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混合策略均衡模型,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求解,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形成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如何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造假问题是一项现实而复杂的工程。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需主体,并在制度层面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中扮演何种角色、应承担何种责任,在应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时应如何处理,一直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审慎考虑的问题。本文浅谈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及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频繁出现已成为阻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如何避免财务造假、保护相关者利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主要从收入舞弊、资产舞弊、负债舞弊三个方面进行财务造假。对于财务报告舞弊情况,应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财会人员道德修养、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成因及其危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务造假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并对财务造假的民事责任主体和诉讼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期望通过对财务造假民事赔偿责任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对开展民事赔偿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比较普遍,当公司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层当局常常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蓄意歪曲、捏造事实或隐瞒真实信息,掩盖经营上的问题,以保持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泛滥已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从博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与审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上市公司处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财务造假俨然已经成为困扰上市公司的最大问题.内部控制对于制约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文章主要以瑞幸咖啡为例,对其如何进行财务造假进行深入剖析,并利用GONE理论进一步分析其为什么要进行财务造假,同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持续经营问题的非标意见为出发点,研究上市公司竞争力衰退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法执法情况检查的结果。已用事实证明了会计失真和失信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和审计串通事件接连不断,导致投资者对会计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盲目跟风,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谓业绩和财务报告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20,(2)
近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频发,被央视曝光的康得新、康美药业、辅仁药业更是涉嫌通过财务造假获取巨额利润,金额高达百亿元。文章选取了其中的康美药业为研究对象,通过GONE理论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原因,从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迹象分析其造假方式,并基于动因和方式提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微观个体,其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分析。从现实情况来看,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造假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分析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质量的相关概念,可以发现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分析表明,从内部来看,财务报告在公司经理人报酬契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财务报告质量在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债权人治理、对外部投资者监督机制的作用。分析结论显示,应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作用、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强化企业诚信文化来完善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华 《经济师》2003,(7):122-123
当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日益严重。文章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原因以及加以遏制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琳玲 《经济师》2006,(5):84-85,9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是恶意融资,其主要手法是虚增利润,粉饰财务状况。贯彻实施财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财会监督,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追究财务造假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是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缪雄 《经济论坛》2006,(15):115-11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因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而引发的会计监管与公司治理改革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尤其在我国,上市公司比其它非上市公司有着更多会计造假的利益冲动,如为了增发新股,取得配股资格,避免戴ST、PT帽子等。伴随着资本市场短短的十多年发展进程,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频频发生,仅在1994~2000年的7年间,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226个处罚公告,涉及相关上市公司的346项违反证券法规行为。1998~2002年间,有25家上市公司因严重会计违规造假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典型的有1998年的“红光事件”,1999年的“蓝田事件”,2000年的“活力28事件”,2001年的“郑百文事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其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严重不足,会计执行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造假上市、财务报告造假和关联交易中的虚假信息。而上市公司本身的治理现状和独立董事商业经验不够、参与性不够和独立性不够是其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原因。参与公司的决策、改造董事会文化、与管理层沟通是独立董事防止信息失真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中期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会计造假严重等问题,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问题进行描述,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缺陷与不足,针对需要改正与完善的地方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财务造假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务造假的主体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并对如何防范“财务造假”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在国内外大量出现,这透露了资本市场监管的薄弱之处,也引起了人们对财务信息监管问题的重新思考。2010年11月9日,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八号)公布了对78户企业(包括40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结果,部分财务报告存在质量问题,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仍有待完善。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问题、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投资者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可能面临的财务失败和财务失真风险问题,通过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为投资者等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一个全面规避投资风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