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贸易发展战略的新角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经济学界常把一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划分为三种类型:1、内向型战略,即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2、外向型战略,即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3、平衡型战略,即把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结合起来的贸易战略。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贸易战略模式的评价有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选择这些贸易战略模式的实绩更使人们感到困惑。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实行的进口替代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总方针指引下,在加入WTO的形势下,中国加快了贸易战略调整。我国虽然在向贸易出口导向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对本国市场仍实行较高的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且保护率的高低幅度相对宽泛,中国贸易取向已从内向型朝着外向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贸易的动态利益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潜力大,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降低,因此应该实行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的内向型的贸易战略。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传统观点忽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动态利益。本文将以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为依据,分析对外贸易(以下按惯例直接称为“贸易”)对于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并对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企业生产国际化包括内向型生产国际化和外向型生产国际化两个方面,前者是它的低级阶段,后者是它的高级形式。近年来,我国推行的外向型战略走的基本上是一条引进来的内向型生产国际化道路。作为外向型生产国际化,它是针对内向型来讲的,是指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理论历经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依据不同的假设,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不相同;贸易结构从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下的企业分工演变;贸易结果是国际贸易得以持续展开的效果,生产力提升是最终的结果。基于三个基本问题,比较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敏感和最复杂的问题,是W TO在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困难的领域,也是各国在多边贸易谈判中争议最多、最难达成共识的贸易问题。乌拉圭回合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格局和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征的分析研究,揭示乌拉圭回合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对于我国调整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正> 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部长级会议,决定发动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服务贸易同时成为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服务贸易谈判“应旨在制订处理服务贸易的多边原则和规则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贸易的谈判过程就是根据服务贸易的性质检验关贸总协定原则、制度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的过程,其中服务贸易的概念是整个服务贸易谈判的关键,也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石。本文着重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服务贸易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对等贸易(Counter trade)是当前国际贸易重要形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是对等贸易的兴盛时期,后被其它贸易形式所代替。70年代末又日渐兴起,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1993年对等贸易占全球贸易额的34%,而且已由原来的东西方之间的主要贸易形式发展成南北、南南之间贸易形式之一,其规模、数量都与日俱增。那么,促使对等贸易不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对等贸易是一种进出结合、以进带出的贸易方式,即在互惠的前提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贸易方式达成协议。协议中规定一方的进口产品以部分或  相似文献   

9.
“贸易强国战略”是中国“十三五”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59个主要国家进行评价。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潜在的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是“全能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是“高潜力型数字贸易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制造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英国是“服务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的数字化市场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贸易潜力指数表现相对良好,然而数字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数字贸易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是作为一种相对于“内向”而言的经济模式。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在内向型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外向型经济的比重,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体系,是一种对外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机会多,应该实行内向型的贸易战略。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国内贸易无法替代对外贸易的功能。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中,同小国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大国必须摒弃内向型的贸易战略,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即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歧视的内向型管制的壁垒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该看到,内向型管制的壁垒性及其消减将是未来各个层次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内向型管制壁垒性表现、测度方法和多层次协调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国从多边、区域和单边层次上降低内向型管制壁垒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如何能圆贸易强国之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仁波 《江苏商论》2006,(5):99-100
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掩盖不住背后的隐忧:贸易结构低级化导致外贸效益微薄;出口商品竞争力不强,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出口创汇”的传统贸易战略使财政不堪重负。文章提出了圆贸易强国之梦的建议:只有通过对内大力有效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通过组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等措施,同时对外构筑起新的贸易政策体系,才能尽快地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国内外资源的配置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一、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共性与差异从贸易的演化来看,由省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二者除了依据的基本原理都是比较成本学说外,还有许多共同之处。1.都有关税和非关税现象。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调整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重要手段,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样,也面临着“关税”与“非关税”的问题。省际贸易中的“关税”是指各个省对外省产品征收的各种费用,使省内外的产品在省内市场上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新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解释了新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问题。分析欧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得出中国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加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新贸易理论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优势原理,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其中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贸易理论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数字贸易包括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和跨境电商五大业态。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快速发展,B2C跨境电商全球领先,但与世界主要数字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数字平台国际化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数字强贸”是我国贸易战略深化升级的重要方向,数字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数字贸易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在我国贸易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升级,提升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推进贸易数字化进程,支持数字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国际衔接,努力把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贸易结构调整、出口效益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张燕生·《“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及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的目标。1996年是“九五”的第一年,外贸体制转换磨合期的各种矛盾已逐步表现出...  相似文献   

19.
日本贸易政策研究:从贸易保护到贸易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张二震 《财贸经济》1999,(12):49-52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曾以高速增长著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丧失魅力。在日本经济增长绩效率变迁过程中,政府干预色彩浓重的贸易政策,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新贸易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战后日本贸易政策演变进程,探讨贸易政策效果转化的根源。一、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的特点日本战后贸易政策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推行的是贸易立国政策,即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推行的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即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其中美…  相似文献   

20.
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以来,服务贸易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纷纷制定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多双边谈判要求各国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扩大其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格局将在各方博弈中重新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