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宜渔水面充分利用,投放鱼类提高水体的综合效益。我县水库鱼类养殖,从1990年至2003年的十多年时间不断探讨,摸索一套高产的养殖技术办法。全县的水库养殖,普遍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其中丰山石丘水库面积260亩,近年来,每年养殖总产量稳定在400吨,平均亩产1.54吨,总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具体主要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按照传统水产养殖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将水库或者池塘等养殖水体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称作野杂鱼类,如鳜鱼、鸟鳢、黄颡鱼、鲶鱼、翘嘴红鲌、等。不管是在大水面养殖或者是池塘养殖,野杂鱼类大都是被清除的对象,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野杂鱼会吃掉人工放养的鱼类,自然会影响到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我县自1992年开展水库网箱养殖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大,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鱼类寄生虫病,时有养殖户因为鱼病诊断、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的死亡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4.
小型水库养鱼不论是粗放养殖还是集约化养殖.都是实行多种鱼类混养.只有水库网箱养鱼是单养.多种鱼类在同一个水体中饲养。相互间的关系很复杂.有互利关系,也有竞争排斥的关系。甚至是敌害关系,了解这种关系,以便在饲养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到保持互利关系.减少和避免竞争排斥关系。杜绝敌害关系,水库中鱼类间相互关系。主要是在食物、空间和对水质肥度的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陕北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较长,对于水库、池塘养殖的鱼类,如草、鲢、鳙、鲤、鲫等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会出现鱼类体质严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现象,笔者通过一起类似死鱼事件的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能力,减少渔民此类损失。2013年12月24日,笔者接到通知,延安市安塞县高桥水库和宝塔区蒲屯村水库出现大量养殖鱼类死亡事件,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事件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1.蒲屯村水塘死鱼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水库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高产、高效的养殖方式,近几年来迅速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大,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能否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流行,关系到水库网箱养鱼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县,水库网箱养殖草鱼是当家品种,约占总产量的80%。现就水库网箱养殖草鱼的常见病和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水库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高产、高效的养殖方式,近几年来迅速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大,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能否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流行,关系到水库网箱养鱼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就水库网箱养鱼目前存在的主要常见疾病和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近些年,中小水库综合高产养殖技术在华中大地得到普遍推广,产量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但由于主养花白鲢鱼类在鱼价下跌影响下,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目前增加优质鱼类投放比例,优化水库鱼类养殖品种结构,是当务之急。目前,正处于鱼种春放时节,向广大渔民推介三种鱼种投放比例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水面渔业开发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的粗放养殖逐步发展到施肥半精养,养殖密度也不断提高。大水面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丁变化。导致湖泊水库水生动物的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暴发性出血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暴发性出血病多为寄生虫病的继发症,因此,防治好寄生虫是水库、湖泊防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北方地区湖泊、水库等水域苗种、饵肥投放量的加大,鱼类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鱼类越冬密度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中小水面,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鱼类越冬死亡的现象出现的也越来越多。因此,湖泊、水库鱼类越冬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越冬水域条件对于深水湖泊、水库而言,鱼类容易越冬。而对于浅水湖泊、水库,鱼类越冬困难,成活率较低,一些水域只能春放秋捕,影响了养殖效益。要达到越冬的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初.我镇沱南水库养殖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通过我们积极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笔者现将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水产养殖业者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养殖鱼类因在越冬期间发生常见鱼病而导致经济损失,让养殖鱼类安全渡过低温季节,就需要采用对养殖鱼类的越冬技术。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不同季节从南到北的养殖水体中水温差异十分巨大。因此,在不同地区从事水产养殖所采取的越冬技术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每年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如我国黑龙江省有的地方长达5~6个月),在一些池塘和小型湖泊、水库中饲养的某些养殖鱼类经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我国  相似文献   

13.
曾都区位于湖北地级随州市市府所在地,全区有可养水面7.8万亩,其中中小型水库113座,具备养水面2.9万亩.针对这一自然优势.区水产局领导汇同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专家一起深入调研后决定:在全区所有中小型水库推行经济鱼类——匙吻鲟的养殖。其主要缘由在于:一、曾都区的大部分中小型水库为所在乡镇的城镇供水的水源地.其中放养匙吻鲟这一滤食性鱼类有着降低水库水质肥度,净化水体的功能。同时用匙吻鲟替代传统的花白鲢养殖.可以大大提高水库的综合养殖效益,可谓一举多得。二、匙吻鲟全身皆是宝:其表皮可制作皮革制品.肌肉非常适合进行鱼片加工,鱼卵可加工制成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远销欧美市场的“鱼仔酱”。从而带动了曾都区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填补了随州市水产品加工、出口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4.
邱文彬 《农家之友》2009,(14):74-75
宁化县拥有中小型水库50座,可养鱼面积8315亩,原来多以放养鲢、鳙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稀放粗养,水面利用率低,养殖单产,经济效益普遍偏底。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县水库资源,2008年通过在黄河龙水库进行小型水库主养鲤鱼高产高效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初步摸索和总结出山区小型水库主养鲤鱼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农村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水库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是直接利用水库中的天然饵料,进行放牧式粗放稀养。这种模式,一是在整个养殖期间不投喂饲料、不施用药物,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无公害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根据广东养殖生产情况,草鱼养殖主要模式是池塘或山塘、水库养殖,或单一品种精养,或以草鱼为主多品种混养。根据其养殖产地独特的气候、水土环境和植被条件,草鱼具有地域特点,例如麦溪鲩、文庆鲩等,根据其养殖模式,草鱼具有生产特点,例如水库鲩、氹  相似文献   

18.
光倒刺纪在分类上属鲤亚科鱼类,本地名俗称箭筒,肉味鲜嫩,经济价值较高,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调整本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探索倒刺鲍养殖技术,我们在陂下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倒刺自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风险小、技术易于掌握,已成为农村增收致富切实有效的途径,每年秋冬季各地都新建许多面积在几亩至几十亩的小水库(或山塘),用于农田灌溉、养鱼和畜禽果菜鱼等综合立体种养。不同于一般的老池塘老水库,新建小水库底质瘦、水体泥水混浊、浮游生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易缺氧、pH值不稳定,鱼类生长环境不良,又怎样能在当年养殖夺高产呢?  相似文献   

20.
大银鱼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它对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适应性很强,能在水库自行繁衔后代,并且繁殖力强;它生命周期短,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好,价格高,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市场。因此,它与其它常规养殖鱼类(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相比较,增效潜力很大,对促进水库渔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投资少。为了保持捕捞生产的连续性,水库养殖常规鱼类,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鱼种投放水库,运输鱼种时还需付出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大中型水库面积大,常受资金的限制,这样,不少的大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