积约占30%,是桑、果、桐多种经营的基地;深丘面积约占20%,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丘陵地区人口有5,887.5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8.43%,人口密度为550.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平均密度的3倍,居全国丘陵之首。丘陵地区1984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4%,  相似文献   

19.
首先,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安福历来有养牛的传统,安福黄牛为江西省三大地方名种,1993年建设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城边草果牧示范基地时开始人工种草,1995年开始大规模进行黄牛改良,1998年,以率先在全国实现户平养1头牛而享誉在外,近几年,先后争取到国家级秸秆氨化养牛示范项目,肉牛生产项目,国家级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项目的实施,1996年以来连续五年跻身于全省肉牛生产先进县行列,从目前来看,种草养畜业的发展,一是呈星火燎原,迅猛扩张之势,1999年通过实施国家级南方草山草坡项目开发示范,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人工草地,连片种草面积达6000亩,在该项目的辐射带动下,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1.5万亩,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高涨,全县有种草和秸秆氨化养牛示范户6349户,其中养牛10头以上的大户150多户,二是呈产业化发展之势,于199年成立了“草地牧业开发公司”,对全县发展种草养畜实行草种供应,草籽回收,牛、羊新品种引进繁育和回收育肥以及技术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乡、村三级牛改及防疫体系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国家重点林业省份,生态体系较为完整,东部山区天然林资源丰富,中部半山区以人工农防林为主,西部平原地区主要是湿地和草原.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42.7万hm2,占全省幅员面积的5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42.5%,活立木总蓄积8.6亿m3,是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近几年来,吉林省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在东部山区实施了天保工程,使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得以休养生息,森林生态功能明显恢复和增强:在生态脆弱区,掀起了退耕还林、还草热潮;在西部大规模地开展了生态草治理工程,迅速拓展了林业的发展空间,为大面积荒漠化土地的整治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吉林林业又进一步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为此,记者对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刘延春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