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生背景和分类,以及当今世界碳交易市场现状,基于世界的情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14~2018年湖北省碳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和研发支出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G(1,1)模型对湖北省2016~2025年碳交易价格、碳排放量、研发支出等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然后采用灰色计量经济学方法拟合碳排放量、研发支出与碳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碳交易价格呈负相关关系、研发支出与碳交易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16个造纸大省2003—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虚拟控制组,分析碳交易政策对试点地区造纸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并采用排序法检验评估结果稳健性。结果表明:由于地区碳市场环境不同,碳交易政策对造纸业减排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试点的造纸业碳减排受到持续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影响逐渐增大;重庆试点造纸业碳排放有短暂下降,但这种变动并非试点政策造成。  相似文献   

4.
立足我国当前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状况,从碳排放权市场的规模与价格角度,分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样本,基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相关数据,结合广州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不同产业的GDP增长率与当年碳排放权分配制度是影响碳排放权市场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尽快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完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智洺  王倩  符磊 《水利经济》2018,36(6):8-13
采用参数化方向距离函数方法,以拥有超过170家污水处理厂的1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的相关数据,估算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子价格,并将市场化方法引入碳排放相关政策的制定中,拟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碳排放权的分配提供一个方法支撑,从而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碳减排效率,充分控制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开放是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其中碳排放权数据的准确可靠作为守护碳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不但保障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是碳排放管理的重要基础,更关系到相关政策的落实,对建设我国碳交易市场至关重要。企业存在碳排放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不仅影响碳市场的公平性和功能的发挥,还严重影响政府相关决策和政策的出台,甚至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就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碳信息造假事件进行描述,就其造假手段、造假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碳数据质量、碳数据复核及惩罚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目前对“碳中和”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碳排放交易势必会迎来蓬勃发展之期,交易收入必将成为项目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控制碳排放同时进行资源转型日益成为焦点.本文设计不同的碳交易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黑龙江省碳交易系统进行仿真,探究其对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的实施能降低黑龙江省企业碳排放,但对企业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此,提出在政策方面减少配额总量、减少免费额度以及提高碳价等建议,以期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碳交易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6月至2019年3月中国8个碳试点市场的碳交易价格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检验方法,从统一整合的视角挖掘国内碳交易价格的共同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2或3个碳试点市场间的共同趋势特征较明显;4或5个碳试点市场间有一定的共同趋势特征;6个及以上碳试点市场间没有共同趋势。尽管8个碳试点市场交易价格差异较大,但是在全国碳市场统一趋势下,整体兼容性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为实现中国碳市场的衔接统一需要推进配额分配方案建设。碳市场交易需要完善碳交易价格机制,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碳市场建设需要推进碳试点过渡,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从而促进全国碳市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016年9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本文对碳排放权初始确认的现有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认为应将自用类碳排放权归属于无形资产,将交易类碳排放权归属于金融资产,根据持有目的分别确认为"碳排放权—自用","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科目和"碳排放权—生物资产"会计科目,并对其进行碳审查,为规范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交易已成为世界各国遏制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碳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对保定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多个碳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保定"两型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广东和深圳3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环保政策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政策对湖北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有明显影响,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排放权价格无明显影响,这说明环保政策对不同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广东和深圳三个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要扩大碳排放权试点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碳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各个碳排放交易所中碳排放配额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的分析,选取2014年由北京绿色发展协会所推出的中碳指数作为碳期权的标的物,选取2014年6月13日至2019年4月19日的中碳市值指数与各个碳排放交易所的碳排放配额的成交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碳市值指数和广州碳配额成交价格以及湖北碳配额成交价格的相关性最大,和广东碳配额的成交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22,表明中碳市值指数能够反映碳配额成交价格的变化,基于中碳市值指数设计碳指数期权合约,包括碳期权合约的各个要素,如合约规模,履约价格间距,合约序列,涨跌幅限制等等,以此拓宽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在碳交易市场中具有对冲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所积累经验。以这7个试点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能耗排放控制多个角度比较各市场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各试点在交易机制设计中的差异导致其运行效率的表现差异很大,很难在交易所的机制设计中达到多方兼顾的目标。因此应认识到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复杂度,借鉴欧盟等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碳交易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锐意创新,逐步完善碳市场机制,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真正达到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系统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和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2006—2020年,我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这一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撑。(2)试点政策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短期滞后性,总体呈现出波动特征。在试点范围扩大过程中,该影响具有明显的推广效应。(3)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4)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城市区位、规模以及类型的异质性,表现为该效应在中西部、大规模以及资源型城市中发挥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扎实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持续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实施方案,赋能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碳交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的交易项目,是全球碳交易市场最大的排放权输出国。然而我国碳交易的价格持续走低,远远低于国际碳交易的价格,使得交易利润被大幅度压缩,阻碍了我国碳交易的顺利发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市场、技术、生态、政策管理四个方面,选取对中国碳交易价格有影响的19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找出影响我国碳交易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得出排在前五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欧盟配额数量、各国的实际排放量、国际制度的变化、交易成本和碳信用的认证标准。根据碳交易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促进我国碳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有效利用碳交易机制,促进我国林业增汇,从而以较低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我国碳减排控制目标,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供需均衡理论,以区域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纳入林业碳汇抵消履约机制的区域间碳交易模型;测度了2019—2030年我国不同省份林业增汇潜力,探究了要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框架对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林业增汇潜力巨大,2019—2030年我国林业碳汇增量累计达49.28亿吨,年均达4.1亿吨。(2)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对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降低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未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相比,当其以5%的比例纳入时,在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控制情景下,我国碳减排成本节约了7.3%,节约效应显著。而当林业碳汇抵消比例逐步提高时,成本节约程度将继续增加,但增速出现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增汇、碳减排成本降低以及碳交易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逐渐进入正轨。而随着碳排放权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以及碳排放权流动性的持续增加,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也显现出诸多不足。其中,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问题尤为明显。结合碳交易市场现状及现行准则,对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莉 《绿色财会》2021,(12):3-7
2006—2021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上涨了62%,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许多极端气候的出现也与碳排放紧密相关.本文首先依据财会[2019]22号财政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和我国实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碳排放权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设定模拟企业案例,在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最大供应国,却处于国际碳交易体系碳价值链的最底端,没有形成像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那样比较完善的碳交易体系。本研究在介绍国际碳交易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得出中国目前尚未具备建立全国性强制型碳交易市场的条件;CDM一级市场严重受制于国际气候政策导向,依托我国已发展的大规模CDM一级市场,培育碳现货市场;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优先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基于碳现货市场,大力扶持碳衍生产品市场等启示。分析自2013年1月1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并预测未来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